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太宗-第1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在那边沉思半天,心中反复了数回,终于权衡利弊有了主意。他挥手道:“裴公,你退回去吧。魏卿,朕想好了,就依你意罢修缮庆善宫之务。太上皇那里,朕自去说服。敏于行而讷于言,朕接受你的诤言,今后尽力行之。好了,朕今日有些乏了,大家散了吧。”





第四回 明君怀仁息微澜 贤后示德忙亲蚕


李世民那日退朝后,心情很不愉快。魏征不顾自己颜面,当着那么多的人顶撞自己,着实让他难堪。不过,自己既然想要大治天下,就得崇尚俭朴,去奢省费,魏征所谏并不为错,想想也就释然了。

然而魏征并不罢手,变得愈发凌厉起来。两日后,魏征又当堂使李世民难堪了一回。

这些年因战事不断,每年都要募兵以补军力。按唐制,男二十岁以上者方可简点入军。然募征不断,兵源难免捉襟见肘。此年,封德彝以尚书右仆射充任简点使,他向李世民建议,放宽募兵年龄限制,把十八岁至二十岁的中男都简点入军。李世民同意,诏封德彝依此抓紧办理。

敕命一出,有司开始忙碌起来。魏征闻讯,与王珪联名上表,以与制度不合为由,坚决反对。

封德彝见状,急忙出班奏道:“陛下,魏大夫、王大夫所言,臣也有所考虑。臣在简点过程中,多次到就近的募兵点核查,见入军籍者皆模样粗大,即使年龄不到十八岁者,其模样也与成人无异。臣看后方才心安,以为他们可堪为任。”

李世民心中怒火上升,觉得魏征和王珪泥古不化,死搬教条,遂说道:“对呀,封公的眼光是不错的。如今正是非常时期,朕不想征战,然边防不可不备。若边防不备夷狄入侵,又起狼烟,就会影响国内的安宁。魏卿、王卿,你们依国家制度为据并不为错。可国家制度并非常式,也要经常变通才行。这件事情你们就不要再争了,朕心已定,凡中男以上,或者年龄未及十八岁但身材粗壮者,皆取入军。”唐制规定,男子十八岁以下者,称为次男,十八岁至二十岁者,称为中男,二十岁至六十岁者,称为丁男。

魏征看出李世民有些不高兴,却仍坚持己见,说道:“陛下曾说过,国之大莫过于法,难道要动辄违之吗?”

李世民的声音略高了一些:“魏卿,朕所以取中男入军,刚才已经说得很明白。朕这样做并非逞一己之私,也是为国家大计着想。你冥顽不化,难道想存心抗旨吗?”

魏征没有一点畏惧之色,大声说道:“臣不敢抗旨,然国家有制度,妄取中男入军有违制度,臣也不敢署敕。”

李世民的嘴张了几张,一时说不出话来。原来他即位后,为了改变以前谏官空为摆设的状况,特别下诏明示,凡谏官所谏事体,若无该谏官最后署敕同意,则不得施行。眼下的魏征不肯署敕,自己若绕过谏官这一道关而强令施行,也有违自己的前言。

封德彝练达于事故,他见李世民与魏征僵在这里,下面群臣众目睽睽,若再起冲突,大家的面子都不好看,遂说道:“陛下,此事关系太大,以从长计议为好。”

李世民面露恼怒之色,斥道:“什么从长计议?现在就说。你们都退下去吧,由朕与魏卿、王卿单独说。”

群臣见李世民动了怒火,都低着头退出了殿外,殿内仅剩下李世民和魏征、王珪三人。

李世民待众人退出,脸色更加阴沉,劈头问道:“中男若实在瘦小,自然不点他们入军;若身高体壮,是可以简点取入军中的。你们如此固执,到底妨碍了你们什么地方,偏偏与朕作对?朕不明白其中原因,现在大臣们都退出了,你们可以好好说说个中究竟。”

魏征和王珪早已料定李世民会有一番疾语厉声,心里已经做好了准备。听到李世民的问话,两人对视一眼,王珪示意魏征作答。

魏征慢慢前行了几步,行到御台前沿下,正色道:“臣闻竭泽取鱼,当时非不得鱼,然明年将无鱼;焚林而畋,当时非不获兽,然明年无兽。若陛下将次男以上尽点入军,则当时有兵,明年就无兵了。国家制度所以定下丁男可以简点入军,那是从长计议,非重一时之功啊。”

李世民哼了一声,说道:“朕非三岁孩童,难道不明白这个道理?朕已经说过,此为非常时期,变通一下还是可以的。”

魏征穷追不舍:“然则将次男以上尽点入军,各乡男丁罄尽,田亩无人劳作,那么国家的租赋杂徭,又由谁来负担呢?”

王珪接话道:“陛下,其实简点兵丁不在数量多,若精简壮健,人倍其勇,所谓精兵是也。如现在这样多点取入,他们入军后不明军事,仓猝之间难以上阵,只好将他们充作杂役,看来其数虽众,然终归无用。”

魏征又换了种语气劝道:“如今边境相对稳固,唯有东突厥为心腹大敌,陛下已与其盟约,且派李靖等人重兵防守。自武德七年之后,天下再无大的战争,将士养精蓄锐至今,其实不用大加添兵。何况,陛下决心抚民以静,若不顾国家制度妄将次男以上者充军,则天下百姓以为陛下依旧尚武。”

这几句话显然打动了李世民,他默默沉思,不再做声。

魏征语气一转,语气加重起来:“比较起来,征兵毕竟事小,还有最关键之处,不知陛下想到没有?”

李世民不耐烦道:“还有什么关键之处?魏卿,朕隐忍你已经多时了,别动辄危言耸听!”

“陛下多次说过:您之为君,欲使官人百姓并无矫伪之心,因必须以诚信待人。陛下既这样说了,行动上须严格遵之。此次若将次男简点入军,即非诚信,就要失信于天下之人了。”

李世民心里一震,将事情的前后想了一遍,觉得若将次男以上强行入军,则各级官吏和百姓都能知闻此事。往年例征二十岁以上的丁男,乍然一改,他们肯定会以为自己言行不一。李世民遂点点头,说道:“是了,多亏两位爱卿提醒。此事若贸然行之,确实不妥。唉,封公也是一位谋虑周详之人,怎么在这件事情上就失了计较呢?”李世民轻轻把这件事情的责任推给了封德彝,算是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

孰料魏征一点都不买账,他继续揭李世民的老底:“封公当然有责任,然最为关键的还是陛下您呀。算起来,陛下即位以来,小处不说,大事上失信于天下者,此为第三件。”

李世民脸上有点挂不住,无奈问道:“三件?朕就如此不堪吗?你且对朕一一道来。”

“第一件,陛下初即位时,诏书曰‘逋私宿债,欠负官物,并悉原免’。然有司所列事条中,独独将秦王府中的器物剔出去,言称非是官家的器物。请问,陛下自秦王为天子,若秦王府中的器物非官家的,那么天下的其余器物还能是官家的吗?”

李世民仔细一想,确有其事。原来他即位之后,令户部及内府局清点官员欠债及国家器物。当时从弘义宫搬来的器件入于东宫之中,内府局以为再重新清点太麻烦,因将原东宫中器物报出,独独漏掉了从弘义宫搬来的器物清单。按理说,自己为国之君,则宫中器物皆为自己私有的,清点与不清点,其实并无太大区别。谁知这个刁钻的魏征不知道如何探知了此事,李世民遂哼了一声,并没言声。

魏征不看李世民的脸色,依旧继续说道:“第二件,陛下免关中两年租赋,关外给复一年。百姓闻讯,无不感恩欢悦。然臣前日见陛下又下敕旨,其中云‘今年白丁多已役讫,若从此放免,并是虚荷国恩,若已折已输,令总纳取了,所免者皆以来年为始。’由此看来,陛下前有散还之诏,现在又无端征取,则天下百姓必然以为陛下朝三暮四,如何取信于天下之人呢?”

李世民刚刚平复下来的心又鼓荡起来,这个该死的魏征竟然用朝三暮四的词儿来形容自己,明显是大不敬!他有心想发作起来,但斜眼一看,见负责记录皇帝言行的史官正在一旁奋笔疾书,不由得将火气按捺了下去。谏官向皇帝进言是其本职,自己若雷霆一怒,斥责谏官,不管事情的对错,终归是一件不美的事。若传之后世,定有人说自己遵秦始皇、隋炀帝之行。想到这里,李世民强压火气,肃然说道:“你们下去吧,容朕好好想一想。”说完,他起身向后面走去。

李世民的一团火气闷在胸间,一时难以宣泄。他的步子迈得很大,随行太监须加快步伐才能跟上。

李世民漫无边际地在宫中转悠了一会儿,脚步不知不觉向仁寿殿方向挪动。

仁寿殿的宫女见李世民走了过来,早已一迭声通报了长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