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某些方面来说,君豪集团这次发布会受到的关注程度比苹果公司上个月的发布会还要备受关注。
这不是第一第二的问题,这是后浪赶前浪的趋势。
智能手机这个词并不是新鲜事物,早在03年的时候这个概念就已经出现在广众面前,然而即便这种叫法叫的再响亮,也不过是拿着智能的幌子在吸引注意力。
苹果手机横空出世,在整个通讯产业上不啻于扔下了一个重磅炸弹,无论风评怎么样,乔布斯终归是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他是成功的。
当然,是在没有李国际的前提下。
君豪集团坚果科技的坚果手机发布会消息一出,简直就是举世皆惊!
越是名不见经传的公司推出高端产品,越是能够引起人们的重视,偏偏从发布会的用户体验和功能展示上来看,坚果手机的性能并不比苹果差,相反无论是从外观设计上还是功能模块上,坚果手机的产品性能都隐隐压制苹果手机。
惊艳过后,人们开始惊疑不定,君豪集团加入了谷歌联盟不假,谷歌在研究智能系统也不假。可为什么君豪集团反而比谷歌更早的推出手机?
关于这一点,苹果是郁闷的,谷歌比苹果还要郁闷。
有一种给别人做嫁衣的感觉啊,谷歌所有高层谈及李国际。都是一脸古怪的样子,最终研究决定,加快系统和手机搭接研究步伐,密切关注君豪集团所有的动向。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李国际的智能机推出之后。新系统才会亮相,在这之前,谁也别想拿到新系统的样板。
当然,黄成祖是个例外,他在紧锣密鼓的开发国外的渠道,这需要一个过程,而李国际的坚果科技现在只是在生产适合国际市场的手机,国际市场倒还是要放一放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李国际一下子在国际上出名了。
美国知名媒体CBNC是全球性质的权威媒体,他们都派了团队过来。坚果科技的发布会能不引起重视?
CBNC团队到国内第二天,一连串的数据报道就传回了美国。
美国那边有专人的数据统计员,各种劲爆眼球的报道争相出炉,用词准确却又深抓眼球。
“遥远的东方国度惊现神秘公司,或将与苹果公司双雄竞逐!”
“智能机双分天下,诺基公司红色警报!”
各大报纸报道纷纷出炉,关于智能时代的报道几乎占据了所有主要板块。
国内更是火爆,李国际在发布会上的照片几乎传遍了大街小巷,微客上更是铺天盖地关于坚果手机的讨论。
国民男神李国际这七个字不知道被谁提起,所有人都疯狂了。尤其是一些优秀的女性,看见李国际的照片几乎两眼放光,要给李国际生孩子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就连马小云和马腾两人都有些期待坚果科技的产品上市,纷纷打来电话祝贺。
坚果手机。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国内最争气的产品,没有之一。
举世皆惊这种场面,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李国际心里却是笃定的很,这种场面他能够预见到,毕竟前世智能机给通讯市场带来的冲击性他是经历过一次的。
那个时候李国际用的是诺基5230型号的手机,在当时N系列的天下之中。5系列的手机已经是淘汰产品了。
铺天盖地的智能机出现之后,李国际身边的人几乎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就换了一批,不知不觉中,李国际就再也看不到身边有非智能机出现了。
只有他手里还拿着一个5系列的手机,又过了半年之后,想找个软件都费尽周折,让他一脸哭笑的换了手机。
这一世,李国际是智能机的引导者,这种天壤之别的差距让他心里起不到任何波澜。
这就是成长。
成长是一种游戏,勇敢的人先开始,前世的李国际不是勇敢的人,或者说没有能力关键是没有金钱上的资本让他勇敢。
这一世,他是世界上第二个勇敢的人。
第二不是失败者,他有信心和乔布斯争市场,因为安卓系统发展到后来,真的一点都不比IOS系统差。
还有一个问题是他在关注的,就是想要完全发挥智能机的性能,2G网络成了绊脚石,据李国际所知,国内要等到2008年才会开放3G网络基带,这要比国际上晚了许多。
这对他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天河市,苏兰正在观看君豪集团坚果科技新品发布会,看着台上李国际意气风发的指点江山,一双眼睛亮晶晶的。
发布会全程,苏兰都是托着下巴观看的,当摄像头转向君豪集团高层,看到邓清雅、孙大柱、苏向君等人的时候,苏兰露出一个古怪的神色。
鬼使神差的,接下来几天苏兰一直在关注关于坚果科技的新闻。
看到铺天盖地关于李国际传奇一样的创业之路报道和坚果科技成为全球最受关注的手机制造商之后,苏兰下意识的摸出电话,拨通了很少拨通的一个号码。
电话响了十来声才接通,传来一个小声的声音。
“表姐?”
苏兰坐直了身子,露出一个灿烂的微笑,对着电话说:“向君,是我,你在忙?”
“恩,在开会。”
“哦,那算了,你忙吧。”
“有什么事吗?”
苏兰嘴角微微上扬,略作犹豫的说:“过两天我要去趟南津市,有一点工作上的事情要处理,我没去过南津市,人生地不熟的,刚好你在,就想问问你有没有时间接我一趟?”
电话里传来苏向君的声音:“你要来南津?什么时候,我安排一下。”
第518章 幸运的许静雯
苏兰给苏向君打电话的时候,苏向君正在召开微客数据大会。
君豪微客发展到现在,已经基本上坐稳了寡头的位置,市场上虽然还有几家微客公司,但也只不过是负隅挣扎之中,成不了气候。
这件事几乎又是君豪集团又一个传奇,各大媒体在研究君豪集团的时候,都觉得李国际这个人太传奇了,几乎以白手起家,迅速崛起,以一种近乎妖孽的运气成立了现在扬名国内外的大集团。
没错,就是运气,李国际身边似乎总不缺乏气运,让人羡慕又觉得李国际的路不可复制。
很多人都想采访李国际,可是李国际现在忙得顾头不顾尾,哪有时间让他们采访。
可是现在君豪集团炙手可热,这么大一个热门新闻,记者们拿不到手怎么善罢甘休?
采访不到李国际,这些记者就开始琢磨李国际身边的人。
邓清雅是一个,可是邓清雅是君豪集团的执行总裁,工作起来几乎都在李国际身边帮忙,要是能采访到她,那就和采访到李国际差不多了。
孔佑明算一个,众人打听来打听去,竟然打听到了孔佑明是李国际在南津大学的同寝同学,这下子可就热闹了,孔佑明几乎不敢回家了,一圈一圈的记者堵着海世界的门,就等着他下班或者出来办事,能够采访到一句两句的。
这些记者也是没办法的事,君豪集团似乎知道他们要采访李国际和坚果手机一样,递交到君豪集团的采访邀请函都石沉大海了,要不然也不至于一群正规军像是狗仔一样蹲门口了。
可是真要说起来,这些记者也是一根筋,他们蹲了半天门口,没堵到李国际,没堵到邓清雅,也没堵到不敢出门的孔佑明,可谓是费时费力落得个空。
相对于这些记者来说。科文杂志的许静雯就幸运多了。
许静雯今年二十四岁,上京传媒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一毕业就被科文杂志签了合同,羡慕坏了一群同学和朋友。
可是自家有苦自家知。科文杂志现在已经落寞了,虽然福利待遇还不错,但是毕竟在走下坡路。
科文杂志成立十年的时间,辉煌的时候曾经把杂志卖到国内每一寸土地上,人们谈起科文杂志。就如同电子行业谈起中关庄一样享誉盛名。
不过随着03年互联网泡沫的冲击,转型失败的科文杂志进入了多事之秋,CEO许大有当机立断放弃互联网上的业务板块,让科文杂志苟延残喘了一段时间,终于有所起色了,又遭遇了互联网飞速发展的阶段。
传统媒体和杂志备受打击,几乎如同秋收的麦田一样倒下一片。
科文杂志就差点成为这一批倒下的麦茬,好在社长破釜沉舟,一连拿下了几个大采访,才让科文杂志生存了下来。
生存是生存下来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