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时,宅内异香绕室,满堂生辉,即是此殿名的由来。”
听长孙嘉敏提起了自己的母亲,李世民的眼圈红了起来,感慨说道:“太穆皇后早终,不得见父皇拥有天下。我作为儿子,如今做了皇帝,不能尽孝于其膝下,确实遗憾。”
长孙嘉敏轻抚其手曰:“陛下今日回旧宅,太穆皇后定然地下有知。其实陛下常怀追忆之心,太穆皇后九泉之下,也会高兴的。”
李世民依旧追忆往事:“太穆皇后聪颖能干,尤善书法。她模仿父皇之字,外人竟然不能辨别。想起来,我如此爱好书法,自小习书,大约还是受了她的影响。敏妹,一个人生在世上,一生中能爱他的人就那么几个。对我来说,女性中除了母亲,再一个就是你了。”
长孙嘉敏摇头道:“陛下所说是指一般人而言。天下臣民对陛下的爱,尤胜家庭之爱。”
李世民眼光向远处看去,叹道:“是啊,人当上皇帝,满脑子想的都是天下之事。若满足于当一个平庸的皇帝,也很容易做,不用太操心。我总想对得起列祖列宗,对得起天下庶民百姓,这样常怀战战兢兢之心,就有些难了。”
长孙嘉敏无语,将手一直放在李世民的大手之中,两人沉默了片刻,可以互相感受到彼此的心音。
李世民默然之中,心里涌出了行行诗句,遂一字一顿,将其诵出。其诗曰: 幸武功庆善宫
寿丘唯旧迹 酆邑乃前基
粤予承累圣 悬弧亦在兹
弱龄逢远改 提剑郁匡时
指麾八荒定 怀柔万国夷
梯山咸入款 驾海亦来思
单于陪武帐 日逐卫文钝
端扆朝四岳 无为任百司
霜节明秋景 轻冰结水湄
芸黄遍原隰 禾颖积京畿
共乐还乡宴 欢比大风诗
长孙嘉敏细辨诗意,感觉出诗中洋溢出一派的欢愉之情。李世民追忆了自己提剑平定天下的功业和无为而治的政绩,显示了四夷宾服、府库充实、人们安居乐业的情景,志满意得的心情跃然而出。其最后一句“欢比大风诗”,即是将自己与汉高祖衣锦还乡时的情景相比。比较而言,刘邦作《大风歌》显示了威武之气,然其仅是创业建国的功绩,而李世民既能安国定邦,又能实现天下大治。
李世民感觉此诗作得不错,遂唤来记录其言行的史官,让他将该诗记下。
李世民和长孙嘉敏走出披香殿,迎面过来一人,原来是起居郎吕才。他向李世民奏道:“听说皇上刚才作诗一首,臣排练的歌舞正缺一些歌词,请陛下将此诗赐下,以充歌词。”吕才即是李世民击破刘武周时,演成《秦王破阵乐》之人,其现任中书省起居郎。按说乐舞之事由太常寺掌之,与门下省无关。只是李世民器重吕才的音乐才能,让他与太常寺有关人员一起修订大唐雅乐。此次李世民回旧宅,想演出一台歌舞供武功父老观赏,特旨让吕才全权办理。
李世民笑道:“朕刚才作罢此诗,尚未推敲,你的消息这么快。”
“臣一直候在殿外,闻听陛下召史官记录诗句,因而得知。”
李世民让史官将那首诗誊抄一遍,再交给吕才,又说道:“朕这首诗是临性而发,你欲配歌词,不知是否合适。若不好,可另选其他。”
吕才躬身答应。
是夜,吕才在庆善宫外搭一高台,用作歌舞之所。天刚擦黑,周围的乡邻得知这里演歌舞,扶老携幼滚滚而来。常何跟随过来负责守卫之职,见百姓越来越多,恐生意外,欲招呼甲士设法阻拦。常何的意图被李世民发现,急忙斥道:“朕与民同乐,百姓不召自来,是抬朕的面子。你将他们拦阻回去,就是抹了朕的面子。”一句话,吓得常何不敢动弹,他只好打起精神,设法护卫好皇上及妃嫔的安全。
台前放有数排椅子,上面铺有锦垫,李世民及妃嫔们围坐在这里。身后,黑压压地坐满了百姓。他们大气不敢出一声,显得很寂静。要知皇帝与百姓同场赏乐,自古以来,还是第一次。常何事先让甲士们换上便装,绕在皇上身侧警戒,看到场内秩序井然,他的心就慢慢地放了下去。
台上的两侧,坐满了手执八音之具的乐工们,台中留下一片空阔场所,供舞者使用。高台的四周,挂满了一圈气死风灯,将台上照得如同白昼。
蓦地,台上乐声开始起奏,只听乐声雍容华贵,曲调悠扬,后台有合唱声起,唱的歌词是“寿丘唯旧迹……”李世民听罢心想,这吕才果然有才,短短时间内就将自己的这首新诗融入乐声中,且不露痕迹。
开篇过后,即是第二韵。原来,吕才看罢李世民的诗作之后,又临时调整曲目,依着该诗的意思,将歌舞分为十章。从第二韵开始,六十四名头戴进德冠、身穿紫绔褶的儿童入场起舞。他们长袖漆髻,打扮文雅,手中不执干戈。他们随着清脆而悠扬的曲调,徐徐起舞,表现了一派喜悦、大度之精神。
李世民边看边点头,心想吕才成就《秦王破阵乐》,是为武舞;今日又成就此乐,是为文舞。这样一文一武,可谓相得益彰。长孙嘉敏观之也有同感,低头对李世民说道:“陛下,此曲听来清雅飘逸,又感觉华美庄严,感之至深。”李世民答道:“看来乐声随时序而演,我当初征战之时,吕才敷成《秦王破阵乐》,激励了将士的斗志。他今日又演此曲,既描绘兴旺之景象,又有教化之作用,吕才可谓用心深矣。”
乐舞既罢,吕才下台来到李世民面前,跪奏道:“请陛下为此曲舞赐名。”
李世民笑容满面,赞道:“吕卿,你今演此曲,想是费了你的不少工夫,很好,平身吧。曲舞里用了朕的新诗,该诗为朕重游故里、触景生情而作。此宫名为庆善宫,朕又听曲中多胜利成功之豪情,可名之为《功成庆善乐》吧。”
此后不久,《功成庆善乐》渐渐传唱天下,成为新政的一个显著标志。
李世民又唤来常何,说道:“故里乡亲与朕同乐,其实难得。朕已备下赏物,你即刻分发下去,不能漏掉一人。”
常何接旨急忙去布置发赏之事。是夜,来观舞的百姓皆领到了赏物,大家兴高采烈,如节日一样欢乐。
李世民回京不久,派出去巡查各道的官员渐渐回到京城。这些人回到京城后立刻找李世民复奏,所说的消息令李世民大为兴奋。
诸项兴农措施施行之后,激发了百姓的耕作积极性。他们一心务农,使农桑之事焕发出勃勃生机。
萧瑀此次为河南道大使,在巡视过程中发现了有趣的现象,即是这里的农户皆使用上了曲辕犁。以往的犁直来直去,不便于转弯回头。这种新式的曲辕犁由于有灵活、便捷的特点,渐渐风行全国,提高了耕作的效率。萧瑀前几年到南方的时候,这种犁刚刚被发明使用,不料数年时间,此犁就流散天下被普遍使用。萧瑀曾就此事问过各地官府,得知官府并未推广此犁。此犁能快速推广,当是民众的自发行为。他感叹道:“一些事经官府大力推广,犹不能圆满施行。此物虽小,却能深入各边鄙荒乡百姓之手,由此可见百姓之力。”
李世民赞道:“萧公能于小处见精神,确实不易。曲辕犁由江南兴起,现在不唯河南使用,像山东、河北乃至关中之地也使用纯熟。朕由此件事联想起两层意思:一者,一件事若放手让百姓来做,其能力大得惊人,他们接触农桑之事,可以据实潜心琢磨,发明创造诸多做法及器物,以提高农桑之功效。二者,欲推行一事,须顺乎民意,能使百姓受益,这样才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朝廷今后再颁布有关农桑之诏令,不能逆势而下,若实在拿不准,宁肯不下。否则,极易挫伤百姓的热情。”
经过各位大使的详述,李世民发现农桑之事显示出两个新特点。
一个特点是各地耕作的密度大致平衡。秦汉以来,河水流域与江水流域的耕作密度悬殊较大,河水流域一直是主要粮食产地,而江水流域的田亩开垦速度缓慢,所产粮食甚少。到了现在,这种南北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大为缓和,江水流域的农桑收成与河水流域的收成大致平衡,且由于地域及气候等原因,江水流域的发展速度呈强劲之势。陈叔达的奏章里,用了这样的句子来形容江南之貌,“以往榛棘之所,遍为粳稻之乡。四海之内,高山绝壁,耒耜亦满。”李世民读罢,深以为然。心想,所以能形成这样的局面,与贞观之初厉行均田制及推行租庸调法大有干系,百姓有田可种且有垦荒的热情,加上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使百姓有利可图,实现了垦植田亩的成倍扩大。
第二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