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人面面相觑,接着又开始往下看去。
这一看,不少数据其实都出乎大家的预料范围。
华闰排名第六,第七位则是大润发+欧尚组建的高鑫零售,零售营收520亿。
第八位,这才轮到了沃尔玛,沃尔玛+好又多营收510亿营收。
第九位,再次出乎大家的预料,不是物美,而是武商联,以中白+中商+鄂武商三家的联合体,武商联创造了450亿的营收。
第十位,才轮到了物美+京客隆,430亿的营收。
看完了前十名,众人都在沉思当中,李东安静了片刻,许久才摇头失笑道:“这叫什么?能叫咬人的狗不叫吗?
最出乎我预料的其实还是大商,太出人预料了!
我们视为对手的华闰,居然不声不响的就被对方干掉了。
百连要是不并购了农工商和永辉,这次都有危险。
这算什么?
亏咱们之前还说,区域性巨头不足为虑,人家营收都到750亿了。
去年我们不加上商城的业务,不加上家乐福的业务,我们还不一定比得上大商,这次算是被打脸了。”
李东自嘲地笑了笑,不是他们没统计过这些数据,可别人家的业绩是别人家的,远方也做不到详细的数据统计。
这次倒好,李东才发现,自己这些人一直忽略了一家霸主企业。
这可不是小事!
大商实力如此强悍,又盘踞东北地区,正在往西北扩张,如果要不是这次榜单出现,李东还坚守以前的想法,觉得百连几家才是对手,那才麻烦。
一旦他哪天和百连他们斗了起来,大商拿下西北地区,再进入华北,拿下了物美,那很有可能在线下成为排名第一的存在!
他们打生打死的,第一被别人夺走了,那就是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大笑话。
这时候,李东顾不得别的了,而是沉声道:“给齐云娜致电,大商实力这么强悍,一些既定计划要有些变动,大商,如果能拿下,一定要拿下!
这已经不是经略东北,进军俄罗斯的问题了。
再给大商发展下去,到最后很有可能成为我们最大的对手!
还有,物美一旦投靠了大商,大商盘踞整个北方地区,独占北方市场,反而比我们所有人都要强大。
南方虽然经济比北方发达,可南方的零售企业太多,我们都在争,都在抢,北方却是被大商一家独大,这可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我们打生打死的,最后反而造就了一个巨无霸零售集团,人家不费吹灰之力就侵吞了北方,这让我找谁说理去?”
说这话的时候,李东有些头疼。
看来,预定的目标,又得增加一家了。
这一次,好在提前醒悟了过来,要不然,最后也许真会出现一些不可预料的事。
自己,也不能再拿以前的格局来衡量现在了。
前世,大商做的不声不响,自己又不太去北方,一直都忽视了大商。
他只知道百连、华闰、苏林包括现在还很弱的永辉,却是忘了,北方盘踞着一头猛虎。
比起永辉,此刻的大商比永辉强大十倍!
这样的猛虎,自己绝不应该忽视才对,结果却是让对方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崛起,而自己这些人都给忽略了。
这,也是大商的本事,由此可见,大商的掌舵人,比自己想象的要强不少。
正文 第1577章 就不能消停几天?
看完了零售前十,众人说了一下大商的事。
接着,李东又往下扫了一圈,等看到百佳的时候,李东轻轻敲着桌面道:“百佳在内地业务不算太多,内地的业务大部分都集中在华南地区。
而华南地区,百佳营收为40亿人民币,不算低,但是也不算太强大。
百佳真正厉害的还是港澳地区的成绩,港澳地区,百佳营收达到了120亿人民币以上,在这些地方市场占有率很高。
内地这么大的市场,营收超过百亿以上的零售企业也不多,何况在港澳这两小块。
所以,我们并购百佳,其实看重的不是百佳在内地的业务,而是港澳地区。
不过,和黄也是财大气粗的主,并购就算能达成一致,对方开价也不会太低。
这次我们给百佳发出并购要约的同时,其实也有别的企业伸出了橄榄枝,包括不少国际零售集团,他们也希望能进入港澳地区。
华夏内地市场,现在竞争太过激烈,可港澳还算可以。
而且作为桥头堡,还可以窥探内地市场,随时进入华夏内部。
昨晚,我给老李的长子打了个电话,大概沟通了一下,对方开价不低,虽然借口是别人的报价,可显然对方的心理价位很高。
35亿美金,240亿左右人民币的报价……”
众人一听,陈浪顿时皱眉道:“这个价格太高了!
当初家乐福的业务比百佳还要强许多,营收甚至达到了对方的两倍。
现在的百佳,哪怕加上内地,总营收也才160亿人民币。
还有,百佳的自有物业其实很少,大部分都是和黄旗下的商场,这次我们并购的业务,其实不包括这些商业地产项目。
单纯的一个百货业务,开价240亿,真觉得我们的钱不是钱?
还有,百佳的利润率也不高,堪堪达到6%,按照去年的营收来算,就算盈利10亿人民币。
如果花240亿并购了对方,那投资回报率只有4%多一点。
当然,单纯的看投资回报率不足以说明什么,毕竟港澳地区我们的零售业务是一片空白,可以给我们产生不小的附加值。
可投资回报率低于8%,其实对我们而言,就有些得不偿失。
120亿左右并购了对方,这个价格可以接受,哪怕起到了附加作用,附加值也不会超过20%。
也就是说,140亿人民币左右是我们的最高承受价。
现在对方开价240亿,高出百亿资金,李总,我觉得对方是没有任何诚意的。
这种报价报出来,再怎么谈,我们都很难谈下来。”
袁成道也点头道:“的确,240亿,百佳不值这个价。
哪怕是国梅,当初我们虽然花费不少,可国梅是华夏零售第一,意义不同。
百佳在香江都不是第一,更别说内地市场,想要240亿,和黄的胃口大的吓人。
商业并购,遇到这种对手,一般都代表对方没太大的诚意去谈,用高价位赶走那些希望参与并购的企业,李总,对方应该还没考虑好到底要不要出售百佳才对。”
其他人也纷纷出言,240亿的价格的确虚高的有些过分。
之前并购家乐福,远方只花了100多亿,而家乐福的营收是对方的两倍。
而且两家一样,都没有太多的自有物业,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不过那时候家乐福岌岌可危,在华夏受到了很大的排斥,加上远方在内地压制,对方可以说亏本甩卖,远方是捡了便宜的。
然而就算如此,百佳以对方一半左右的营收,价值也不会虚高到这个地步。
李东听了几句,接着又忽然道:“如果现在并购大商的话,我是说他们的零售业务,你们觉得多少钱才够?”
这话一出,几人眼神微微有些变化。
陈浪考虑了一阵才道:“对大商的情报,我们不是太了解,包括他们的盈利水准,负债率多少,自有物业比例,还有其他的一些参数,我们都不是太清楚。
之前,我们对大商的研究也不是太多。
不过据我所知,大商的利润率也不是太高,对方采取的是薄利多销的手段,这也是他们营收很高的原因之一。
如果按照披露的数据来看,750亿的营收,6%的利润,加上10%左右的自有物业比例,负债率20%以下的话。
想并购大商零售业务,低于500亿几乎没希望。”
这话一出,不少人都有些牙疼。
李东也无奈道:“500亿以上,有这么高吗?国梅大概也就花了这么多钱……”
众人无言,情况不同。
当初国梅是遭遇危机,被远方趁虚而入。
实际上不止国梅和家乐福,远方一般干的都是乘人之危的事,所有远方并购的企业,出价都不是太高。
可大商现在的日子过的很不错,在东北称霸,无人竞争。
这种情况下,想并购大商,代价不会小。
而且对于这些零售企业,不管上没上市,市值都不足以代表什么,还得看切实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