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剑缘情仇-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素有“东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之美誉。元朝时期还把我们扬州列为皇宫内膳供应之所,以供御膳房之用,本朝太祖对我们淮扬菜也是情有独钟,就连那迁都顺天府的当今皇上也带走了我们扬州不少名厨呢。我们家的厨师就是宫中名厨的传人,今天这一桌可都是他的拿手好菜。这里是四个凉菜,这个是炝虎尾,就是用鳝鱼的尾巴做的,还有这中堡醉蟹、风鸡、炝青螺。这几道是热菜,这一道是我们扬州的特色菜‘扬州狮子头’。还有这大煮干丝、三套鸭、清蒸鲥鱼、豆苗山鸡片、鲍鱼扒鹅掌,这几个呢都是荤菜。这四个是素菜象这个冬冬青,还有炒素鳝、大明寺罗汉斋、文思豆腐汤。这两道甜点呢一个叫蜜汁捶藕一个叫樱桃蛤士蟆。”
  介绍完之后宋芷芊纤纤玉手,拿出象牙筷子做了个请的手势,微笑着说道:“无痕公子、莫姑娘,请用吧。”
  无痕和莫羽凌听她介绍完这些菜,早已经是目瞪口呆,哪曾想到一桌菜有这么多学问。
  此时杨牧也打趣着说道:“莫姑娘,这一次慢慢吃,不用着急啊。”
  莫羽凌一听知道她是笑自己在藏剑山庄那一次吃的狼狈样子,脸一红赶忙说道:“不急不急,这一次我要好好尝尝这些菜。”
  几个人一听都是哈哈大笑,一时间谈笑风生,好不快活。无痕与芷芊几次见面都是匆匆而别,没来得及好好交谈,这一次才算真正的好好交流了一番,两个人自然又是多了一份了解。
  杨府,无痕的房间里,莫羽凌正在和无痕说着话。吃过饭之后众人全都回自己的房间休息了,无痕刚要宽衣睡觉,就听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起身打开门一看原来是莫羽凌,还没等无痕说话,莫羽凌自己先走了进来坐在桌边,对着无痕说道:“想不想知道我为什么去藏剑山庄?”
  无痕听他没头没脑的说了这么一句,觉得有些莫名其妙,问道:“我曾经问过你,可是你好像不想说出来,怎么这一次又提及此事呢?”
  莫羽凌看了一眼无痕,拿起桌上的茶壶,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对着无痕说道:“既然你救了我的命,怎么说也是我的救命恩人,况且这件事多少和你还有些关系,说了也是无妨。其实我来扬州,并不是无处可去,却是为了你手中的纯钧剑,藏剑山庄我也是为了偷剑而去的。”
  无痕觉得有些吃惊,忙问道:“难道你也是为了这剑中宝藏不成?”
  莫羽凌点点头说道:“正是。”
  无痕听了有些不快,没好气的说道:“没想到你也是为了这宝藏而来,看来金钱的**还真是不小。”
  莫羽凌却摇头说道:“其实不是你想的那么一回事,你且不要生气,听我慢慢说给你听,你可知道现在的皇上是怎么得的天下吗?”
  无痕回答道:“这个我倒是听说了一些,应该是抢了他侄子的皇位吧。虽然百姓不说,但这件事天下共知,可是和这宝藏有什么关系?”
  莫羽凌听了一拍桌子说道:“好,要的就是你一个‘抢’字。无痕公子,实话对你说吧,我并不是姓莫而是姓方。”
  无痕有些不明白,显得有些茫然的问道:“姓方,那又怎样?”
  莫羽凌接着说道:“方孝孺可曾听过?”
  无痕一听似乎有些明白了,问道:“可是那以身护法的方孝孺?这么说你是方孝孺的后人了?”
  莫羽凌眼睛已经有些湿润,回道:“他正是我的祖父。”
  无痕又有些糊涂了,不解的问道:“可是据我所知,这方孝孺当年被处以诛十族重罪,全族八百七十三人,无人活命啊,你是怎么逃出来的?”
  莫羽凌此时已经是泪眼婆娑,抽泣了好一会之后,这才把事情的始末缘由说给无痕听。
  原来这个方孝孺自幼聪明过人,六岁便能写诗。师承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深受宋濂器重,文采也是其众多弟子中最好的。洪武十五年,东阁大学士吴沉等起荐方孝孺,应征至当时京师南京,在奉天门奉旨作《灵芝》、《甘露》二诗,皇上一见甚是高兴,赐宴时,太祖朱元璋又有意让人把桌子放歪,试探他的为人,这方孝孺全都摆正之后这才落坐。
  太祖一见很是喜欢,见此人学问渊博,举止端庄。当时就有心让他日后辅佐子孙之意,便送厚礼遣回家乡。三十一岁时,因涉及纠纷牵连,押至京师问罪。太祖见方孝孺的名字,马上特赦释放,洪武二十五年,再一次受荐,授于他汉中府学教授,深得蜀献王赏识,聘为世子老师。洪武三十一年,建文帝继位,召方孝孺入京,任翰林侍讲学士。
  第二年,留值文渊阁,建文帝更是以老师相称。直到发生‘靖难之役’朱棣挥军南下,破城之日,建文帝朱允炆随同左军都督顾成之孙顾兴国、旗武将军齐成之子齐兴仓皇逃出京师,随后朱棣大军攻入京师。抓住这方孝孺命其起草诏书,以求让自己谋篡成为正统,方孝孺自然不肯,便被这朱棣一气之下灭了十族。
  方孝孺被抓之后,建文帝深念老师安危,曾派人潜入方孝孺家中探查。方孝孺此时只有长子方中宪得一女孩,只有两、三岁光景,这方家人都知道命在旦夕,只求能保住方家一根幼苗。
  听此人是建文帝派来,立时便把孩子托付给此人带出城去。随后这方家便被灭了十族,足足杀了七天。这方家女孩被带到朱允炆身边,朱允炆一见知道老师族人慷慨赴死,悲从中来,可惜自己也无能为力,只好带着一众人等暂时隐遁山林伺机而动。

第六章 心善认义妹 真心得佳人(四)
更新时间2012…2…7 0:09:13  字数:3137

 山中数载,女孩已经渐渐长大,这女孩就是如今的莫羽凌了。虽然她的性格本是调皮顽劣,活泼可爱。可是灭十族的仇恨怎么能忘却呢。还不到十岁的她已经懂得自己的责任,所以每天早起跟着齐兴和顾兴国练习武艺。
  没想到这莫羽凌竟然天生是个练武的料,尤其臂力过人,小小年纪就把两个人所教所授学了个八九不离十,每日里只是巩固之前所学,再无什么进展。这齐兴与顾兴国等人也是时常出去探访能人异士,希望能辅佐建文帝东山再起。
  一日二人探得一处山中有位善射之人,武功箭法堪称一流,于是前去拜会,果然在一处山中发现了这位能人,这大汉看年纪约三十有余,长得是鼻直口阔、方面大脸,一身古铜色肌肉如钢筋铁骨。齐兴等人见这汉子身后背的弓箭更非凡人之物,言语探听之下才知道,此人竟然是西汉时期人称‘飞将军’李广的后人,身上背的便是那祖传的‘灵宝弓’。
  两个人知道此人定非等闲之辈,且在言语之中谈及那‘靖难之役’也是有些气愤,知道此人可靠。于是便把自己一行人的来龙去脉说与他听,这李氏后人一听他们竟是建文帝的随从,也是吃了一惊。
  当年建文帝乃正统皇帝,‘靖难之役’后,世间众人都以为他被火焚于宫里,谁知竟然是躲到了深山之中。无奈这李氏后人早已习惯闲云野鹤的隐士生活,不想参与这些国家之争。
  齐兴等人只好回到住处和建文帝说起此事,建文帝听了也是无可奈何。偶然间看见莫羽凌在院中练功,忽然想到一个主意,决定送莫羽凌前去拜师。
  李氏后人一见这位文静书生模样的人竟然就是建文帝朱允炆,忙行礼参拜。朱允炆说明来意之后,李氏后人见朱允炆屈尊相求,而且这莫玉凌也是讨人喜欢,又见她确实是练武之才,于是答应了他的要求。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转眼的功夫,又是十年时间。这莫羽凌虽然早已出落的天仙一样,只可惜终日与这些武将蛮夫一起生活,哪里还有一点女孩的样子。整天穿的一身男儿装,加上性格本身又有些豪爽男儿气,这些长辈全拿她当成男孩一样看待。
  莫羽凌学了这十年光景,武功箭法早已得到师父真传,百步穿杨自然不在话下。而且她天生臂力有过人之处,手中‘灵宝弓’配合‘乌龙铁脊箭’更是能一箭射穿双人环抱的大树。
  一日这李氏后人把莫羽凌带到朱允炆面前,称已经把所有武功箭法传给了莫羽凌,没什么可以再教给她了。虽然自己无法辅佐建文帝夺回皇位,但是却要把这祖传的‘灵宝弓’留下给莫羽凌,也算自己对建文帝的一点微薄贡献。说完也就不顾众人挽留,毅然的决定离开此地。
  朱允炆知道这是害怕日后受到牵连,所以也不多做挽留,莫羽凌师徒自然是挥泪而别。
  这十年间朱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