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这个时代而言,拍竿的出现,改变了整个水战的作战模式。
以前,水战大都是靠冲锋,冲撞,箭矢和登船短兵相接,其远程攻击手段,几近于无。而拍竿一旦大规模使用,必然可以是水战的作战方式变得更加丰富。这对于刘闯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收获。同时,他也更加期待马钧所研制的龙骨结构海船,究竟会是怎生一个模样。
毕竟,龙骨结构的船只,在后世可是主流舰船结构。
也不知道,当龙骨结构的船只出现在江河之上的时候,会给这个时代的人们,带来怎样的冲击?
经过一天一夜的追击,刘闯终于抵达沓氏。
不过,他并没有迎来想像中的艰苦作战,沓氏码头上浓烟滚滚,两艘海贼船停泊在码头上,空无一人。
司马懿和周仓带领人马,在码头上迎接刘闯的到来。
原来,在管承率主力出海之后,已潜入沓氏城中的周仓,与本地豪强联手,一举将沓氏攻占。
所谓沓氏豪强,其实也就是一个渔民世家。
家主名叫封况,之所以能够成为本地豪强,不是因为封家有多么惊人的财富,其最大的功臣,便是封况的母亲。封况的母亲生了十七个孩子,其中十四个孩子,三个女儿。而封况本人,也有六个海贼……整个封家,加起来将近七十人。如此众多的人口,在人口基数原本就不大的沓氏,绝对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也就是凭借如此庞大的家族体系,使得沓氏封家,成为沓氏豪强。如果再算上封家的那些亲戚,其人口总和,多达二百余人……
原本,封家在沓氏是一霸。
可随着管承的到来。封家倍受压制。
封况的两个哥哥,便死于海贼之手,也使得封况对管承等人,怀有极为强烈的仇恨。
在司马懿布局辽东的时候,封况很快便归附司马懿手下,成为司马懿在沓氏县城的细作耳目。
管承在海上遭遇刘闯伏击之后,便逃回沓氏。
不想沓氏已经被周仓和封家人联手夺取,数百名海贼才一下船,便成了汉军的俘虏。
刘闯不由得打量起封况,这个年逾四旬的中年男子。带着明显的渔民特征,看上去有些苍老。
“封先生,这次我汉军得以收复沓氏。全赖封先生协助。
今沓氏重归汉室,封先生当记首功。我当尽快禀报天子,请陛下予以嘉奖。不过,我如今初来乍到,对于沓氏了解并不算多。日后我将在沓氏重组水军。还需要封先生,能够多多支持。”
一番话,说得封况是激动不已。
他当然清楚,眼前这个看上去雄壮如雄狮的青年,即将成为辽东之主。
这也是封家崛起的大好机会……以前,封家靠着家里的人口多。可以称王称霸。但在经历了管承一事之后,封况便知道,仅凭借一家之力。根本算不得发达。想要发达,还是要有背景和靠山。
出身、学识之类的条件,封家目前无法做到。
但如果能把握好时机,以封家的人口,未尝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豪强家族。
他连忙道:“封况乃汉民。为皇叔效力,便是为大汉效力。
今皇叔收复沓氏。实在是我汉室之幸。封况不求高官厚禄,只希望能够跟随皇叔,效犬马之劳。”
刘闯先一怔,旋即笑了!
“封先生能有这份心,实在是我汉室之幸。”
他说到这里,停顿一下后向周仓看去,“元福乃我海军副都督,封先生若不嫌弃,不如就暂时在元福帐下做事。他日待我海军主力抵达沓氏之后,再行封赏和任用。日后我欲使沓氏成为我辽东要地,更需要封先生这样的人才鼎力相助,还希望封先生到时候,尽力帮衬。”
封况连连点头,喜悦之情难以言表。
他也不太清楚那副都督是个什么官职,但听上去的确是非常厉害。
偷偷朝周仓打量一下,虽然和周仓已经熟识,但封况却觉得还有些不够,应该进一步加强关系。
也不知周都督是否娶了妻室!
这人虽然长得黑了些,又丑陋些,但是看刘皇叔对他的态度,显然是甚得刘皇叔的喜爱……
嗯,回去倒是要商量一下,看谁家的女儿尚在闺中。
若能嫁于周都督,日后封家在沓氏的地位,一定能够更加稳固。
一旁周仓,却没由来激灵灵打了个寒蝉。
他圆睁环眼,露出疑惑之色:难不成,我染了风寒,怎地突然间有些发冷呢?
沓氏之战,很快就落下帷幕。
管承被俘获之后,倒是显得非常硬气。
见到刘闯,更破口大骂。
刘闯并不生气,甚至根本没有理睬管承,便把他交给薛文处置。
杀父之仇,自当薛文亲力亲为。刘闯把管承交给了薛文之后便抛在脑后,对此事不再过问。
只是,他没想到,当天晚上薛文和司马懿却联袂而来。
“还以为这管承是个什么硬汉,才被元代割了几刀,这家伙便连他娘偷人的事情都交代出来。”
司马懿笑着打趣,而薛文脸上,则流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轻松。
大仇得报,想来他心中的仇恨,也随之化解许多。
“仲达,我明日一早便要前往襄平,对管承他老娘偷了什么人,没有半点兴趣。”
刘闯说话显得非常随意,司马懿也没在意,取出一副地图,递给刘闯。
“表兄可知,那管承为何要占居沓氏?”
“哦?”
“甄氏有意在辽东开设盐场,煮海制盐。
这管承是受了袁熙之命,占居沓氏之后。准备在广鹿岛建造盐场。一俟其盐场制造完毕,将由甄氏全盘接手。到时候,甄氏可以通过袁熙的门路,控制整个东部鲜卑和夫余国的私盐贩运。
哈,袁熙这家伙,还真是胆大。
如果被他控制住东部鲜卑和夫余国的私盐贩运,其财富必将滚滚而来,甚至可以左右北疆局势。”
食盐,在这个时代,无疑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一种物资。
北疆胡人的食盐。几乎是完全依靠从中原供给,没有生产能力。
只是一直以来,对北疆的食盐。一直被朝廷严格控制。若没有足够的门路,根本无法进行贩卖。
比如麋家,便是靠私盐起家。
但他贩卖的私盐,也仅仅是局限于两淮,甚至走不出徐州。
袁熙这心还真够大。居然想要控制东部鲜卑和整个夫余国的盐业……
“那盐场而今,可建造完成?”
“已经大部分竣工,六座盐池建造完毕,估计开春就可以进行生产。”
刘闯笑道:“没想到袁熙费了这么多的精神,到最后却便宜了咱们……仲达,这广鹿岛盐场。便暂时归你掌控。你先登岛查看,若可以的话,便派人去渤海。与丈人说明情况,联手开设盐场。”
虽则荀谌在渤海郡也开设盐城,却并不牢固。
毕竟,在渤海郡开设盐场,目标实在是太过明显。而荀谌的身份。又极为敏感,所以盐场的规模。一直不大。若广鹿岛盐场合适,便可以放弃渤海盐场。毕竟广鹿岛地理位置偏僻,即便是大规模产盐,也不可能被人知晓,可以省去很多麻烦,更不需要荀谌为此提心吊胆。
不过,开设盐场,煮海制盐,并非一桩易事。
好在有麋芳这么一个行家,有他在,便可以保证盐场的顺利运作。
而刘闯坐拥辽东,更占居了先决条件。同时刘闯与中山国苏氏的联盟,也能获得更多的销售渠道。
这可是好东西,与其落在袁熙之手,倒不如由刘闯自己掌控。
“另外,管承临死前还交代,甄氏在临渝县城,有一个商行。
此前管承之所以敢偷袭石臼坨,也是由这个商行得知,公子你手中兵力空虚……那商行便是袁熙设立在辽西的一个耳目,知者不多。这甄氏看起来,还真是对袁熙倾注全力的支持。”
刘闯闻听,眉头一蹙。
他在屋中徘徊,片刻后对司马懿道:“仲达,你立刻派人送信与公台先生,将这件事告之于他。
就说,甄氏一而再,再而三挑衅于我,若不予以反击,甄氏便不会知道好歹。
让他全权负责此事,务必要把那甄氏,好生教训一顿……总之,我不想辽西再有袁熙耳目。”
陈宫智短,不擅应变。
但若说布局和事前谋划,陈宫绝对是一把好手。
随着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成长,陈宫未来的作用会越来越弱。
但在布局而言,陈宫的能力绝对是一流,即便是诸葛亮和司马懿,在这方面也未必强过陈宫。
当然,这也与诸葛亮司马懿的年纪有关。
司马懿对此,也非常清楚。
他知道,就目前而言,陈宫是黄阁的主事人,而他想要争夺黄阁的控制权,需要更多的成绩。对付甄氏,不过举手之劳。与其为这件事情和陈宫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