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恍然大悟,刘克文大笑一声,盯住刘克武说到:“仲远此法若真可成行,山东三十万囚徒将不用再受颠沛流放着苦,又可强我本省劳力之用,确为上选之策。只是,这囚徒若真留在本省,管制上会不会加大各地之任呢?况且,囚不出省,其家人必可相见,这严肃法纪上胡橘莫会同意吗?”
依然在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又喝了一口茶,刘克武说到:“囚徒之中,大半本为贫苦百姓。朝廷之法,重在责难却无禁其家人相见明定之事吧?既无明定,那大哥为什么就不给他变一下。百姓入牢狱 本以哀亦。只要他们给咱好好的服刑干活,十天半月让他们见一次家人。又有何不可呢?”
满清的大清律例,轻罪之人全都在本地大牢之中关押几日或数日,重罪之人则多为流放、处死,但的确没有不许囚犯家人在其判罚之后于之相见的规定。
早在这半年之中,将那大清律例研究了个基本透彻的刘克武,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后世的监狱还允许罪犯的家属,在一定的时间内去探视呢,所以刘克武把后世之规,就这样变到了此时之法中来。
于公,服刑的人若可见家人。必强其劳作的动力。于私,囚徒只要亲情不受分离,其家属必然会鼓励其勤奋劳作,以求宽释。而且,还可以让执行这个法则的刘克文,在山东省内先把那些罪犯家属的民心收到手上。
得民心者得天下,罪犯是罪犯,他们的家属却依然是无罪的平民。收获民心,从他们身上下手却也是最容易、最简单的事。
刘克文虽然很多时候愚钝,但这样简单的事他也不会不明白。在听完刘克武的话后,不禁点头含笑的说到:“不错、不错,此法好处确是很多,若朝廷批准,相信咱山东真能在民安之上,先有个稳劲。”!~!
..
第170章 革新先改税
民安可不只是收获此囚犯家眷的心就可的。WwW、大哥而淤般们办有很多。”放下茶碗,刘克武边站起身走到地中间,边继续说到:“以囚兴建,只为其一。
减少了摇役。民间定可安稳很多。我这给大哥想的第二步,就是改良税收制度,这个改良就必须有达初与你共同来办才可了。”
说到这,刘克武人已经走到刘朝先的面前,站住脚接着说到:“朝廷历年之亢税、杂捐。已让百姓难以为济。我之建议。大哥和达初你二人联名上书,请朝廷准减诸税,改行乾隆年间的一税之制。不过,却非全章恢复乾隆年之法,而是要有创新之则藏于其中。”
见刘克武说这些话的时候。一直是盯着他的,刘朝先明白刘克武是担心他会为刚坐上、屁股还没热的布政使宝座而不敢妄动。他这官若没刘克武,早就在其父罢免之时给拿下了,更何况他那宝贝妹妹已经成了刘克武的准新娘。
无论从哪个角度,刘朝先都不可能真的为乌纱帽和刘克武唱反调,为了不让刘克武担心他会有异样,所以刘朝先直接接过了话,盯着刘克武问到:“七哥尽管说,相信七哥之法,定能真让山东之税收满足朝廷之所要。又能稳民心、促业兴的。”
既然无现在就自立保乌纱帽的意思,那有话也就可以说了。刘克武直起了身,就站在刘朝先的面前,微笑着接回话说到:“现在山东之地,商贩几乎走一个县,只是车马路桥之税。就已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从收货之地,到卖货之地后,还要再对各地层出不穷的各类杂捐,如此长久,怎能真让商贸先兴?商贸不振,粮农矿汪各行当,又怎么可能真的大兴呢?”
话一停,刘克武挪步走到了刘克文面前,接着说到:“故,若想真促齐鲁之地迅速重振,则税法之规必须改良。我想的法子是,商、农、粮、矿、渣、牧等行业,均根据具体情况,重新厘定新规。只拿商者为例,大商一批货过万两者。一次收其千两之税,全省之内即不可再次收税。一趟货价值五千两的,收其七百五十两。不足够五千两的,收其千两。”
“啊?这是何解?为何一批走货的价值越高,仲远却越要少收其税呢?”刘克文当然不明白,所以问完之后,一双大眼睛还是紧紧的盯住了刘克武。
灿然一笑,刘克武转身向自己的座位边走去,边摇着头一幅悠然的样子说到:“大商者,往往是集众多小户而成一趟货的,而且多为有店铺、有产业之人。他们走货咱收他一笔,但他进店之后。咱则再收他一笔增值之税。走货时收的是行商税,进店收的是增值之税,何来多贸者少收之说呢?”
这回换成了刘朝先为之不解,一脸疑问的看着刘克武问到:“何为增值之税?朝廷可是历无此说,还请七哥明示。”
坐回了椅子上。刘克武看了面前二人一眼,只见两人的眼睛中都充满了疑问。又将手轻敲起桌子,刘克武说到:“商贸之行,入店产品往往就增加其进货本身价值。多则十倍、数十倍。少则也要多出几成。此即为增值。换而言之。即为其加价部分所收之税。”
稍做停顿,刘克武接着说下去:“其名为增值,实则就是让商户利润部分,不能逃掉改交之税。以往都是按月、按期的交税,财政之上少收的税款,要少了很多。若改施此法,则可增加不少税收,以强财政之资。”
满清和历代以来。中国的税收进了商铺。此项还就是个最大的漏洞。而在后世对这些杜绝逃避税收的弊端多少有些了解的刘克武,在来之前就在这三天之中,将改税之法想好了。增值税,则是诸多税改之中。最先让刘克武想到的。
听完刘克武的概述,刘朝先先点了下头,说到:“此法真的很好,若可执行,则可让那些商户无法再只交地商之税,必可大大增加税入之款资。”
刘克文在他的话说完后,也接过话,面带疑虑的问到:“可这如何能知商家在价中增值几何呢?若不知其加价几何,又怎能确保此法有效的执行呢?”
拿出了一张银票,刘克武在二人面前晃了晃,问到:“此为何物?此物又做何用?此物之上可有明码定额否?”
刘克文还是不太明白,反是本就是一直大户之家成长的刘朝先反应了过来。笑着对刘克武问到:“七哥是说,仿效银票,印制商税之票?但商税之票,
该怎么用,刘克武早就想好了,发票在自己那个时代,可是处处皆用的税票,所以对发票的体制,刘克武在这三天之中仔细回味后,已是很清楚。在刘朝先的话问出后,刘克武立即就将发票模式、运用方法。全都讲给了面前这两个人。
一切购销商品、提供劳务或接受劳务、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所提供给对方的收付款的书面证明,为财务收支的法定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原始依据,也是税务机关执法检查的重要依据。
刘克武将大概含义说完后。又立即说到:“若想施行凭票收税之法,我等还应先向朝廷奏请,准改现行财政之法。一切贸易,只要无税票作为凭证,一旦查处必重惩之。而伪造者,极限应请朝廷准判斩立决之重刑。
只有法先行,方可确保商家不敢不用此票,不敢伪冒此票。”
听闻需先改法度,刘克文顿时又迟疑起来,对着刘克武问到:“改法度?朝廷会同意吗?这法度可是朝廷根基之一,我等上书请改,不会让皇上更加多咱们产生疑心吗?”
爽朗的一声大笑,刘克武用笑声打断了刘克文的话后,停住笑声说到:“改此法度,非你我能力所及之事。我来之前,已经派人去给庆王爷、李公公送信了。此法之改,只能由中枢之中提出,而非我等能提。更不是我等该上书奏准之事。”
要改格法,那可是国本之事。刘克武当然不会傻到自己和自己的人直接上书去请旨准改,那样的话很容易就让联想到篡改国法、篡夺大权来。
别说朝廷里有那么一大群腐儒。就是一直和自己作对的袁世凯。如果抓住这个问题,也很容易给自己弄个朝廷不信任而罢官去职,严重了没准连脑袋都得给人家摘了去。
但换成是中枢之中,庆王爷提出来,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庆王爷在已经在主掌军机处,实际上已经等于是满清朝廷的当朝宰辅,别说是提出改点税收方面的律法。就算改更多的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转而言之,封疆之人若提改国法,那可就很容易给人扣上封疆自守、妄论国体的大罪名了。庆王爷提完,再让李莲英在西太后那吹吹风。这才是最安全的方法。
至于那个庆王爷会不会不帮着提,刘克武是一点也不担心的。来巡抚衙门之前派出的那两个,亲信。一个是带着三十万两银票送给庆王的。另外一个也是拿着十万两的银票,去走李莲英的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