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倒是李东笑道:“这是当然的,其实这种决定我很能理解。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处事方法。
你现在还年轻,有些考虑其实是不成熟的,等你年长一些,今天我可能会觉得你缺乏魄力。
毕竟你阅历和经验在那,是否有决定,是否能抓住机会,心里应该早就衡量好了。
比如我挖人,挖一些高级管理层,我一般都喜欢让他们当场做决定。
这样,有时候其实能考验出很多东西。
但是,对于你而言,刚毕业不久,一些情况还没稳定下来,该和父母商量的还得去商量,该自己考虑的还得深入考虑。
也许一个决定,就会改变你的一生。
这种人生大事,多思量是必要的。
李青,你也不用催促和急切,你们的心思其实我都理解。
但是,真来了平川,不见得是好事。
有时候,不给自己那么大压力,也许能活的更自在一些,更幸福一些。
你和姚博一起在青阳努力,赚的钱,让你们生活无忧那是必然的,生活品质也会超过普通人。
来了平川,那就做好从头开始的准备。
而我,能给予你们的帮助,也是极其有限的。”
李东的话,让姚博再次松了口气。
这时候,李东的话尽管很老成,甚至是站在长一辈的角度上来说这些,可姚博却是没再觉得突兀。
这样的李东,才符合他心目中的印象。
而李青,见李东没有生气,加上被李东说了几句,也只好偃旗息鼓,不再掐姚博。
接下来的饭局,比一开始要轻松一些。
李东尽量聊一些家长里短的话题,没有往深处聊,聊那些没多大意义。
而姚博也知道,他的一些见解,在李东看来,也许就是个笑话。
尽管他也很想说几句惊人之语,可姚博明白,与其乱放炮,还不如不说。
在李东面前,所谓的惊世之语,都是经不起推敲的。
一顿饭吃了两个多小时,姚博主动出去结账。
他一走,李程远急忙看着他道:“怎么样?”
李东笑道:“还行,其实只要人靠谱就行。
不是那么浮夸,虽然胆子不大,可过日子,其实不需要那些胆大妄为的人。
踏踏实实地过日子,在我看来比什么都强。
李青对他的要求也不要太高,有些话,姚博在,我不好说什么。
你让他来了平川,你想他走的更高,走的更远。
实际上,也会对你造成无比巨大的压力。
他一旦真的飞远了,你得跟上才行,不要觉得他是靠我李东腾飞的,你就不用怎么样。
这是谬论,这种事我见过很多,有些人靠着老婆的父母兄弟崛起之后,其实最初都会抱有一股感激之心。
可因为妻子自身跟不上节奏,往往闹出一些笑话,以及一副我是你的恩人的态度,最后九成九都会导致家庭破裂。
你想让他来平川,我其实不反对,也会适当的帮忙。
可到了最后,你们的婚姻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这点我不敢保证。
当然,你自己要是能努力跟上他的脚步和节奏,这些都不是问题。”
李东说的话,让李青陷入了沉思。
而一旁的曹芳忍不住道:“我听着听着,怎么感觉你都快成婚姻专家了。
东子,你从哪学来的这些?”
李东笑道:“妈,瞧你这话说的,我如今好歹也管着20万员工,有些事没经历过,见也见多了。”
“20万?”
曹芳愣了一下,半晌才咕哝道:“你都管这么多人了,我还不知道呢,这么说我现在管着你,也就管20多万人了?”
众人都不由笑了起来。
说话的工夫,其他人在前面走着,李东和李程远落后了一步。
李程远看了一眼前面的李青,低声道:“怎么,不看好?”
李东摇头道:“爸,其实我知道你的意思。
可有些事强求不得,不是每个人都和我一样天才的。
姚博其实算优秀的,但是这样的人,在远方不敢说全部都是,那也是一抓一大把。
我真要把他弄到了远方,他很难有出头的机会。
我也不会因为其他的原因,就给他特殊照顾,当个小主管也许没问题,再往后,靠的还是自己。
我这边你其实应该也有所了解,表哥到现在也就是小主管。
我那个大学同学,同宿舍的,混到现在也是。
这些年,大概也就王杰混的稍微好点。
到了远方,还不见得有他现在的工作稳定。
其实在我看来,现在就足够了,真要想来平川,我可以帮点忙,比如说他在银行那边,我可以给他引荐一下。
最后,还是靠他自己发展。
我也希望李家这边可以出几个高端人才,可以帮我分担压力,可那需要能力和忠诚。
远方是我的心血,我不会说因为单纯的家族关系,就让谁进去,谁担任高管。
家族企业,弊端很明显。
没有那个能力,只会把事情变的一团糟,你也不想我日后都陷入这种纠结之中吧?
现在喊一声姐夫,那是亲人,我可以照顾一些。
一旦日后进入远方,出了问题,亲人可能会变成仇人,这是我极不希望看到的一幕。”
李程远沉默了一会,微微点头道:“我懂了,爸有时候其实就是希望你们能亲近一点,你愿意帮点忙就够了。
不过……”
李程远顿了一下,忽然骂道:“小兔崽子,你现在比我还能吹!
跟你老子说话呢,什么没人跟你一样天才,你是不是天才老子我还不清楚?
跟外人吹吹就算了,以后再跟我胡吹,我一脚踢死你!”
李东满脸的无奈,我吹了吗?
我说的事实而已,再说了,我就算真吹,别人也信啊,您吹的别人得信才行。
正文 第1263章 饭要一口一口吃
一 对远方的人才管理制度,李东其实早就有过衡量。
有段时间,李东其实是想把远方往家族企业方向发展的。
可后来才发现,他错的厉害。
首先,李家和曹家没有这种高端人才,远方其实也算不上传统行业,光靠家族的人是行不通的。
第二,家族的人不一定就真的比外人忠诚度高。
沈家和孙家都是活生生的案例,往往,祸起萧墙。
当初在粤省,李东也见过纸业大亨张英,结果因为家族式管理问题,出现了一系列的弊端。
还有龙湖那边,吴亚君的夫家接连不断地往里面塞人。
到了最后,吴亚君烦不胜烦,甚至连老公都一脚踢开了。
这些活生生的案例在这,李东自然要多考虑,多衡量。
最终,李东还是决定家族气息不要太重。
远方这边,目前的高管,除了秦海和李东有点私底下的关联,其他高管,都是靠能力上去的。
而秦海,能力也许算不上出类拔萃,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没有大的差错,能维持远方物流继续扩张下去,其实已经超出李东的预期了。
就连孙涛这位元老,也在不断提升自己。
他要是跟不上节奏,照样会被淘汰。
而沈茜,也看出了李东的改变,主动退出了远方,这也是一种智慧。
李东一直说,人心最复杂。
这点其实在他身上也体现的淋漓尽致!
他既希望自己能获得亲情,又希望家族的人能有出息,能有出路。
可同样,他又不希望自己扶持的太多,导致最后这些人只会依靠自己,成为寄生虫。
而往往这是一个伪命题,没有他的扶持,以李家和曹家的人脉资源,有些人哪怕有能力,其实也很难崛起。
李东和姚博说,人还得靠自己,外因不重要。
可实际情况是,这年头,有人愿意拉你一把,你可以省去几十年的工夫,同样的能力,你最后走出的路也许是别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所以,他给家里的人开了一道缝隙,又不希望这道缝隙成为一道大门。
能钻过这道缝隙的人,李东才会给予更大的空间和机会。
无法钻过来,那说明不够资格。
对姚博,李东其实给了机会。
他让姚博自己去选择,银行、企业、自己创业,一旦姚博有了成就,李东就会考虑更多的东西。
当然,这一切目前还在酝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