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魏军大败的消息传来,赵括自是茫然无措,帝尘等人却是一脸苦涩。
“难倒我等又要败给山海盟?”杀破军有些不忿,眼看大好局势,瞬间逆转,搁谁都不会高兴,更何况是对欧阳朔恨之入骨的他。
战狼摇摇头,道:“这一次,我们不是败给山海盟,而是败给白起。”
“是啊!再怎么推演,谁也不会想到,白起竟然如此大胆,在战局如此不利的情况下,竟然还敢调动大军去截杀魏军。”
“事后想想,这可不就是白起的风格?!看上去冒险,实际上已经将敌我双方琢磨的一清二楚,料定赵括不敢主动出击。”战狼感慨地说道。
“下面该怎么办?此前的计划,已经被打乱,需要重新布置才是。”
“不错。就算没有各路诸侯援军,如今秦赵也是势均力敌之势,还是要详细谋划一番,可不能真的让山海盟翻盘。”
************
赵军幕府。
在得知魏军被截杀之后,赵括就将自己关在营帐内,谁也不见。就算是平原君赵胜,照样被赵括亲卫拒之门外。
按照赵括的秉性,在取得对秦军优势之后,是想乘胜追击,不给秦军以任何喘息之机。奈何赵王的谨慎,让他的计划落空。
现如今,魏军被破,再无援军赶来长平战区。
以赵军如今之势,是不守也得守。只有贯彻之前廉颇的计策,跟秦军对峙,打长久战,看谁拖不起。
相比而言,自是赵军占据优势。
问题是,现今的局势,跟廉颇和王龁对峙时期,又有很大不同。
廉颇时期,秦赵各据长平一半之地。利用丹河、营垒以及百里石长城,廉颇足足构筑三条防御阵线,既有延展,又有纵深,守得是固若金汤。而赵括他自己构筑的防线,就是一条纵向阵线,两相比较,高低立判。
以如今的局势,蒙骜大军压在王陵营垒前面,再想变阵,构筑更多的防御阵线,已是不能。唯一的办法,就是在现今防线上做文章。
赵括熟读兵书,当真不假,理论知识是异常丰富。要论唯守不攻,到有一阵极为适合,想到这里,赵括猛然坐起:“来人!立即请赵庄将军!”
赵庄匆匆来了,见赵括肃然端坐在帅案之前,连忙行礼。
赵括请赵庄席地坐在了对面,淡淡一笑道:“蒙骜大军的攻势如何?”
“自截杀魏军的秦军重新回到长平之后,蒙骜大军的攻势不减反增。如果说之前是佯攻,为得是配合秦军截杀魏军;那么现在的攻势,到真的像是要拿下王陵营垒,进一步压缩我们的防御阵线。”赵庄凝重地说道。
听赵庄再次提及魏军之事,赵括脸色一阵抽搐,随即恢复正常,道:“既如此,你可还顶得住?王陵营垒一旦失陷,驻扎在故关脚下的大军,可就要直面秦军的威胁。”赵括没有揭开自己的谜底,反而考验起赵庄来。
“请上将军放心,定不让秦军得逞。”赵庄先立下军令状,转而说道:“不过,末将担心的是,一旦秦军再次增兵,驻扎在营垒的守军就将压力大增。上将军,是不是调动故关内的守军,出关增援策应,免生意外?”
赵括摇头,道:“如果增兵,正中秦军下怀。他们正好借此发起大战,将我军主力逐渐蚕食干净,避免久战不下。”
“那该如何?”
“我有一阵,可布于故关脚下,保证秦军无法攻入分毫。”赵括信心满满。
“上将军但说,是何奇阵,竟有如此功效?”赵庄大喜。
“车城圆阵。”
“车城圆阵?”
“正是!”
“闻得这是孙膑阵法,早已失传,上将军如何通晓了?”
赵括笑而不语。
赵庄就知道,上将军自是有十足把握,欣喜地说道:“只要上将军记得此阵摆设演化之法,自当可行!”
赵括点头,说道:“孙膑有言,此阵山岳难撼,摆成无须演化。至于摆设之法,也是简便易行。你来看!”顺手拖过一张羊皮大纸,提起笔便画了起来。赵括原本智慧过人才思敏捷,边画边说竟是条缕分明,不消半个时辰,便将这车城圆阵说得个淋漓尽致。
“大哉孙膑也!无愧实战兵家!此阵大是有用!”赵庄啧啧赞叹
“秦军不增兵来攻便罢,如若真的增兵,那么王陵营垒稍加抵抗即可,不可拼死消耗。正面互相消耗,实为智者不取。大军撤至故关脚下,以车城圆阵迎之,看白起如何破我阵法。”赵括意气风华。
“诺!”赵庄应声退下,去准备布阵的一应事物,以便随时可以在故关脚下,结成车城圆阵,不至于真要布阵之时,手忙脚乱。除此之外,他还得将布阵之法交待给军中司马,由诸司马安排士卒将阵法演练纯熟。
………………………………
第二百七十五章 将星崛起
狼山,秦军幕府。
武安君白起再次升帐聚将,部署下一阶段的作战任务。
按照白起十六字方略:围点打援,坚壁清野,打蛇七寸,遮绝围剿!围点打援之后,便是坚壁清野,也就是攻陷王陵营垒。
“营垒一下,则赵军就被困守故关,再次形成围困赵军之格局。因此,明日一战,无论如何,都要一战而定。”白起掷地有声地说道。
“谨遵将令!”诸将轰然应诺。
“明日攻城,以蒙骜大军为主力,桓龁部和嬴豹部为总策应,负责阻拦故关脚下赵庄大军,王龁大军依然坚守营地,非令不得出战!”
“诺!”
欧阳朔坐在一旁,神情闪过一丝疑虑。既然是真正的攻城拔塞,为何作战勇猛的王龁大军,依然是坚守不出。他方才观察王龁神情,竟也没有丝毫不满,不免让他感到奇怪。或许,白起还有其他不为人知的布置。
歼灭魏国大军,不仅破坏山东各国合纵,而且缴获大量的粮草物资。
秦国支援野王要塞三年,国库之军粮几乎要耗尽,尽数运至野王要塞。赵庄的一把大火,烧掉的可是秦国辛苦数年囤积的粮草。因此,虽然粮道恢复,应侯范雎在国内能够征集到的粮草却是非常有限。
因为频繁征粮,关内老秦人已是怨声载道。为了支援前线大军,就连百姓家里的口粮都被要求贡献出来,如何不让百姓抱怨。
正因为如此,赵括才断定,两军继续相持下去,赵军要强于秦军。
可惜,魏国的一场狼狈大败,将从国内带来的无数粮草物资随意地丢弃在营地或者道路两旁,实实在在地便宜了秦国。
秦昭王已经在组织民夫,将这批军粮火速运至光狼城。
秦魏大军交战的平原,处于河内郡,距离长平非常之近,省却中间运粮之辛苦,可谓一举两得。不出数日,军粮就将运至光狼城。因此,秦军粮草缺口,已是大大得到缓解,远不是赵军预判的那般粮草不济。
************
第二天清晨,朝阳初升,又是一个好天气。
一大早,赵军就开始忙碌起来,将故关堡内所有老旧战车与可用物事都搬运了出来,为摆下车城圆阵做准备。
就在赵军忙碌的时候,对面的秦军已是倾巢而出。
遮天蔽日的黑潮,在战鼓齐鸣中,踩着整齐的节拍,排成整齐划一的军阵,依次走出军营,旌旗招招,遮天蔽日。
白起照例登上望楼,居高临下,指挥大军。
率先出征的,是蒙骜率领的十二万步骑大军。此路大军,已经连日围攻王陵营垒,早就轻车熟路。所不同的,是军中司马昨晚下达的死战命令。
秦军当中,一旦死战,但凡有怯战后退者,定斩不赦。情节严重者,还会累及家人。因此,但凡死战,士卒无不勇猛决绝,背水一战。
滚滚烟尘中,桓龁大军和嬴豹大军借着烟尘,尾行于蒙骜大军之后。秦魏平原一战,桓龁嬴豹联军折损甚少,十万大军,尚有九万可堪一战。
蒙骜大军再次行进至王陵营垒。营垒守军看着远远赶来的大军,并不如何紧张,双方数日大战,赵军断定,对面的敌人不过是在装腔作势。
魏军大败的消息,仅限于赵军万人队以上将领知晓。为了不影响军心,上将军赵括下令,严禁往下传播,违令者斩。
因此,守军当中,除了少数将领,大部分士卒都被蒙在鼓里。
他们并不知道,今日的秦军与昨日已经截然不同。将领们虽然知道,也下令士卒打起精神,可惜收效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