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毅军突起-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这样的话,李鸿章不生气,反倒更高兴了。他冲着边上站着的丫鬟说到:“红儿,去,给这两个娃娃上我最好的茶来。达初啊,你手上那是拎的什么啊?”
由于没带着随从进李府,所以刘克武刚才跪拜,包括刚才见礼的时候,刘朝先的手上,都是拎着那四尾新鲜鲈鱼的。
刘朝先从小就等于是李鸿章看着长大的,所以他没自己那么拘谨。冲着李鸿章笑了笑,说到:“回师太祖的话,这是我们守尉大人,特意孝敬您,给您老买的新鲜鲈鱼。”
“哦,呵呵,仲远也知道老夫好这口?”李鸿章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后,将目光挪到了刘克武的身上,接着说到:“难得你有这份心,还知道老夫得意这鲈鱼。正好,这也到了中午了,杏荪啊,你让厨房一会就做上一条。中午,咱们爷四个,就在我这吃午饭吧。”
我擦擦的,这老头,还真够和善的。怎么想,也跟后世看到那些书里,那个卖国贼、那个声嘶力竭大骂丁汝昌,要杀北洋水师管带的那个形象,挂不到一起去。
不能失礼,刘克武立刻就接过了话,开始与李鸿章谦恭的开始了交谈。李鸿章先是问了问刘克武在辽东的时候,是怎么着就带着一个马队,把人家小鬼子的几千人看着的炮阵挑了。
刘克武和刘朝先,两个人轮流着给这个老中堂,稍填油加了点醋的把当时的情形讲了一遍。听的过程中,李鸿章和边上坐着的盛宣怀,叫好连连。
之后又李鸿章又问到了马队阵前击毙桂太郎的时候,刘克武装出了一幅全然无意、只为战局的表现。这让不断叫好的李中堂,也对他没了太多的防备。
最后当讲完夜袭日军大本营、手刃山县有朋的时候,李鸿章突然站起身,冲着刘克武一抱拳说到:“仲远啊,老夫代我大清、代我数万将士,在这感谢你了。”
“这、这、这可使不得。李中堂,这、这让晚辈任何受的起。”刘克武已经很熟悉这个时代的官场规矩,一见李鸿章竟然朝自己来了个抱拳礼,登时就跪向了地面。
走到自己面前,李鸿章将刘克武从地上拉起来的时候,刘克武竟然从李鸿章的眼睛中,看到了涌动欲坠的泪水。
拉着自己的手,李鸿章说到:“仲远啊,如果我大清在前线的那些个人,都有你着胆色,都有你这勇武。咳,那他妈的别说是东洋鬼子,就算是英法联军再来次,咱们也不会败的那么惨啊。”
站直了身子,刘克武看到了李鸿章的泪水,竟然已经掉了下来。嘴上连忙说到:“中堂大人忧国忧民,晚辈一生当效行不息。还请中堂大人莫要激动,晚辈只是做了些该做的事而已。前方将士中,比晚辈更有智慧的人,更有勇武的人,不也比比皆是吗。”
擦了下眼泪之后,李鸿章被盛宣怀的搀扶了一下,重新坐回了他的位置上。
让自己冷静下后,他才继续看向刘克武说到:“若都如你这般舍生忘死,若都象你这般精忠报国,辽东就不会给丢了。”
擦的,一还知道你自己的淮军,我身边这兄弟他那爹,我那未来的二岳父带着淮军在前天一碰见小鬼子,就溃散而回啊。
日军第三次攻打九连城,历史的一幕还是没有改变。宋庆虽然挂着个辽东前线总指挥的衔,可是在三保九连城的时候,还是出现了帅将不一致的事。
宋庆率领在旅顺剩余的毅军约五营2000人,抵达东边道九连城,与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会商协守鸭绿江防务。
清军集结于鸭绿江下游九连城一带兵力,计毅军、铭军、盛军、奉军、芦榆防军、黑龙江镇边军等新旧达70余营,2万多人。
除依克唐阿所部镇边军外,其余各军均归宋庆节制。在防守部署上,毅军的亲兵营四百人和分统宋得胜的四个营随宋庆驻于九连城北面的苇子沟,马玉昆的五个营部仍然在其南面的榆树沟。
日第一军、第三军两部,趁夜第三次渡过鸭绿江,中路在虎山遭到聂士成的阻击。聂军得到马玉昆、宋得胜毅军的增援,激战终日,将当面的日军正面的一个师团打得前进不得。
但其他战线的部队实在相差太远,如东线倭恒额的齐字练军一闻炮声,就纷纷逃走。淮军主力刘盛休的铭军“仅凭垒施炮”,在虎山战斗紧急时,宋庆几番令其接应,但仍观望不前;另一支主力淮军盛军也是同样表现,“并末一矢加遗”。
结果虎山失守,铭军先自“惊溃”,“盛军十数人乘势哗溃,纵火焚烧军械”,全军大乱,“铭军溃而南,盛军败而北”。而毅军兵力单薄,且营哨官伤者十六,无力继续抵抗,也连夜北退。
各位大大不好意思,在下由于一个灵感爆发,太急着创作,结果把自己放躺了。正打着吊瓶,给各位发的这章,耽误大家欣赏,请理解。推荐票哦!!~!
..
第 56 章 计拒入党争
大大们踊跃参与书评哦,推荐收藏都别少,本人这重病中也不会食言,稳定每天两更给大家发出来的!谢谢了!
次日,日军不费一枪一弹,垂手占领了九连城。WwW。在鸭绿江之战中,清军在虎山阵亡1823人。此时,凤凰城也被放弃,不久东边道几乎全部失陷。
鸭绿江之役失利,从毅军和宋庆的角度看,七旬老将宋庆虽是勇将,但并非帅才,长于力战而短于料敌,从无统带如此众多军队的经验,固是牵涉到勇营指挥体制问题原因,但各军诸将不服调遣,更为主要,宋庆能够调得动的只有他的十营毅军。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李中堂经营以久的淮军,竟不堪用至如此。作为淮军两个最大营头的盛军和铭军,起了很坏的作用。
盛军“见贼即溃,遇物即掳,毫无顾忌,杀之不止,责其统将亦徒涕泣伏罪。是该军虽有如无,尚须防其搔扰”。
铭军虽“素称劲旅,惟承平二十年,已非旧日士卒,近悉为刘氏族邻少年子弟,饷糈过厚,踵事增华,既骄且惰,不听约束”。
整个淮军几乎只有自己那个姨丈聂士成的芦榆防军能战,但也只有区区几营,与事无补。所以李合肥在整个战争过程中始终底气不足,与淮军表现不无关系,以至朝议中有人喊出招湘军旧将出战,更是令李颜面无光。
而就在此时,刘克武早上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接到了消息。毅军的将领姜桂提,又把旅顺地区给丢了。日军此时,正向着海城等地纵深之中。
见到李鸿章那幅悲拗的神情,刘克武豁的从椅子上站起了身,冲着李鸿章一抱拳,说到:“晚辈恳请中堂大人,代晚辈和魁字营的兄弟,向朝廷请命。只要再给晚辈多加三千新式装备之伍,让晚辈带回辽西战场。若不能打退东洋狗,晚辈愿自刎以谢皇恩。”
其实刘克武很清楚,清廷是不会答应自己这个要求的。因为这几天,他已经从各种渠道,知道了自己究竟为什么给从前线调回来了。
一方面是自己的两个岳父和姨丈,不想自己也战死在前线。另外一方面,则就是朝廷上的事了。很多人见到自己年纪如此轻,就已经战功显赫。
他们怕了,怕的是一旦再让自己打下去,如果真把日本人打败了,那自己的功勋就要让他们全都落下风了。
所以就有人在西太后那,煽风点火的将自己远比宋之岳飞、近比清之刘铭传。西太后对台湾第一巡抚刘铭传的事,那是到现在还没消气呢。
这才立刻就把自己调了回来,还特意交代不让自己再碰战场,去守个大城门的。对那个老太太,刘克武清楚,就这样自毁长城的事,就是那老太太的长项。
知道这些,但现在却要向李鸿章请战,其实刘克武还一个想法。能左右西太后,在那说的上话有点分量的,也只有这个李中堂。没准他去一说,自己还真就能重返战场。
即便说不通,那自己所谓的“忠心”,也就在西太后那,算是挂上了号了。那个老太太,可对自己之中武夫之忠,很是稀罕的。只要让她注意到了自己,日后的官路就好走了许多了。
让刘克武想不到的是,李鸿章听完他的话后,却一挥手声音低沉的说到:“先吃饭吧,朝廷里已经有人说你是达初他叔祖第二了。上战场的事啊,你暂时就不要再想了。”
说完,李鸿章站起了身,带头朝房外走了出去。盛宣怀站起身的时候,还给自己使了一眼色。那意思刘克武很清楚,那就是让自己别再提这事了。
整个午饭,李鸿章竟然不再谈战事,而是将话题引向了刘克武对洋务运动和外交等方面的问题。
开动脑筋、巧舌如簧。只要李鸿章问到的,刘克武立即就根据这位中堂大人,和那个老太太喜好的形式,全部一一做答。
谈到跟洋人做生意的时候,刘克武更是扔出了“借鸡生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