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一出,所有人无言。
你忘了!
好吧,这点大家真相信。
这不算太大的事,哪怕8000辆车,价格也就在2000万左右。
这样的订单,能直接到李东那边其实已经让人奇怪了。
现在李东说他忘了,好像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李东没他们想象中的那么霸道,想了想又补充道:“当初和比亚迪的老王聊天,他说他一个朋友专门做这个,我随口说了几句,没想到他当真了。
后来对方主动来了电话,有老王作保,我就没太放在心上,应了一句。
前些天对方又来了电话,我才记了起来,正准备和你们说一声,现在也算赶巧了。”
李东难得解释几句,加上还是比亚迪的老总作保,其他人都没话说了。
李东也没继续这个话题,又道:“所以这次这些车,你们这边接收一下,统一安排到北方。
南方这边,暂时缓缓。
北方这次可能会有大雪,一旦出现大雪天气,用处就出来了。
比起那些骑着摩托车,冻得鼻青脸肿,摔的头破血流的快递员,远方这边效率和安全性都会提升不少。
这玩意好学,加上我们事先也有岗前培训,哪怕自备车辆的员工,应该也会开才对。
一个星期,熟练一下就够了。
这次能及时用上,也算赶上了机会。
等过了这次,车好用的话,其他地区没配备齐全的员工,都给配备了。
远方再抠门,也不至于在这点小钱上节省。”
“咳咳……”
孔祥宇讪讪,老板财大气粗,还能说啥。
耗资上亿,就为了给城内快递员配送方便一点,便利一点,这事其他公司干不起,干的起也不愿意干。
起码这时候,就连财大气粗的邮政也不干这种事。
远方,算是业内第一家了。
城内配送,可不是物流快递的全部。
李东简单安排了一下,最后才道:“明天准备一下,孔总陪我一起去北方巡查。
如今线上的环节,都准备的差不多了。
供应链方面也没太大的问题,物流和仓储就成了关键。
这方面要是也没问题,顶住压力,那打出千亿的业绩,不是没希望。
顺便去东三省走一趟,吓唬一下大商,让他们老老实实的憋在那边别动弹。
对了,一旦我动身,对外宣传,就说我是去洽谈收购大商事宜的。”
“咳咳咳……”
办公室内再次响起一阵咳嗽声。
众人都哭笑不得,不过不得不说,真要这么宣传,大商那边得紧张的睡不着。
李东亲自北上去谈收购的事,比齐云娜的威慑力要大多了。
大商的牛刚,本来就觉得李东还有后手,李东亲自去了,那更证明了这一切。
到时候,恰逢双十一附近,大商还有心思想着线上的事吗?
换位思考一下,袁成道觉得自己要是牛刚,大概是真没心思去考虑阿里了。
有那功夫,大概更多的还是在想,自家的股东,有没有投靠李东的?
想到这些,袁成道看了看李东,心里不得不佩服。
李东看似这么随口一说,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真实情况是,也许就这么一个口号宣传,就彻底让大商退出了这次线上之争。
而李东,真的只是口头上的宣传?
他要去东北,真的没别的目的?
或者,这次巡查物流和仓储,才是附带的目的?
哪怕是远方的老总,袁成道其实也不知道李东到底有什么安排。
他现在心里极其矛盾,即希望李东能有杀手锏,又希望李东真的只是一次巡视工作,这种矛盾的心理,他也不知道为何会产生。
正文 第1661章 不平凡
11月3号。
李东带队北上!
远方并未如李东说的那样,宣布李东是为了收购大商而去,这样反而显得太过刻意。
名义上,还是说的为了巡视北方仓储和物流体系。
不过外界,却是有小道消息流传了出去,李东这次去北方巡视,主要还是为了大商的事。
消息一出,大商高层瞬间坐立不安起来。
与此同时,远方投资,再次在二级市场购入部分大商股票,总持股达到了2600万股。
此时,距离第一股东大商集团持股9%,仅有100万股的差距。
当然,那是之前。
这几天大商也回购了部分股票,持有的股票达到了3100万股,超过了10%。
而高管层,持有的股本,也有3600万股之多。
总共持股比例,达到了22%以上,勉强让牛刚心里稍微安定了一些。
可就在这时候,东星也再次进入二级市场,收购了部分股票。
尽管没有达到举牌线,可据大商所知,东星收购的股票,恐怕不低于1000万股!
在二级市场,东星反而要比远方出手大气。
而事实也不出牛刚所料,按照证监会和股市有关规定,东星因为有李东持股,双方作为关联企业,公告制度是累积计算的。
也就是说,双方持股要加在一起计算,只要每超过5%,都要进行公告。
就在牛刚还在盘算,东星到底收购了多少股票的时候。
远方和东星联合对外发布了公告,远方持股2600万股,东星持股恰好达到了1000万股。
双方总共持有大商3600万股的股票,持股比例高达12%。
因为东星是在3号进行大批量购入,自身并未达到5%的持股,所以双方累积超过了12%才发出公告,这一点,也是被认可的。
消息一出,牛刚彻底坐不住了。
当天,牛刚联络了一些集团高层,和集团签订了一致行动人协议。
大部分高管层都参与了协议签订,除了部分高管不在,其他人不管是被迫还是不想被收购,都在协议上签了字。
最终,大商集团获得了6000万股股票的行使权。
这也是为了保住大股东地位,不得不做的事。
远方和东星持股12%,已经超过了大股东的持股比例。
这时候如果还不集权,那大商集团在大商零售的大股东地位就不保了,远方也有权利进行管理层重组,这是谁也不希望看到的。
获得了大部分高层股东支持,大商集团掌握了20%的股份话语权,再次领先于远方和东星。
可20%能让牛刚安心吗?
大商一边通过二级市场回购股份,一边开始东奔西跑,联络其他的股东,希望能获得支持。
大商目前还有两家持股比较多的大股东,滨城国商和茂业集团。
这两家,持有大商零售13%的股份。
只要这两家愿意支持大商,那大商集团掌控的股权超过33%,对于股权分散的大商零售而言,这个比例,几乎可以高枕无忧了。
可一旦这两家不支持,反而支持李东,那就彻底麻烦了!
李东目前已经持股12%,再获得这13%持股股东的支持,就可以取而代之,成功入主大商零售。
加上李东这次亲自北上,牛刚心中不安至极,也顾不得坐镇指挥了,亲自动身前往滨城国商寻求支援。
……
路上。
车中,李东对着电话笑道:“看来是真着急了。”
齐云娜笑道:“不着急能行吗?
好不容易拿到了集团的话语权,才没多久,就让咱们入主了,他哪能甘心。”
李东轻笑道:“没那么容易,也就吓唬吓唬他。
真到了必要关头,大商集团还是有底气的。
大商零售的一些物业,都掌握在大商地产手上呢,到时候一注入,增发新股,我这点股份就被稀释了。”
注资稀释举牌方的股份,这点是很多企业面对收购时做的选择。
包括当初的国梅,也进行了大笔注资,将老黄手中掌握的几百家门店注入了国梅,中途让李东的股份稀释了不少。
现在,大商如果选择注资,也会再次稀释李东的股份。
当然,这点要获得大部分股东同意才行,目前大商还能勉强获得支持,进行定向增发不是不可行的。
齐云娜闻言则是不以为然道:“李总,这个可能性不大。
大商零售是大商零售,大商集团是大商集团。
大商零售被咱们拿下了,大商集团的一些高层不见得真的会太在意。
毕竟,这几年零售行业竞争激烈是事实,利润也的确降低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