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间很快到了12月11日晚上,《那些年》首周票房总数出炉,拿下了2。5亿元票房,也拿下了单周冠军,惊呆了无数小伙伴。
除此之外,排在第二位的是《乱·江湖》,单周票房达到了1。9亿元;第三位是已经上映第四周的《星河战争3》,1。5亿;第四位是《大宁威龙》,首周票房1。4亿;第五位才是《山花烂漫》,首周1。1亿——
没错,《山花烂漫》这部首日票房三千万的影片,首周票房只有1。1亿而已。
在第二日过后,《山花烂漫》的票房几乎是一天掉一截,单日票房在上映第五天的时候就已经掉下千万,第七天的时候更是只有500万出头!
单日票房从3000万掉到500万,《山花烂漫》仅仅只用了七天而已。
看到这种情况,哪怕只是一个傻子也知道,《山花烂漫》这部电影扑了,后续也根本没什么看头了。
而和《山花烂漫》不同,《那些年》却已经大红大火,迎来了无数人的追捧。
首周2。5亿的票房啊!这是奔着十亿票房去的啊!
未来的三到四周,影院是《那些年》的天下了!
……
“本周票房成绩出炉,《那些年》2。5亿遥遥领先”——大宁电影报
“大舒、大米荧屏处女作大获成功,首周票房达2。5亿元”——大宁娱乐日报
“本周新人票房领跑,大舒、大米《那些年》获2。5亿票房”——燕京晚报
“《那些年》VS《山花烂漫》,《那些年》大获全胜”——红浪新闻
“大米选择《那些年》放弃《山花烂漫》,是最正确的选择”——易迅新闻
“大舒、大米影坛成功,或可凭《那些年》跻身影坛一线”——麻花新闻
“影坛和乐坛,你觉得大舒、大米更适合哪一边?”——环球娱乐调查
“……”
时间到了12日一早,各大网媒、纸质媒体的新闻报道纷纷出炉,《那些年》电影再度霸占了不少媒体的头版头条。
这些报道几乎是一面倒的正面评价,之前与《那些年》敌对的《山花烂漫》更是被不少媒体拿出来进行对比,《山花烂漫》剧组不知不觉中被黑成了一坨翔。
舒泓明、大米看着这些报道,一个个是喜笑颜开的,而郑遨、陈紫仙看到这些报道的时候,险些没有把报纸撕烂、电脑砸掉。
这些荣誉明明应该都是属于他们《山花烂漫》剧组的啊!
《那些年》只不过就是个草台班子而已——
凭什么?为什么?!
PS:哭死,一个礼拜卡文两次,呜呜呜……我会努力哒,么么哒~
第四五六章《那些年》是优胜者!
……
凭什么?为什么?
这些其实不用舒泓明、大米他们来回答,这段时间内,早就有许许多多的影评人、电影人把原因说了出来,只不过郑遨、陈紫仙他们接受不了罢了。
《那些年》上映的首周,在媒体热炒、影迷追捧的同时,备受关注的《那些年》自然也受到了许多影评人、电影人的期待。
从《那些年》电影上映的第二天起,每天都有专业的影评人在微~博、博客、报纸、娱乐节目等等地方发表着自己的看法,多数都是竖起大拇指的好评。
影坛中著名的老牌女性影评家费德勒·凯特在《今日电影》的报纸上刊登了一篇《那些年》的影评,上千字的评论丝毫不掩饰自己对《那些年》、舒泓明、大米的欣赏:
“……身为一个影评人,在最初知道舒米工作室投拍那些年,钟绍辉当导演,大舒老师、大米要出演剧中男、女主角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胡闹。钟绍辉原本是一位擅长文艺片的导演,其电影代表作如《荒城之恋》堪称佳作。不过,钟绍辉在其执导风格上有些太过文艺化,不能把握影片中的商业元素。这样的一位导演忽然宣布担任一部明显的商业电影导演,本身就让人怀疑其实力。”
“至于大舒老师、大米这两位男女主演,虽然是乐坛中的天才人物,但在影视圈内确实两个彻头彻尾的门外汉。他们之间的合作,钟绍辉还会受到舒米工作室的制约,说实在的,我其实并不看好这部影片。”
“《那些年》上映之后,我本着挑毛病的心思走进了电影院,没想到这部电影却带给我意外的惊喜。这部电影在讲述着一个青春的初恋故事,一段逝去的青春、得不到的恋情、酸涩的后悔以及最美的祝福。看着这部电影,仿佛能把我们带回那个回忆的时空里面,让我们看到曾经青涩的自己。”
“……当然,在欣赏这部影片的时候,我也在感慨钟绍辉对这部电影的控制力以及大舒老师、大米的演技。影片中,大米的演技还略显青涩,但大舒老师的演技却浑然天成、自然写意,让人根本看不出这是一位根本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学习的‘外行人’……”
像是费德勒·凯特这种全篇赞美的评论不再少数,当然也有把新上映的所有影片摆在一起比较的。
著名影评人大飞在自己的微~博上给所有电影给了一个简评:
“……本周上映的新片中,大家较为关注的,自然就是《那些年》、《山花烂漫》等五部电影。”
“鄙人进入电影院,将这五部电影都看了一遍,要评出最佳的话,无疑是大舒老师、大米他们出演的《那些年》。《那些年》没有令人意料之外的情节,也没有风花雪月烂漫到不行的求爱攻势,有的只是一个幼稚大男孩对一个女孩多年坚持的情感过程。不过,不得不说,《那些年》电影把这个过程描绘的真实而又完整,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
“常龙导演的《乱·江湖》依旧延续其思想与风格,影片气势恢宏,但却未免有些老套。孟大武导演的《大宁威龙》从商业角度来讲非常成功,情节爆笑,值得喜欢‘爆米花’作品的影迷观赏;齐树华导演的《人皮鬼》是一部失败的作品,其全片连主线都略显混乱,影片中鬼怪莫名其妙,让人看起来发笑。”
“……至于郑遨导演的《山花烂漫》,其中依旧有其独特的执导风格,也有值得人感动、回忆的地方,但其中却掺杂了一些大煞风景的内容。尤其是剧中女二号与男主那段莫名其妙的肉戏,简直让人莫名其妙。如果郑导演只是为了肉而肉,不如转行去拍风月片吧……”
除此之外,还有影评人直接拿《那些年》、《山花烂漫》进行对比评价,把《那些年》一通猛夸的同时,也把《山花烂漫》给批得一文不值。
曾经痛批过《老男孩》电影的老牌影评人冯岩在做客大宁帝国电影频道时,毫不客气地点评了两部电影,最后总结出了一句让郑遨险些没有吐血的话:
“……和《那些年》相比,《山花烂漫》不管是在影片立意上,还是从内容、质量上,甚至于连后期剪辑上,都比《那些年》差了太多!”
“剧中陈紫仙饰演的女主角一股子风尘气,和大米饰演的沈佳宜相比,就是个破烂花瓶;原本完整的《山花烂漫》故事被郑遨修改的面目全非,硬生生地加入了一些杂质元素,让电影全然变味。”
“我实在是难以想象,这是一部拍摄过多部优秀纯爱言情风格电影导演的作品!《山花烂漫》首周能取得1。1亿票房,应该得益于郑遨之前累积下的名气。不过,在《山花烂漫》之后,郑遨砸掉了自己好不容易铸造的金饭碗,成了一个烂片导演。他用一部烂片,把支持他的粉丝推到了别人怀里!”
“最后,我在这里要庆幸,灵气知足的大米没有真正加入《山花烂漫》剧组,要不然只会被毁掉着一身灵气!”
“还有,大舒老师,你的表演天赋让人惊讶,还是放弃音乐,来影坛吧!未来的最佳男主角,一定是你的!”
当然,《那些年》的火热,自然也引来了一些名人的关注和炒作。
微~博上,每天都会不少大V发表一些相关内容;影坛里面,有名气、没名气的导演、演员@舒泓明和大米,征询他们是否有意合作;乐坛里面,齐凡、董存德、姚娜等人也都@舒泓明和大米,恭喜外加调侃几句……
当然,除了这些人,也有一些人在微~博上发着让人哭笑不得的评论,那就是把舒泓明、大米当做未来乐坛“接班人”的老前辈们。
不管是纪昌盛、宁教授、邓超峰这些熟人,还是舒泓明不仅认识的一大票老前辈们都有点郁闷——
在他们眼中,舒泓明是一位天才音乐人啊!舒泓明、大米当初一起去拍《那些年》,在他们看来,其实就是两个小年轻的天才不甘寂寞、跑去瞎玩了。结果这结果,简直让他们郁闷个够呛。
两个啥也不懂的小年轻儿组建了一个草台班子演戏,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