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庚新作品集(共计6部小说)-第4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此,魏延倒不是很放在心上,只微微一笑道:“愿听候二公子差遣。”

他也清楚,诸葛亮是什么人。

诸葛亮不仅仅是刘闯的小舅子,更是刘闯眼中极为重视,也是极力在培养的重要人物。所以,哪怕魏延现在对诸葛亮心存怀疑,可之前他曾得过阎柔的指点,故而在态度上极为谦卑。

刘闯笑着点点头,“文长此次在医巫闾山的确是做的不错,是合适人选。”

“庞德庞令明武略过人,持重干练。

加之他常年在凉州苦寒之地生活,对于幽州这苦寒之地,想必也能适应,故而请为副将。”

“孔明,你倒是好胃口,一下子抽调我三员大将。

不过如你所言,令明虽是新近前来,但是他对这种苦寒之地的环境想来不会陌生,倒也是合适人选。

嗯,就准你所请。”

诸葛亮笑了,笑得极为开心。

“除此之外,我还需一支人马协助。”

“讲。”

“我想请兴霸将军之海军,随时听候调遣。”

一直没有出声的甘宁,乍听诸葛亮提到他的名字,不由得一怔,诧异抬起头,向诸葛亮看去。

诸葛亮朝他一笑,便向刘闯看去。

说实话,甘宁一直觉得挺郁闷!

他长于水战,最初组建海军的时候,也着实很兴奋。

可随着海军建立以来,至今未参与过战事。特别是在徐州之战的时候,几乎各部人马都摩拳擦掌,参与其中,唯有海军,始终为接到任何任务。此后,更一直担当运输大队的职能。

这与甘宁想像中的海军,似乎差异很大。

若不是海军直接归属于刘闯,只听候刘闯的调遣和指挥,说不定甘宁会觉得,海军已被人遗忘。

可这种支持闲饭不干活的工作,让甘宁实在是有些难受。

以至于每次参与政事的时候,甘宁都觉得自己矮别人一头,更不愿意开口说话。

哪知道,这次诸葛亮居然点了海军的名,让甘宁感到非常意外。他疑惑不解,又看向刘闯。

刘闯脸上的笑意更浓,使得甘宁突然,生出一丝期盼。

难道说,这次海军,真的要有大用了不成?

就在甘宁胡思乱想之际,就听刘闯道:“兴霸海军,自建立以来,苦于没有机会施展才华……孔明要差遣海军,我心甚慰。若不同意,恐怕兴霸也会不满,就让他听候你差遣便是。”

甘宁精神,陡然振奋。

不过,刘闯随即道:“但差遣之前,兴霸还需前往石臼坨一趟。

海军楼船,需进行一些改装。薛州那边,想来已经做好了准备,你尽快完成楼船改装,而后向孔明报到就是。”

楼船,要改装吗?

怎么改装?

甘宁感到疑惑不解。

但既然刘闯吩咐下来,甘宁自不敢抗命,于是便站起来躬身领命。

“皇叔,要与蹋顿如何谈?”

在散会之后,刘闯把阎柔单独留下,并且把淳于琼前来要求停战的事情,与阎柔说明。

对于此,阎柔自然欣然受命。

他很享受这种被人看重,更委以重任的感觉。

刘闯想了想,便沉声道:“这次停战,乃我之本意,又非我之意。”

“哦?”

“我估计,蹋顿也未必愿意这样子停战,只是淳于琼被我强硬态度所镇,故而才强行要求停战。”

刘闯说到这里,停顿一下。

“所以,这次咱们和蹋顿的分歧会很大。

待子仲回来后,你和他好生商议……总之,我的意思很简单,谈不拢就打,谈得拢就拖着。

伯正,可明白我的意思?”

今天只有一更了。。。

嗯,本来想下午再写一章,但临时有点事要出门,估计回来很晚了。

所以今天只有一更,欠一章吧,明天我会补上。

周末了,紧紧张张十二天,也有点疲了,容俺喘口气,顺便梳理一下后面的情节吧。

明天周一,提前向大家求推荐票。

俺会努力的,握拳!!!

Ps:再说一下**公共平台,已经开通了,欢迎大家加入。

平台账号:gengxin7512,打开**后,在通讯录右上角有一个‘’的符号,点开后选择查找公共账号,输入庚新,或者公共账号gengxin7512,就可以加入。

另外,您也可以选择扫描二维码加入,我在新浪和腾讯的微博上,已经发布过。

再次邀请大家加入!!!

第237章狮子大开口(第一更)求月票!!!

两天后,麋竺和赵云返回临渝。。

田豫没有随同前来,依旧留在右北平就职。

事实上,田豫留在右北平,对刘闯而言是一桩好事。只要他心向刘闯,留在右北平可以起到更多的作用。而且对于田豫的想法,刘闯也能理解。毕竟辽东就那么大,有了阎柔,田豫再过来就似乎有些多余。总之,田豫已经表达了他的心意,能否招揽到他,只看刘闯的表现。

对此,刘闯并不着急。

“子龙,你们怎么会一起回来?”

当刘闯在县衙中接待赵云和麋竺的时候,却看到了三名不速之客。

徐庶、石韬和孟建!

三人竟然和麋竺赵云,一同抵达临渝。

七月的临渝,天气已经开始有些转凉……三国时期的辽西,尚处于小冰川时代,气温远远比中原低。

徐庶三人,身着青衫。

可显然是受荆州天气的影响,那一身衣服略显单薄,以至于看上去,颇为抢眼。

“公子,这辽西可真冷。”

太史享跺了跺脚,对刘闯苦笑道:“早听说辽东苦寒,没想到竟会是如此。

我们经过冀州的时候,这一身衣服尚有些厚重。哪知到了右北平才知道,似乎是有些少了。”

刘闯微微一笑,“大家一路都辛苦了,先去休息,添些衣服,免得着了寒。””

而后,他朝着徐庶三人拱手一揖道:“元直,广元,公威,这次是我有些莽撞,三位先生千里迢迢,长途跋涉而来,想必已经辛苦了。我知元直想立刻见老夫人,不过老夫人而今不在临渝,而是在孤竹城。天色已晚,不如先安顿下来,休息一下,明曰一早我派人送元直前去。”

徐庶身高七尺七寸,生的极为英武。

也许是早年习剑的缘故,所以在举手投足间,都带着一股子英气。

相比之下,孟建孟公威仪表不俗,颇有威仪,但略显文弱;而石韬石广元……乍一看,就好像一个老农,有些土气。但他却有一种内敛的英气,若不仔细观察,很难看得出他的深浅。

说实话,徐庶对刘闯原本有些不满。

幽州自古以来,便是苦寒之地。刘闯却把他的母亲带来幽州,让徐庶感到非常恼火。万一生了病,又该如何是好?可母亲来信,却告诉他,她是自愿跟随刘闯而来,并无强迫之举。

这也让徐庶感到无可奈何,他刚在荆州立足,本打算把母亲接去荆州。

却不想……

这一路上,徐庶怀了一肚子的怨念。

可是见刘闯如此礼遇,也不好发作。他在荆州,也时常听人提起刘闯,并且对于刘闯的迅速崛起,充满了好奇。特别是在刘闯弃青州而就辽西之后,徐庶这一路上,也认真的打听了辽东的情况。此时的辽东四郡,总人口大约在七八十万上下,如果再加上乌丸等异族,人口达百万之众。

没想到,这偏僻辽东,居然有这么多的人口,着实让徐庶吃了一惊。

东汉时期,比国力强盛,比得是什么?无非就是钱粮和人口……人口,就是国家强盛的基础。

要知道,整个幽州共11郡、国;县、邑90,人口四十余万户,约250万人。

一个辽东,就占居了幽州总人口近三分之一。

这也使得徐庶三人,对辽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时,中原大战将起,袁曹争霸的格局已经出现。可以想象的出来,一旦袁曹之争落下帷幕,胜者必将统一北方。而刘闯在这时候选择辽东,是避让?亦或者另有图谋?的确让人感到好奇。

所以,徐庶是抱着怨恨和好奇的心思来到辽西。

当然了,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孤竹城的南山书院。

此时南山书院尚未修建完毕,可就冲着郑玄管宁邴原胡昭荀悦这些名士大儒的名头,便足以吸引很多人前来。徐庶三人本来在荆州已经拜入水镜山庄求学,听闻徐老夫人来到辽西,三人不得已向司马徽请辞。哪知道司马徽却感慨不已,说三人去了辽西,倒是好大福气。

“而今康成公等人已抵达辽西,势必会重开南山书院。

可惜我身体不好,受不得辽东苦寒,否则定要前去,共襄盛举。你三人到那边,若有机会,不妨拜入康成公等人门下求学。相信你们在那里的收获,会远胜于在这边,说不得另有一番机缘。对了,我有一位好友,也是荆州名士,名叫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