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是各省进京的必经之路,所以这一带虽然没有二层的楼房,却是也商业繁忙。路两边的商贩都在紧张的忙碌着,他们的摊子上也是鱼肉果蔬,应有尽有的。
那些商贩们,显然也早已经知道了,今天广安门这换了守军和管事的。“赛子龙”的威名,此时早已经响彻全国。所以他们看向自己的脸,都是带着微笑的。
边走着,刘克武边时不时的下马,到路边去问问这个菜的价格、那个肉的价格。很快,就和这些商贩们拉近的距离。
在这个时代里,清朝那些戴着顶子的大官们,几时有过亲自在这样的市场上出入,还亲自和商贩们攀谈着,去询问商贩们的生活。这也让刘克武,在这些商贩们的心里,第一感觉就是充满了亲近的感觉。
总算到了西城前海西街,远远望到了恭王府那高大的门楼。刘朝先先到了门口,翻身下马和门口的家丁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等刘克武一到近前,下马之后刘朝先冲他一笑后,说到:“统领大人,我们在这稍侯吧,已经有人进去通禀了。”
也不说什么,刘克武转身跟在刘朝先的背后,走进了恭王府的门房中,坐到了凳子上耐心等了起来。
好气派,难怪后来这里都成了国家重点要开放的旅游景点。刘克武用眼睛偷偷的瞄看着这个王府,只见里面琉璃瓦盖顶、气势恢弘又富丽堂皇,也不禁被震了一下。
老百姓还不知道怎么活,可这些个满清的王爷达官们,却能住这样的宅子。这宅子里的那些东西,可能随便摘下点,就够一户百姓吃上几个月的。
一定要完成自己的理想,在看到恭王府与自己一路上所见的民间不同后,刘克武更加在心里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王爷有话,请广安门守尉、魁字营统带刘克武,淮军提督之子、广安门城门领刘朝先进府叙话。”一个看样子应该是管家装扮的人,站到门口后突然的一喊,打断了刘克武的思绪。
站起身后,刘朝先看来对这还很熟悉,他走上前朝着那个管家装扮的人,一抱拳说到:“孙管家,久不相见,您老可还安好。还有劳孙管家,您引个路了。”
说完之后,刘朝先就将手伸到了那个孙管家的袖子里。不用多想,刘克武很清楚,那准又是塞银子去了。
再痛恨这些狗仗人势的东西,自己也不能表现出来,刘克武的脸上挂出了献媚的笑容,也对那个孙管家好顿热乎。
在孙管家的引领下,走到恭王爷家的书房门口,那个孙管家冲着里面大声的说到:“禀王爷,刘克武、刘朝先带到了。”
“让他们俩进来吧。”书房里传来了一声苍老的声音,之后又带出了几声咳嗽的声音。
孙管家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后,刘克武就在刘朝先的眼色示意下,先行走进了书房。一进书房,身上穿着官袍的刘克武,只能按这个时代那该死的礼节,朝地上跪拜下去。
边打着袖子向下跪拜,刘克武的嘴上边说到:“广安门守尉、一等轻车都尉又云骑尉、魁字营统带刘克武,给恭王爷请安。”
身后的刘朝先,也跟在后面边跪拜边说起了同样的话,那个苍老的声音又响了起来:“都起来吧,进来说话吧。”
站起身以后,刘克武就朝着里面的房间走了进去。出现在他面前的,是一间古色古香、摆满瓷器和书的书房。
书房西南角的太师椅上,端坐着一个年过六旬、身着胸绣圆补子、团龙图,两肩下绣团龙的老人,见到自己走进来后,用慈祥的目光打量起自己来。这就是六王爷,满清末期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了。
边打量着自己,六王爷嘴上边说到:“朝鲜之战,五十抵五百。辽东之之战上演挑华车,还冲进东洋人的大营里,去剁了山县有朋的脑袋。呵呵,你这个娃娃,还真是不一般呢。”
“王爷过奖了,让下官惶恐,小的只不过是徒有血勇之气。”刘克武边躬身边抱拳,继续说到:“与王爷您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广兴盛举,小的在您面前,可当不起您这样的夸奖呢。”!~!
..
第 53 章 广安门新秩
爽朗的大笑,六王爷站起了身,走到了刘克武面前,边拉起自己边微笑着说到:“哈哈,你倒是很会说话,你现在才是正当年啊,不象本王,人已黄昏咯。wwW!”
这个六王爷,这一生可能最值得他自己骄傲的,就只有成立了个衙门、推动了一下洋务运动了。刘克武在不少历史书上,看到他的时候,还真的对他很是怜悯。
满清到了现在这个时代,一个生不逢时的强臣、一个空有抱负的王爷。强臣当然就是指那个李中堂,王爷自然就是眼前这位六王爷了。
“王爷年不过花甲之年,正是老当益壮之时,老佛爷又让您重执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才正是鸿鹄之满之时。”刘克武这些话说出来后,不禁又在自己内心里,骂了自己几句。
这马匹拍的,明知道这个老家伙没几年活头,现在那个老太太用他也不信他,却还拿这高帽子往人家头上戴。不骂自己两句,那才叫怪事呢。
包裹这话,让恭王爷听着,却显然很是受用。他走回到自己那张太师椅上,让人看座后,盯向刘克武说到:“你不及若冠之年,已是三品之衔。他日我大清朝啊,还是你们这些后生来做主的。来,都坐下说话吧。”
“谢王爷赐座。”刘克武边坐到仆人搬来的软凳上,边对着恭亲王抱拳说到:“王爷之话,小的可更当不起了。想我大清朝,天下才俊比比皆是,小的怎敢做什么主,一切有老佛爷和皇上呢,小的只求能尽忠体国,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又让下人上茶后,六王爷端起了茶杯喝了一口,笑着说到:“难得您父子两代三人,都对朝廷如此效忠啊。你那首在鸭绿江上的词,可不是一个普通武夫能写的出来的。文武全才,你不可再过谦哦。”
接着双方就这样客套起来没完了,通过这些客套的话,刘克武把这个六王爷一顿马屁,拍的是一个乐啊。直到刘朝先接过话,跟恭王爷谈起他们家的事,刘克武这才算是得了消停。
这之间,恭王爷还不时的探察一下刘克武的思想。这个王爷的主要目的,就是想探察出,自己是向着太后那边,还是倾向皇上一边。
很清楚这个时代,上面那个朝廷里已经在形成帝党和后党,两大派系已经在争权,刘克武可不想参合进去。
于是他处处对恭王爷的话,大玩起了太极拳。但中心思想,却让恭王爷听的很清楚。
不管是太后的懿旨,还是皇上的圣旨,我都照办,我都不抗。典型的中立派,让恭王爷开心不少。
当谈到洋务派的各项问题的时候,刘克武还是这个套路。太后支持的我支持,皇上支持的我也不反对。各有各的好,都是为了国家好。
这样一来,弄的这个恭王爷在整整一个时辰的长谈后,最后确定了刘克武是个不为升迁而结党、不为事利而参权的人。
在太后那,和他这个王爷这,现在最怕的就是出更多的跟太后对着干的。他们也怕,再出些个支持皇上的人,因为太后和他们,现在才是真正的利益共同体。
清楚这些,刘克武大大的施展了一把,自己前世在学校里处理关系的时候,屡用不爽的官场太极推手术。结果,就是换来了恭王爷的信任。
这信任,要说还是多亏了自己那个还没确定名分的老丈人,那个刘盛休可是李中堂的嫡系。而那李中堂,又是和这个恭王爷死党。顺着关系,恭王爷自然也就信任起自己来了。
在临出来的时候,刘克武才让刘朝先拿出了自己带来的一幅古画和一副古字。外带着,也不忘夹上一张三千两的银票。
当然,这钱也不是白花的。刘克武见恭王爷笑的开心时,一捅刘朝先,刘朝先立刻就拿出了刘克武早就写好的一系列保奏文书。
名义上让恭王爷过目,实际上就是想让这个王爷,在自己正式把奏折送上以后,帮着在西太后那,煽风通过一下。
有钱又有书画,那些东西怎么着也值个几万两的。乐的一直笑着的恭王爷,在出门之前,竟然亲手写了几封信,分别是引荐刘克武去见庆王爷、端王爷、李鸿章和帝师翁同龢。
这一下刘克武可真乐了,等离开恭王府,朝回走的时候,对着刘朝先笑着说到:“这三千两,咱还真没白花。哈哈,一下换来六王爷四封引荐信,咱去哪都顺的多咯。”
刘朝先也笑看向自己,说到:“没想到,七哥这逢迎之术,竟也如此深谙真章啊。哈哈,看来啊,我老妹子说的还真就没错,七哥的确是个人才、大人才呢。”
我擦的,感情这小丫头,把自己当宝来押了。刘克武此时才明白,原来这个时代的女人,也并不是真的看才华多过看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