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墨家自古就被人称之为奇淫巧计的行家,历朝历代都认为他们没啥卵用,但实际上墨家绝对是工科生创办的,这帮人都不怎么爱说话,但工科生的浪漫可不就是整点看上去没啥吊用但总能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比如长安的供暖计划、比如自来水计划、比如蓄水灌溉计划,而在墨家的子弟中居然还出现不同的分支,甚至其中还有主修外科的医生出现。
所以这些年来,整个大唐没有再出现大疫情也没出现大范围饥荒,哪怕是最挑剔的骚客都不得不承认这前所未有的盛世已经到来。
而因为盛世,长安的规模比它原来应有的规模大了整整十二倍,是同时期西方文明典范的罗马城的八十多倍。人口也莫名其妙的突破了两百万。
这里不得不说长安的残酷考试制度了,从贞观三年开始,大唐王朝开始实行高考制,因为极具扩张的城市需要大量管理者,所以全国的想要捧铁饭碗的读书人都集中在了这里,但每次高考所需的人只是他们之中的三十分之一,题目由墨荀亲自制定,在考试当日开予以开封,考试分为五个部分,综治、民治、历法、数学为纸面部分,还有一项变态的实际操作能力。木匠、泥瓦、农牧、畜牧、医术等等九大类一百一十七个小类。录取标准也非常可怕,前四部分要同时达标或者实操能力非常逆天才有可能被录取。
一时间可以说是百花齐放都不为过,而当年没考过的考生大部分都会留在长安一边打工赚钱一边在晚上参加各种补习班去应对第二年的开始,这个群体的数量在今年达到了顶峰,超过了三十万!
食物充足、国家稳定,即使妖星仍然在持续影响也仍然挡不住婴儿潮的来袭,而大量的医生也保障了婴儿的存活率,所以几乎是一夜之间,整个长安似乎都弥漫着一股尿骚味。
面对这个现象,在长孙皇后的主持下,长安出现了收费制的托儿所,每天大概一个铜板左右,就能把孩子放在这里让别人帮忙照顾,但如果需要奶妈或者其他的照顾则需要另外付费,标准从一个铜板到三十个铜板不等。
别小看这几个铜板几个铜板,它一年的收入已经超过了车马司……成了除粮食、盐业、服装之外的皇家第四大产业,而托儿所里头的基础教育也让神童出现的概率大大提高,整个大唐都开始走向了一个奇怪的方向。
“为什么没人造反呢。”
在墨荀讲解嫁接技术的时候,李世民昏昏欲睡的提出了一个问题:“我多希望有人造反啊,不然都没人记得朕这个皇帝了。”
“当皇帝最成功的就是让人忘记。剑兰姑娘说过,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王权也必须为其让道,我深以为然。剑兰姑娘还说,越是成功的皇帝越没用人会造反,因为风险高于收益。”
“你说,她到底是什么人啊。”李世民坐在石凳上喝着以前根本想都没想过的芒果汁:“当年朕初次见她,她以一人之力击溃数十妖僧。第二次见她,她将那天下无双的国师打得跪地吐血,现在又能让一个国家迅速成长。”
“剑兰姑娘说了,一个国家的成长绝对不能靠一人之力,而是要用众人的智慧。”
“行了,别再张口闭口就是她了,用句现在臣子们都喜欢说的口头禅就是全世界都知道你喜欢她了。”李世民叹了口气,摸了摸口袋,然后居然摸出了烟丝和烟纸,卷吧卷吧用舌头一舔:“借个火。”
掏出火柴给李世民点上后,李世民美美的吸了一口:“你是不知道,在宫里,观音婢不让朕抽烟,说剑兰王说抽烟对胎儿不好。你看看你看看,我一个皇帝多窝囊。”
墨荀摸着唇下的须:“但这并不妨碍你成为天可汗。”
“哈哈哈哈哈……”李世民提到这茬就忍不住的放声大笑:“极爽!”
“你不担心剑兰姑娘造你的反?”
“她?”李世民翻了个白眼:“你以为朕怎么当上皇帝的?”
“不知。”
“猜拳!朕赢了我父皇、赢了哥哥弟弟,于是就成了皇帝。而你以为是谁让朕去猜拳的?”李世民摇头道:“她不需要反,只要一句话,朕就得被赶下龙椅。但她更喜欢游戏人间,这就是朕极放心她的原因。朕跟你说句掏心窝的话,朕想跟着我父皇去养牛,一年三十万两雪花银……我的天呐。”
“牛肉好吃。”墨荀点点头:“而且贵,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剑兰姑娘,足可载入史册,名垂青史,顺便带上你一起。”
“是极!”李世民突然雄心万丈起来:“好好干吧,老弟,为了名垂青史。”
…………………………………………………
话说,明天我可能要请假了,因为家里空调坏了不是因为空调本身的问题,而是墙里的线烧了,明天要举家住宾馆了。你们是不知道我们这有多少度……天天四十度啊,只要停电肯定没法活人了,水深火热……水深火热啊,我先跟你们打个招呼啊,如果我要是在宾馆能有网,明天就更给你们,如果没有网络的话,我礼拜六回去给你们更,就这样说了哈,摸摸大……
啊,还有。建刚段第一个故事快结束了,接下来的会是张群段的故事了,张群的世界主战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我算是个伪军迷,虽然会查资料,但总有一些数据出入的,希望大家捏着鼻子就过去了……当然,也不可能跟实际情况一样啦,毕竟异世界,随便折腾起来吧,哈哈哈哈哈!
正文 二百四十三、啊,该来的还是来了
贞观十五年。
建刚已经来这十六年了。
十六年来,曾经翩翩美少年墨荀已经官居一品,成了个满脸胡子的汉子。他娶了李世民的妹妹,现在大女儿已经九岁了。
而李世民也从那个英姿飒爽的白袍小将成为了大肚子的软胖子,这些年没什么事干,和长孙皇后一共生了十个孩子。基本上连轴转,没有休息日。
长孙皇后因为建刚带来改变也健健康康的活着,她现在是大唐最大的教育机构负责人也是女权代表,甚至因为她的争取,女性代表已经可以上那大殿上跟李世民面对面的沟通民意了。
许三儿,就是建刚来这里第一个认识的人,现在是织造坊管事,官居三品。早已经不是那个靠扎草鞋养活一家的愣头青了。
就连朴力士都已经成家立业,天天带着他那两个虎头虎脑的傻小子练拳练脚。
这个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让人不可置信的改变,美洲的橡胶、黄金,中东的石油、矿产还有澳洲的动物资源都源源不断的从海上丝绸之路运往东土大唐。欧洲人以大唐制造的龙凤绸缎被子为荣、军官能为一把大唐制造的驳壳枪而大打出手。
而在大唐,新一轮的工业革命已经开始发生,墨荀已经改良了第一代蒸汽机,让它可以提供足够的动力给织布机和船舶,同时煤炭不但成为了大唐的肌肉也让长安成为拥有最温暖冬天的城市,无数外国的贵族都争相为了一个温暖的冬天而把所有财富转移到了长安。
李世民无疑成为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帝王,他每天都可以收到无数人毫不吝啬的赞美。
“师父……我错了……”
在原来国师堂的高山上,一个清秀漂亮的小女孩正站在大雨中哭泣,她手上提着两桶水,看样子辛苦的不行。离她不远,有个漂亮的妇人正站在那偷偷抹眼泪,不时用眼神飘向坐在旁边的那个年轻女子。
“师父……我真的错了。”
“错在哪?”建刚提起水壶给自己倒上了一杯清茶:“说来听听。”
“我不该偷偷下山去玩……”
“还有。”
“我不该偷您的包。”
“还有。”
“我不该往偷偷去实验室……”
小姑娘不是别人,正是被建刚取名则天的那个公主,因为她从小身体不好,所以在观音婢的请求下,建刚就收了她当徒弟。可是吧,这身体是好起来了,但秉性却坏到出水,这些年干过的坏事十个手指是数不完了,甚至还打翻了医学实验室里的病毒样本。
“你知道那东西能在一晚上之内要了长安所有人的命吗?”建刚脸色很不好,她皱着眉头训斥道:“要不是值班的听见了声音,你十个脑袋都不够砍!”
她身边的观音婢则小心的凑过去,低声说:“姐姐……到底她还是个孩子,这……”
建刚仰起头看了当朝皇后一眼,理都没理她,指着李则天:“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