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地仙正道-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时间不短了,周迅赶紧抓着软梯,顺着爬上去。

  再过一会儿,就会有人发现他不在的事情,到时候就不太好解释了。

  他提着灯笼慢慢爬上去,一不小心掉落了火折子,落在井底,发出一点响声。

  背后,那条蔫吧的银色小鱼,悄悄睁开了眼睛······

  上来后,灯笼里的蜡烛正好融尽,原本就是用过丢掉的一小节蜡烛,终于寿终正寝了。

  周迅翻出井眼,落在地上,拍了拍身上,转头拍拍背后。

  “可不能弄脏这件衣服,哎,我的火折子呢?”

  他的火折子里面有绒毛、沾着特制的油脂,轻轻一擦就会点燃,完了还能放回去,设计得很巧妙,本身是不容易毁坏的。

  周迅挺喜欢这个小玩意儿的,平时,几个小子在外面自己堆着火,烧烤番薯、土豆,用弹弓打下鸟雀烤着吃,别提多好吃了。

  “糟了,这是落下了,肯定在井里面,回头还要下去一趟。”

  这时,周迅也来不及再下去一趟,他隐约听见有人在唤他。

  赶紧跑进库房,把灯笼还放回原处,又跑到宗祠里面,乖乖地拿出一支香,就着这宗祠正屋里面的烛火,点燃。

  随后,为了逼真,周迅又凑过去,鼓起腮帮子,狠狠地吹,吹得香烟袅袅,弥漫在宗祠附近。

  “咳咳,这样就差不多了!”

  冷不防给这烟气呛了两下,周迅满意地看到香头燃烧了一截,看起来已经烧了好一阵子的样子。

  然后,在大香炉上,插上去,做成一副参拜先人的模样。

  不久,外面就传来了脚步声。

  一个小厮跑过来了,见着周迅,就是大喜。

  “少爷,快快,夫子来了,在等你呢?”

  周迅见到来人,松了一口气。

  这人是他平时使唤的下人,跟在身边的小厮,叫做刘三,家里三代人都在周家,是典型的家生子,祖父开始就是签下卖身契的奴仆。

  “哪个夫子?”

  那刘三回答着。

  “是教经义的荀或荀夫子啊!”

  周家文风很盛,祖上也有人科举,考过功名,到周桂就更是文名不浅,早已被视为当地的书香之家,加上周桂历来交游广阔,给自己家儿子找了好些个夫子。

  有教授诗词的,有教授琴棋书画的,有传授四书五经的······

  反正文人的东西,只要沾点边的,基本上都让周迅学了。

  按照周桂的话说,就是“不求你样样精通,至少别人在谈论这个,你不能一无所知,丢了我周家的脸面!”。

  不过那些夫子教授的都是一些基础的东西,毕竟九岁的孩子还在培养兴趣,不能当真的玩这个,科举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练武······这个是周迅自己缠着周桂要去入山修道,苦求不果之下,周桂不得已请的教师。

  原本是军中的老兵,当过伍长,练武也有成就,能双手举起千斤重的石磨,当成是武器挥舞半柱香时间。

  当然他教授周迅练武,不过是个副职,主职还是训练家丁、护院。

  这年头可还不安稳,家里没有三五十个能打的家丁根本不能睡觉。

  教授经义的荀或荀夫子是不同的,他对经义研究很深,本人也是举人,要不是因为周桂的交情,根本不可能劳动他屈尊给一个半大小子讲课。

  荀夫子年纪大了,也有五十了,平生最擅长的就是钻研经义,算是老学究吧,平时就喜欢板着脸,周迅最怕他动怒。

  当下听着荀夫子来了,周迅赶紧一溜小跑,过去正厅那边。

  “少爷你当心啊,夫子要提问了!”

  当周迅赶到会客的正厅时,周桂已经和荀或在喝茶了,两人谈天说地,不时还会吟咏两句歪诗······

  周迅气喘吁吁地来到门外,先整理整理仪容,免得对师长不敬,这可是了不得的罪名。

  随后,昂首挺胸,大踏步迈入厅堂。

  “弟子周迅拜见夫子!”

  当头就是深深作揖行礼,这经义老师不同其他,不属于杂学,是正经的科举科目,自然这位荀夫子的地位在其余夫子之上,仅次于启蒙恩师,当得这个大礼。


第五章不罚


  荀夫子满意地看着进来的周迅,点点头。

  荀或本人穿着青色儒衫,整洁干净,头发用儒冠束着,整个人看起来很精神。

  “起身吧,这么多礼数做什么?”

  这个弟子,他本人是很满意的,一点就通,一通就透,经义上稍加点拨就能举一反三,是出色的读书种子,未来解元有望。

  “几日不见,可曾读书?《大学》读了多少?”

  荀或关心的是周迅的书读得如何,进度怎样,时不时就要抽查。

  果然,这才见面就要抽背了。

  周迅早有准备,将大学倒背如流。

  “回老师的话,弟子已经读完大学。”

  “好,好!果然是我的好学生。”

  荀或没有半点怀疑,而是开怀地笑着。

  这辈子最开心的就是遇到这么一个入室弟子,简直不能更贴心了。

  他不能做到的事情,他的弟子必定能做到!替他这个老师去看看那京城的风月,也是一桩美事。

  “既然你读了大学,可能背诵否?”

  “能!”

  荀或更满意了,九岁就能背诵《大学》,这个进度不算慢了,比他当年要早好几年。

  “既然这样,那我就考考你!”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前面一句是什么?出自哪一篇?”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出自第七篇,释诚意章。”

  “那么,这一句讲的是什么意思,你可知道?读书,可不能不求甚解。”

  “弟子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所谓让自己的心意诚实,就是不要自己欺骗自己。比如讨厌污秽的气息,比如喜欢美丽的的女子,只有这样才能算得上是诚实自己的心意。所以君子必须要谨慎地对待独处的时候。”

  旁边周桂捧着小小的茶蛊,慢慢地吹着热气,不时轻轻抿一口,淡淡的清香,使人精神为之一振。

  他就见着这边荀或考教他的儿子,微笑着,毫不在意。

  “荀或这是真的把迅儿当成传人了,一月来回跑四趟,大老远也不容易,回头还得多给写束脩,多少也是点心意。”

  原本他让迅儿拜入荀或门下,看中的就是他本人在经义上的学问,其次则是他的一些人脉,给迅儿请那么多杂学老师,也是出于人脉的方面。有着一份授课之情,以后也好打交道。

  结交人脉,互相吹捧,是此时文人的常态。

  只因为没有人宣传,谁知道你是谁?自然要互相捧场,多多宣扬,要是有几篇上佳文章,那就更妙,没准能得学政官青眼,额外加分。

  当然,这文名也得看是什么方面的,什么程度的,普通士子的名声就是恰到好处,写几首过得去的诗文和一两篇有亮点的文章就够了。

  但是真的名动一州,而本人器量不足,那就是过犹不及,难免受累,仕途不顺。

  说不定还有眼红的,大家本来互相吹捧,你好我也好的,你偏偏每次都压得所有人黯然失色,诗文全给你当陪衬了······

  你让我们怎么玩?这其实就是在不经意间,破坏了规矩,自然所有人抵制你,排挤你。

  再加上这些人身后的同窗、同年、老师、家族,等等等等,也不需要如何,只要隐隐约约的打压,就足够普通寒门才子蹉跎一世了。

  周桂其实就是属于这类寒门才子,年少成名,却不是世家子弟,自然撑不住这明里暗里的打压,不得不放弃仕途。

  “当年还是年轻气盛,要是不去那龙宫宴,也不会惹出那些是非。”

  想到另一件事,他就看向站在堂中的儿子。

  “算算日子也差不多了,就在这三两年内。要是那事能成,我周家会有百二十年大运,能出三代封疆大吏,跻身郡望世家。”

  他的目光已经不在这里,而是看向了宗祠方向。

  “龙宫······”

  “一朝天旨,星流云散。”

  想着当年龙宫夜宴之时,胜景兴盛之相,周迅不知不觉就恍然出神。

  “好!”

  荀或一声喝彩,惊醒了梦中之人,周迅回过神来,见着场上。

  周迅正流利地背诵者《中庸》,居然当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