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庚新作品集(共计6部小说)-第7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进不得;退,又退不得!

曹操不由得心中苦涩,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被自家的女婿逼到这种地步。

他远眺夕阳下的骊山,突然问道:“文若可有书信前来?”

“已三天未有书信。”

没有消息,便是最好的消息。

说实话,曹操现在真害怕听到荀彧派人前来。中原的局势。着实出乎了曹操的想象。冀州全面败退,青州又被刘闯打开了一个缺口。程昱的遗言,曹休已写成了文字,送到曹操面前。程昱说得没错,自从和刘闯交锋以来,自己每每被刘闯牵着鼻子走,总是落在下风。

也正因为这样,曹操不得不辛苦的进行应对。

而刘闯的气候越发强盛,派出的将帅一个比一个难对付……

就比如这个徐庶,据说才不过而立之年,但遇事沉稳冷静,应对极为得体,令曹操数次谋划,都无功而返。还有那河东太守杜畿,也是个厉害角色。听说,杜畿原本只是许都驿馆的一个驿官,哪知道竟然有如此本事,着实让曹操大吃一惊。刘闯每每料敌于先,并每次都击在曹操的软肋之上,与他手下这些能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这些人里,有许多人原本是在他的手下……当曹操听说了杜畿的经历之后,也是大吃一惊,感到非常后悔。

曾经有这么一个人才就在他手下,而他竟然一无所知。

这也使得曹操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挫败感。

他刘闯怎会有这么好的运道?当初他被困于许都,却拉走了本属于自己的人才……

想想,刘闯能有今日成就似乎也在情理之中。别的不说,只说他那双慧眼,便胜过自己!

“走吧,咱们回营去。”

原本是想着出来散散心,哪知道却越发的烦闷。

曹操当下便带着董昭等人返回灞桥大营,哪知道才坐下来,就见许定前来询问今晚的口令。

“鸡肋!”

曹操脱口而出,便打发走了许定。

而荀攸则若有所思的看了曹操一眼,对曹操的心思,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曹操,恐怕是想要退兵了……可问题是,他浩浩荡荡而来,却未能取得任何进展,于颜面无光。所以他现在是骑虎难下,有心要退兵,但又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借口,故而心中烦闷。

是啊,关中的情况,却如鸡肋。

是夜,曹操在大帐中翻阅典籍,不过又有些心不在焉。

他也说不清楚自己到底是怎样一种心情……若是现在退兵,便等于向刘闯认输。实在是抹不下脸来。

更重要的是,这次大战的结果不容乐观。

刘闯此次在冀州获胜,必然会使得许都那些牛鬼蛇神更加猖狂。

曹操手捧一卷《史记》,但心思却全然不在书上面,一双细目眯成一条缝,思忖着接下来的对策。刘闯而今,坐拥四州之地。其声势尤胜当年袁绍。而自己,却连番失利,的确有些元气大伤。自己不可能一直留在关中,否则的话许都局势会变得更加复杂。可是,该如何撤出关中?又是一个麻烦的事情……仲德说,要抢占先机。方能够占居主动……可是这先机,又在何处?

想到这里,曹操心烦意乱,把手里的书往桌上一扔。

书本打翻了桌上的杯子,里面的水顿时打湿了地图……曹操连忙过去收拾,可是目光却突然凝滞,落在了地图上。

就在这时。忽听大帐外有人禀报:“主公,公达先生来了。”

“哦?”

曹操回过神,连忙起身道:“请公达进来。”

荀攸步履匆匆走进大帐,将一封书信双手呈递给曹操。

“主公,文若派人送来一封书信,请我转交主公。”

“快快呈上。”

曹操接过书信,打开来看了一遍,脸上的郁郁之色顿时一扫而空。

“文若之计。正与我不谋而合。”

“哦?”

曹操呵呵笑道:“公达可知那张师君?”

“张师君?”荀攸愣了一下,旋即反应过来,连忙道:“主公说的,可是那汉中张鲁张公祺吗?”

曹操点头,“正是此人!”

张鲁,表字公祺,沛国丰人。

其祖父张陵。也就是后世鼎鼎大名的天师张道陵。张陵客居巴蜀,创五斗米教。张陵死后,便有其子张衡接掌。而待张衡死后,张鲁便接手了五斗米教……时益州牧刘焉初临巴蜀。拜张鲁为督义司马,并命他和别部司马张修一同领兵,率部进入汉中,去攻打汉中太守苏固。

这个苏固,也就是中山苏氏之人。

但是张鲁和张修二人,却是矛盾重重。

双方几次冲突之后,张鲁一怒之下袭杀张修,并且将张修的部曲夺走,自为汉中太守……

只不过,张鲁没想到,张修是刘璋的好友。

刘焉死后,刘璋为益州牧,便借口张鲁不听调遣,将张鲁母亲一家全部诛杀。如此一来,却彻底激怒了张鲁,两人旋即反目成仇。张鲁在汉中发扬五斗米教,以鬼道教民,自号‘师君’。

荀攸听到曹操提起张鲁,便立刻明白了曹操的心意。

“主公莫不是……”

曹操点头道:“文若亦如此想。

张鲁此人,素无大志,喜好鬼道,并以此而治汉中。

我欲遣人前往汉中,游说张鲁……到时候,我可以同意他在中原推行鬼道,以换取他出兵凉州。今武都羌氐,念韦端之恩义,皆不愿降于刘闯。到时候让张鲁与羌氐联手,定可使凉州动荡。”

说完,曹操抬头向荀攸看去,“公达以为如何?”

荀攸说实话并不是很喜欢这鬼神之说,因为太平道前车之鉴犹在。

不过,从眼下情况而言,与张鲁联手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他犹豫一下,轻声道:“可那五斗米教……”

“我知公达所虑,不过却不必担心。

张鲁不同于张角,也无甚野心。他想要在中原推行五斗米教,也要在我眼皮子底下行事。到时候他所作所为皆在我掌控之中,若有什么不对,便铲除了那些教众,必不使其为祸中原。”

五斗米教和太平道的性质其实差不太多,只不过还要看执掌的人。

自太平道之乱以后,各地对于这种宗教的事情都非常重视,但也不是特别排斥。比如在江东,孙权一方面靠放任那些道士方士们行事,一方面又严加管束,使之成为他安抚江东的臂助。

孙权可以做到,他曹操便做不到吗?

荀攸见曹操心意已决,便知道不好再劝说。

当下,他轻声问道:“却不知主公欲遣何人入汉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Ps:今天两更,明天四更补上。

后面还有一更,请稍候……

第367章建安九年(二)2/2

游说张鲁,和游说其他人还是有些不同。事实上这张鲁虽然是汉中太守,可是却守着一颗修道的心。所以,普通的办法肯定不能得到张鲁的认可,必须要找到与之志同道合之人才成。

荀彧既然献计游说张鲁,自然也找到了合适之人。

话说,在兖州东平国有一术士名叫浩祥,精通星相,更擅长符箓之术,有占卜之能。

此人好修道,喜欢神仙之术。

荀彧向曹操推荐的,便是此人。

曹操看罢了浩祥的资料,立刻便同意派遣此人前往汉中。这个人的口才不错,而且对曹操也极为敬重。有这么一个人前往汉中,想必那张鲁必然不会拒绝。于是乎,曹操立刻回信荀彧,着他派遣浩祥前来长安。

张鲁的事情解决了,可是该如何退兵呢?

就在曹操为此而感到烦躁的时候,刘闯却突然派人送来了礼物。

礼物是一套精美的茶具,以及刘闯命人炒制而成的茶叶。

“再过几日,便是丈人知天命之年。

我和玉娃很想亲自去许都为你五十大寿道贺,可是又担心你不欢迎,所以只能罢休。

五十大寿,当知天命。

咱们翁婿之间虽然是刀兵相见,但我对丈人的敬佩确从未减少过。仗打到这个份上,我累了,相信丈人也累了。再这样打下去,恐怕最终得利的是那些宵小之徒。你打不进凉州,我也攻不破黎阳。要不……咱们休战吧。大家都冷静一下,休息休息,攒足力气了再决胜负?”

随同这一套礼物来的,还有十名貌美的婢女,据说是得刘闯所传,擅长制茶。

曹操收到这封书信的时候,勃然大怒。

“闯儿欺我太甚!”

不过,等他冷静下来后。又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曹操对荀攸道:“我这女婿,倒是一个妙人。”

荀攸也看了这封信的内容,听曹操这么一说,也忍不住笑了。

只是,对于这翁婿之间的事情,他也不好评论什么。不过他可以看得出来,曹操是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