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网游之全球在线-第3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此,起义军彻底奠定胜局。

    领地的领主,是一位中年汉子,他一直留守在领主府,得知正规军被击败,苦涩一笑,带着家眷,卷走细软,迅速从传送阵撤离。

    起义初期,能够舍下脸皮加入起义军的领主,毕竟还是少数。大部分领主,还是有节气的,不愿呆在NPC手下受气。

    领地的沦陷,意味着太平天国起义军,正式在浔州站稳脚跟。

    对起义军而言,治理一地,还是没有太大问题的。领地的百姓,对起义军也没有那么的排斥,一切都朝好的方向在发展。

    不出意外,太平天国起义军,应该是四支起义军中,第一支拿下玩家领地的起义军,正式宣告资料片【揭竿而起】的到来。

    洪秀全,第一次在荒野展示了他无敌的魅力。他仅凭三寸之舌,就瓦解了一千正规军的抵抗意志,说出去都没人相信,但确实就是事实。

    撤离的那位领主,将发生在领地的一幕,在论坛上,原原本本地揭露出来,在领主群体当中,引起轩然大波。

    起义军的恐怖,让领主真切地感到到,一场大的变局,即将到来!

    浔州的一些领主,是人人自危,生怕一觉醒来,城外就站满了密密麻麻的起义大军。

    还有一些领主,吸取教训,开始临时抱佛脚,改善领地民生,提高民心。

    至于到底来不来得及,只有天知道!
………………………………

第三百一十八章 龙首号

    发生在浔州的大戏,并没有吸引欧阳朔的目光。

    太平天国起义军再怎么折腾,短时间内也波及不到廉州盆地。相反,太平天国的扩张,相当于是在广西境内狠狠地犁了一道,破除旧有的格局,最终很有可能会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

    等到那时,欧阳朔再站出来收拾残局,只要干掉太平天国,就等于占领广西全境,何乐而不为?

    太平天国起义军,在欧阳朔眼中,就是一个活靶子。

    不是欧阳朔狂妄自大,想仅凭廉州盆地就干掉太平天国,他还有其他的底牌,只待时机成熟,便要一步步实施。

    等到那时,谁要再敢小看廉州盆地,可就要吃大苦头。

    再者说,浔州东面,梧州境内,可还坐镇着蚩尤城。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欧阳朔大可以坐山观虎斗。

    至于事情会不会像他预料的那般发展,一切都是未知数。

    **********

    木兰府兼并的余波,渐渐散去,山海领重新恢复平静。

    唯一让欧阳朔头疼的,还是战马的问题。组建第四师团,就不得不触及青蚨马一事。其他三个师团的骑兵,都配备了青蚨马,欧阳朔总不能厚此薄彼。因此,为第四师团的骑兵更换青蚨马,就提上欧阳朔的日程。

    可惜,草原各部在天讫部落的撺掇下,已经对山海城怀有戒心,再不肯跟山海城进行贸易往来,试图通过草原部落购买青蚨马,已是不太现实。

    断绝贸易往来之后,欧阳朔对草原各部就更不放心。

    虽然说廉州盆地的气候宜人,没有寒冬一说,但是临近年关,草原是无法大规模放牧的,牧民的生计,就成为一个大问题。

    无法从山海城采购到粮食,欧阳朔有理由怀疑,草原各部会铤而走险。

    欧阳朔已经指示军情司,加大对草原情报的搜集力度,一有风吹草动,立即上报。负责北部片区情报工作的军情二组组长雷迅,更是立下军令状。

    让欧阳朔感到疑惑的是,从雷迅陆续传来的情报看,草原各部似乎并没有宣战的意思,至今还没有哪个部落发布临时战争集结令,征调牧民加入军中。

    一切,都显得很诡异。

    平静的草原,更像是暴风雨来临的前奏。

    欧阳朔也只能一边指示军务署,加紧制定战争预案,调配战争物资,随时准备跟草原发起一场大战;一边指示山海府,加紧城墙建设进度,优先建设北面的城墙,使其成为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

    随着军队规模的扩大,想要发起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再不跟以前一样,随时都可以调动大军,立即投入战场。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一场大战,要筹措多少粮草、皮革、车马,又要准备多少箭矢和武器装备,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准备就绪的。

    四大军工作坊,再加上岩洞军工厂,数千名工匠,日夜劳作,一批批的武器装备,被运往军中各部,完成装备的换代。

    尤其是刚组建的第四师团,士卒的装备都是转职时系统赠送的,远远达不到山海城军队的装备标准,基本上都要进行更换。

    刚上任不久的战备署长葛洪亮,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上将军白起和军务署长杜如晦,一边忙着整备军队,一边带领亲卫,频频突入草原境内,实地勘察地形地貌,为将来的大战作好准备。

    白起的秉性,是不动则已,动辄必中,他的脑袋一刻都不会停歇,不停地在思索,琢磨敌我双方。他最看重的,便是战前的侦查和战争准备工作。

    杜如晦同样经验老道,眼光锐利,谋事果断,出身隋唐时期的他,其战争理念和作战策略,相比战国时期的白起,又要更胜一筹。

    两人相辅相成,倒是让欧阳朔省心。

    有此二人坐镇,欧阳朔才有精力谋划其他大事。

    再说青蚨马。

    目前获取青蚨马唯一的途径,只有疾风谷军马场。

    疾风谷军马场前后共送去四千余匹青蚨马,其中还有一百匹种马。

    战马的培育,需要一个长久的过程,短时间内,欧阳朔实在不想涸泽而渔,抽调疾风谷军马场的青蚨马。

    而且从长远来看,青蚨马这种优异的战马,是满足不了领地军队扩张需求的。即便是一统廉州盆地,青蚨马的总数也是有限的。

    往后的战争,动辄出动十余万甚至是数十万大军,就算是将廉州盆地的青蚨马抽调一空,也满足不了骑兵的需求。

    因此,欧阳朔才会早早地建立军马场,未雨绸缪。

    当然,军马场也只是一个备选方案,救缓不救急。最好的办法,是能够找到其他的坐骑种类,开辟另外的坐骑来源。

    对于此事,欧阳朔已是有些眉目。前世,他倒是知道一些优秀坐骑的产地。只要时机合适,便能破除军中坐骑稀缺的困局。

    目前而言,欧阳朔是进退两难。

    第四师团师团长穆桂英倒是理解欧阳朔的难处,表示更换战马一事,可以暂缓,反正要建成木兰要塞,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此事,就这样搁置下来。

    另外一件让欧阳朔操心的事情,便是北海造船厂。

    欧阳朔将拍来的《明朝战船制造技术手册》交给造船厂的时候,就提出要求,让造船厂尽快造出一艘楼船,他等着急用。

    在欧阳朔的期盼中,一月十五日,经过北海造船厂数以百计的工匠,日夜赶工,领地第一艘楼船,终于建造完成,准备下水。

    欧阳朔得到消息,亲赴北海城,准备亲眼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

    除了欧阳朔,造船厂特别顾问孙老,厂长郑大海以及北海舰队统帅裴东来等人,都一起赶到船坞,见证楼船下水。白起和杜如晦两人,则是忙于整备军事,一时脱不开身,不然怎么着也会来看一看。

    北海造船厂紧挨着北海港,建造有大型船坞两个,中小型船坞十余个。

    第一艘楼船,便是在其中的一个大型船坞装配,等待下水。

    停泊在船坞的巨型楼船,高十余丈,足足有五层,可载兵3000人。楼船不仅外观巍峨威武,而且船上列矛戈,树旗帜,戒备森严,攻守得力,宛如水上堡垒。舱壁装有铁板,船首装有形似铧嘴的犀利铁尖,用以在水战中冲击犁沉敌船,较冲角破坏力更大。船尾安装有船尾舵,使舵拔正航向不偏航。

    毋庸置疑,楼船采用了水密舱壁技术,而且还更胜一筹。

    楼船两侧,还配有六具拍竿。

    拍竿是砸击敌船的战具,长五丈有余,由立柱、横杆、缚于杆头的巨石和辘轳四部分组成。立柱为支架,横杆架在立柱上,可以随意转动,巨石以砸击敌船,辘轳有绳索与横杆相连,靠人力转动辘轳,拉起横杆,提升巨石。

    如此大杀器,在火炮还没有诞生之前,简直就是敌船的噩梦。

    凡此种种,共同将楼船武装到牙齿,想想都让人胆寒。

    如果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