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地仙正道-第2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神自有神通,只为尘劳关锁,本来便是真仙,何必往外去寻?

  丁当见得本性,辨明本心,此时感受到这股浩然大力,以心印心,以神印神,将自身所想所愿,以最赤诚的态度,传递了过去。

  福至心灵!

  这不是丁当的本意,更不是在经文之中记载过的法门。

  只是元神自发而动,要向这股天地间无处不在的正气印证自己的心性修行。

  咔嚓——轰——

  雷鸣声响彻耳畔,震动百里!

  无数的正气涌入,好似海水倒灌入体,不断被内息炼化,化作他本身的功力。

  丁当眼前直冒金星,耳边雷鸣声不断,几乎将他从元神主宰的状态震出。

  元神瞬息大放光明,主持着丁当的行动。

  他指着天地,一字一句道:

  “镇元愿为苍生开太平盛世!”

  此言一出,立有回应,这次真的是一道红色的闪电从天而降,打了下来。

  丁当昂然挺身,好似一根坚定地青竹,站在地上,他骑乘的马匹不知何时已经倒下,口吐白沫。

  面对这道红色的闪电,他不避不闪,只是冷冷站着心头更是无悲无喜,也无动摇。

  一大股青色云气凭空自虚空之中弥漫而出,涌动间快速成型,结成一亩方圆的伞盖型云气,接下了这闪电。

  在丁当的视角之中,就是一条四爪三趾、身披金鳞的赤蛟愤怒地冲着他吐出了闪电,却被天空垂下的一股青色云气挡住。

  之后更是狂轰滥炸,不断有各色的闪电吐出,打在这青色伞架上,炸裂开来,不时有云气被劈散,化为虚无。

  但始终有丝丝缕缕的青气垂下,修补着这伞架,就是不倒。

  持续了不知多久,终于,那赤蛟后力不足,自行退了出去。

  恍惚间,眼前一黑一亮。

  丁当回到现实,仍自坐在马上,稳稳地行着。

  方才发生的都好似是一场梦幻一般。

  然而,浑身流淌的真液,很明确地告诉他,这并非虚幻。

  再度内视,内府大变模样,元神手上多了一卷竹简,上面正镌刻着他立下的誓言。

  这等誓言,对着自己元神而发,字字句句都语出至诚,绝不会有歧义,更不会有虚言欺骗。

  只能说,这的确是他的本性。

  “原来,我竟然是一个心怀天下的伟大人物·········”

  丁当哭笑不得,却也知道,这的确是自己的本性本心,做不得假的。

  “人之修行,正如擦去尘埃,不到见得本性真如,便不知自己本来模样········”

  换句话说,见到了本性真如,便是知道了自己究竟是个什么货色。

  很显然,丁当自以为不是个好人,然而他现在才知道自己原来是个“圣人”。


第三十章北辰县

  北辰县。

  细雨蒙蒙,愁煞人。

  天凉,冷风,冷雨。

  静谧的官道上,车马缓缓前行。

  “北辰县是上县,有一万五千户,人口六万,当然这是三年前的统计。”

  “大辽有律,五年一审计,三十年一上洛,天下郡县州府都要派人前往公车署,边远县城往往要提前数月派出人手,方才不失期。”

  “如是按照人口繁衍增速推断,三年后大概接近七万人了,算上被各家大户隐没的黑户,怎么也能再多出三成,算成十万也未必不可。”

  丁当坐在马车内,点燃了一个小火炉,热着茶水,就着点心吃着。

  对面丁玉辰正翻阅着一卷书册。

  这是买官的赠品,关于北辰县的地理文书,其中就包括。

  大辽开国时定下的国策,命各地县衙定期撰写县志,记载一些奇闻异事,乃至于当地大事。

  沿袭至今,已经成为一项传统。

  通过查阅县志,能了解到当地的人文地理,乃至于过往大事。

  对本地人不能说没用,只是聊胜于无,只是像丁当这种外地来的散官多了一个快速了解治下区域的渠道。

  这里有必要提一句,就是铁打的小吏,流水的散官。

  类似于那些没有品级的小吏,他们大多是当地出身,子承父业,数代都传承一个职位。

  这是为了便利这些小吏行事,与当地人打交道还是当地人毕竟方便。

  县令这种散官又有所不同,首先有任期限制,大多是三年一任,最多连任一次,也就是最多待六年。

  这是为了防止地方官做大,不利中央。

  历来不乏被下属架空的县令。

  比如那些只懂得舞文弄墨,对于时政一窍不通的官老爷,很是有不少被蒙在鼓里的。

  “我这次就是来造反的,所以县衙六房之中的人,一个都不想留,替换掉只是迟早的事情。”

  “只是让我烦恼的事情,就在于无人可用。”

  “我也没有幕僚,也没有家族支持的人才,一时半会儿根本找不到能够运转县衙、处理政务的能吏。”

  丁当看着姐姐,放下了手里的杯子。

  “姐姐,不如你来帮我一阵吧,以姐姐的本事,当个户曹绰绰有余。”

  县令,尊称县尊、百里侯,掌握所管辖区域的行政、司法、审判、税务、兵役等大权。

  县令下设县丞、主簿、县尉、典史等。

  再次,就是六曹,也就是小吏了,刀笔吏,过去用小刀在竹简上刻字的小吏。

  户曹、吏曹、礼曹、兵曹、刑曹、工曹,共六曹。

  县衙虽小,职能一样不缺,故此也有“县衙法。

  丁玉辰的本事,不要说充当户曹,就是直接入内阁都绰绰有余。

  不信?

  这还不是吹的。

  丁玉辰识字,读过不下五百万字的书籍,这就胜过全天下九成九的人了。

  这个年头,能认识一千个常用字的,都是少见,起码家中也是富裕。

  大多数人一辈子也只知道自己的名字怎么写。

  其次,就连世家子弟,能接触到的书籍也有限得很。

  这时书籍是传家之宝。

  往往很多世家之中,也只不过十几本真正有价值的传世之书罢了。

  世家以书籍传家,秘而不宣,轻易不让外人借阅。

  导致的结果就是,市面上流传的书,大多数是些诗词歌赋一类杂书。

  很多官员,他们一辈子能接触到的书籍,也不过几万字,乃至于十几万字,就算不少了。

  这时候著书之人,篇幅不大,字字凝练,一本书也不过几千字罢了。

  若单论阅读量来看,丁玉辰可比丁当勤奋多了。

  她在咸溪神女手下做事,闲暇时候就借阅图书,算下来五六百万字都是少的。

  神道不以岁月为重,往往一任水神寿命悠长,能够搜罗到很多古籍珍本,时间久了自然书就多了。

  其中不乏名臣良相著作,甚至一国太祖亲笔手书,讲述为政之道的论述。

  这些点点滴滴,都被她当做无聊时解闷的读物,也不知看了多少。

  丁当正是有鉴于此,这才打趣她。

  “哼,敢取笑姐姐,是不是讨打!”

  丁玉辰头也不抬,就是一声轻哼。

  小桌上的茶水猛地震荡起来,化作道道水剑,刺了过去。

  随后在丁当面前半尺之处,猛地停住,又变回茶水,原样返回,落回杯中。

  如有武林中人见到,必然大吃一惊,这已经是凡尘之中武学的大宗师之境。

  自古仙武不分家,或者说,仙道就是自武学之上推演而出。

  此世多有以武入道者,只是往往隐居乡野之间,少为人知。

  武学与神通道法,本来就是一体两面。

  至于先有武学还是先有术法,这就等于在问鸡与蛋谁先诞生,谁也说不清。

  不知不觉,车队已经进入了北辰县境内。

  金秋已过,冬季将至,田野里到处都是收割之后的旷野。

  黑油油的土地里,不时有人在拿着农具,翻动着泥土,把水稻的根部埋入土中,可以增加土壤肥力。

  “咦,北辰县这边,似乎耕作方式不类别处。”

  丁当指给姐姐看。

  “这是六十年前的一位县令刘松劝耕时传下的新农书内记载的,将水稻的根部埋入土中,到开春时能增产一斗。”

  丁玉辰从县志之中找出来一条记录。

  “这么好的农耕之术,为何不曾推而广之?”

  丁当诧异地问道。

  “呵,推广新技术哪有那般容易,就连刘松这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