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权柄,则是下沉,底下人的权利会增加一些。
当然,至高无上的李东,权利没有下降不说,反而摆脱了一些实际经营上的难题。
以后,他需要处理的文件会少很多。
这时候的远方,一些分公司子公司的业务甚至都要报到李东这来。
可成立控股集团之后,经过层层推进,到他手上还没决定的事就少了。
一般的大集团,到后期,都会向这个方向转变,不算太突兀。
大集团的掌门人也不是真的铁人,李东还年轻,现在还行,他要是再这么下去,累死了都有处理不完的文件。
想归想,袁成道却是盘算了一下,最后好奇道:“李总,那远方实业公司呢?”
刚刚分配了14个子公司,还有一个李东没说来着。
李东闻言笑道:“远方实业,并不是全部控股,我想了想,后期可能会将远方实业改成远方投资公司,专门用来控股我们入股但是并未绝对控股的公司企业。
包括这次置换来的其他零售企业股份,我都会考虑由远方投资公司持有股份。”
袁成道点了点头,倒也没说什么。
成立投资公司,倒是有必要的。
如果李东之前没把OPPO股份弄走了,现在由投资公司控股才对,不过这话倒是没必要说了。
一般涉足到多个企业的集团,都会成立投资公司进行控股,这也可以有效避免一些麻烦和问题。
总共15个子公司,4个子集团,以及数百的分公司,这样一来,远方的等级体系就渐渐明确了下来。
不过袁成道现在不太关心这个,而是人事怎么安排?
多成立几家子公司,位置肯定会出现变动。
如何变动?
谁上谁下?
还是之前的部门负责人,直接变成子公司负责人?
如今,子公司的老总,差不多就是远方的第三级,也是最中坚的管理层次,任何一家子公司老总的位置都是不可小觑的。
尤其是一些规模较大的子公司老总,比如百货,家电,远方电子商务,远方金融这几家,单独拿出来,都是巨头企业。
成为这些子公司的老总,地位权柄甚至不比东宇地产、物流集团这两家子集团弱丝毫。
哪怕这两家下辖的子公司,都是4家,比其他两家子集团多,可依旧改变不了四大子集团当中,他们稍微弱一筹的事实。
现在就看,李东会不会做出什么大变了。
袁成道也不清楚李东的想法,有李东在的时候,董事会就是形同虚设,这是事实。
李东要是想大变,董事会也无法否决他的决定。
一时间,众人都默默等待起来。
正文 第1425章 一句话说五年!
还没等李东说到人事的问题。
人群中,忽然有人小声咕哝道:“李总,咱们呢?”
这话一出,不但李东听到了,不少人都听到了。
等众人回头一看,顿时有人小声笑了起来。
李东也是一脸恼怒,瞪着曹红兵道:“你进门就在打瞌睡,脑袋低到桌子底下了,我能记得还有个安保公司吗?”
曹红兵一脸讪讪,你们开会,我又不懂,能怎么办。
他是安保公司的副总,老总前两天刚好去外地出差了,这次会议就是他来参加的。
可他真的不太懂这些,进门听了一阵就在打瞌睡。
等到旁边有人捅他,他才清醒过来。
刚好,听到李东说成立15家子公司,仔细再听一下,得,好像没安保来着。
他也不知道李东是忘了,还是故意不说。
可不管如何,真要被老板从远方体系中给弄没了,回头安保的那帮弟兄还不得拔了他的皮!
一次会议开下来,安保公司没了!
他这个副总要是能干出这种事,被撕碎了都正常。
李东骂归骂,还是开口道:“我就说之前是16家来着,怎么也对不上号,看了一圈下来,发现没少人。
刚准备对一下草稿来着,还好,你要是不开口,我真给忘了。
你要是再打瞌睡,行,回头你们张总因为你一次会,丢了老总的位置,你自己去解释。”
曹红兵哭丧着脸,我解释啥啊?
我都不知道来干嘛来了,这老总丢了位置,跟我有啥关系。
委屈归委屈,曹红兵还是使劲搓了搓脸,不能再打瞌睡了,要不然回头真要完蛋。
李东没搭理这家伙,当初的四人当中,其实周海东最刻苦,最好学。
周海东文化底子很浅,却是一直在充电。
谭勇则是专心安保工作,没进入行政岗位的心思,比学习还是不如周海东的。
郑龙那边,其实四人当中就郑龙文化最高,高中毕业。
他进入安保公司,也算努力。
曹红兵不是不努力,关键这家伙是四个人当中最二的莽汉。
光知道来武的,文的几乎一窍不通。
培训新人可以,带着他们一起魔鬼培训不间断都没问题,就是不能看文件,一看,准打瞌睡。
李东以前还训斥几次,现在也懒得管他了。
这家伙,就让他一直莽汉下去好了。
有时候,读书多了,知道的多了,人心也就容易变了。
搞安保又不是搞行政,上面配个能搞行政的老总就行,他专心他的业务就没问题。
没再继续这个话题,李东接着道:“16家子公司,4家集团。远方实业这边还是改成远方投资公司为好,远方投资和远方安保公司,都归总部直辖。
其他14家,你们觉得还需要增加或者缩减吗?”
吴胜男考虑了片刻,缓缓道:“远方商业地产和住宅地产还要区分开吗?
我们的住宅地产,说句不好听的,有和没有几乎没区别。
李总,多成立一家子公司,意味着多一套班子,我觉得浪费了。”
其他的好说,在吴胜男看来,商业地产和住宅地产划分开,真的没必要。
李东闻言笑道:“商业地产先不说,住宅地产还是有必要的。”
见吴胜男不出声,李东补充道:“很久之前,我就一直在说,我们要投建自己的员工小区。
可这两年,因为资金问题,我们也没办法没时间去投资。
现在我们员工数十万,除了平川这边,少数员工在之前开发的几家小区中有地方,其他的要不是简易宿舍楼,要不就是租用。
这几年,我承诺的东西很多,可一般都做到了。
唯独这个,我一直食言了。
如今集团成立5年,5年一个期限,有些老员工已经有了5年的工龄。
再不实现我的诺言,就有些打脸了。
所以,接下来,我们会在全国各地,投建一部分住宅小区,专供我们的员工使用。
而这部分,就是住宅地产的主要任务。
可别小看这点,几十万员工,哪怕不全部覆盖到,只覆盖一些一二三线城市,也有20万人以上了。
其中一半需要住宿的话,那也有10万人以上了。
10万人,最低4人一个套间,要求达到标准,配备单人标间,起码得准备4万套,总建筑面积,平均在40平米。
所以,未来两到三年,我们要打造160万平米的住宅楼才行。
而且随着集团继续扩大,员工继续增多,我们还得继续投资下去,这是一个很长远的任务。”
吴胜男微微蹙眉,半晌才道:“160万平米的建筑面积,满足10万人的住宿,单人均摊16平……”
这哪是宿舍!
这是住酒店了!
就说高校,大学的宿舍一般为6人间,面积一般在20平米左右。
人均才不到4平米。
李东倒好,张口就是人均16平米,真以为不要钱吗?
尤其还是一二三线城市,造价本来就高,哪怕成本价,均摊下来,最少也不会少于2000以上。
光是宿舍这一块,人均就有3万多的额外支出了。
10万人,那最少也是30亿以上的投资。
吴胜男可是知道李东的性格的,特别要脸!
当然,是在一般人和普通人面前,他特别要脸。
在一些熟人和高管面前,他还能不要脸。
要脸,也就代表,他大概不会收钱了,也不会从员工工资中克扣,指不定达到了标准,他就直接送房子了。
30亿以上的投资,最后恐怕就给送出去了。
还有,这只是一期,只能满足10万人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