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匈奴皇帝-第3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让在之前短短的时间内已经将许胤的情况打探清楚了,如今刘渊果然问道。立刻躬身答道:“此人乃自关东流难至关中的士人,据说是那‘月旦评’许邵之族人。乾德二年入石渠阁任博士,是种邵大人的学生。”

    “种邵!刘渊眼神微眯,他对此人是越来越不满了。这么多年了,其好似从来未真正效忠过大夏,如今为了支持刘瑞,确是跳得够欢。

    “传谕至吏部,将许胤贬至边县为官,去凉州!”刘渊想了想,吩咐道。

    “诺!”

    上得一阙台,十几丈高的露台之上,刘渊双手撑着栏杆,向外张望。刘渊头一次注意到,帝宫的中的夜景,竟是这般漂亮。想起当年初入长安之时,彼时的未央,那般冷清,刘渊心神不禁有些恍惚。

    脖子朝外伸了伸,吓了侍候在旁的张让与王昶一跳。刘渊是喝了不少酒的,二人也顾不得失礼不失礼了,一齐上前将刘渊搀下来。

    “陛下,还请当心,保重龙体,万勿行此危险之举!”张让一脸“紧张”地劝道。

    “无妨!”刘渊看了二人一眼,淡淡一笑:“汝等以孤醉了吗?”

    仰着头,闭上眼,自以为清醒的刘渊,自以为头脑很清醒的刘渊,却感到一阵头昏。手脚一软,跌了一跤,坐在地上。

    张让与王昶再凑上去跪下,欲搀扶起刘渊。感受到台面的版石的冰冷,丝丝凉意透过衣裳,传入肌肤之中,刘渊打了个哆嗦,精神一清。

    干脆就坐倒,问身旁紧张的张让:“你这奴觉得,朕该立何人为嗣?”

    张让神情一紧,之前殿上的情形他又不是没见过,哪儿敢接这茬。要是从他口出吐出一个皇子名字,必然犯了刘渊的忌讳,轻则严惩,重点只怕这条命就丢了。本善于察言观色,跟了刘渊这么多年,张让也基本摸得着刘渊的心思,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这等大事,奴臣岂敢多嘴?”张让谨慎回道。

    刘渊斜着眼看着他:“朕要你说呢?朕许你无罪!”

    “老奴愚鲁,老奴愚鲁!”张让是下定了决心,绝不陷入诸皇子之争。

    “呵呵!”刘渊笑了,转头看向王昶:“王昶,你觉得呢?你们年轻人觉得,朕这几个儿子,谁最像朕?”

    “诸位皇子,都是天纵英杰,才能卓越,都肖陛下,实难分出个高下!”王昶恭声答道。

    “好你个王文舒,小小年纪,这般老成之语从你嘴中吐出!”刘渊笑骂道:“罢了,也不为难你二人了!”

    刘渊起身,扭了扭脖子,突然再向王昶:“文舒,朕明日便降诏,将卞氏女,赐婚于你!”

    王昶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是有些跟不上刘渊节奏了,前一刻还在谈那般严肃的问题,这就又关心起自己的婚事了。

    “怎么,不喜?”见王昶的愣样,刘渊问道。

    张让立刻捅了捅王昶,其这才行礼沉声应道:“臣拜谢陛下!”

    “陛下,今夜将宿何处?”伴着刘渊往寝宫而去,张让悄声问道:“要不要去洛嫔殿处?”

    “不了,朕回宣室!”刘渊直接拒绝。

    “前头引路!”脚步一顿,刘渊又变了主意:“去皇后那儿!”

    椒房殿,这座有名的宫阙,自然是大夏皇后刘芷的居所。刘渊的后宫嫔妃是不少的,但朝政之余,刘渊每月依旧会抽个一两次夜宿椒房。

    当年的富昌公主,今日的大夏皇后,刘芷身上的气质,倒是愈加高贵。不过在榻前,高贵的皇后,正亲自替刘渊洗着脚,替他按捏着脚步穴位,虽然手艺很烂。

    “皇后!”低头扫视着身材丰腴,风情外露的刘芷,刘渊轻声唤道。

    “陛下!”刘芷抬首望着刘渊。

    “今日请立瑞儿为太子的官员可不少啊!”刘渊眼睛盯着刘芷:“瑞儿为朕唯一的嫡子,朕若立之为储,你为其母,你觉得其能当此大任吗?”

    刘芷手中的动作一顿,神情也有些紧张,吸了一口气,方答道:“陛下亦为其父,陛下觉得瑞儿,有这个福分吗?”

    “朕在问你,你又问朕!”刘渊叹一口气:“你不止是刘瑞的母亲,还是其余诸子的母后,你告诉朕,何人可为太子。”

    “事关重大,臣妾居于深宫,岂敢言之。请陛下,圣心独断!”刘芷也不会正面回答刘渊。

    见其反应,刘渊似有意料,面上并无意外之色,反而有点淡淡的满意。

    “不洗了!”将双脚从盆中抬出,刘渊用力将刘芷搂入怀中,一起滚至榻中央。

    “陛下,不要。。。。。。”

    “不要什么?都老夫老妻了,给朕将手拿开,不要遮住!”


………………………………

第406章 难眠之夜

    对于立嗣,刘渊当然不是没有考虑,事实上,早在十年前,刘渊就动过这个心思。彼时,刘渊屡屡统军征战,以身犯险,兵凶战危的,立个嗣主也有利于稳定后方人心。

    不过当时诸子尚且年幼,还看不出什么,再加兰氏等高族一力支持刘珝,惹得刘渊不悦,也就按捺主了立嗣之心。

    及至三子稍长,刘渊带其随军征战历练,其后定鼎关中前后,对三子的各项安排,都是刘渊在不断对之进行锻炼考察,欲培养出一个继承人来。

    但随着称帝之后,刘渊的想法慢慢就变了。几个儿子是长大了,在军政之中脱颖而出,说才能,还都不弱,哪怕最不为刘渊看好的刘珩,几番磨练下来,成长速度也是令刘渊刮目相看。

    子嗣有才,刘渊当高兴,但几个儿子都不凡,那就让刘渊头疼了,如何抉择,是个大问题。再加这些年,长三子,各自都聚集了一批羽翼,刘珩在军,刘珝有兰氏为首的大批贵族支持,至于刘琤,别看他低调,一样收服了不少人才。

    这样的局面下,若立太子,对权力掌控欲望极强的刘渊来说,简直就是给自己添堵。一个有能力,有势力的太子,对刘渊这样的君主来说,完全是个威胁。

    但拖到现在,再不立储,也有些说不过去。刘渊比较老了,多年积劳,身体的暗伤隐患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地爆发出来了,说不准哪一天就一病不起。

    刘渊也清楚,东宫一日无主,大夏朝廷就一日难得安宁,诸子恐怕都盯着位置,上上下下只怕也时刻挂着此事。但现在,就算立定名分,这朝堂又能安定得下来?

    刘渊对此不抱希望,除非刘渊强硬地将他太子的竞争对手都清理出去,倘若如此,万一太子有不矩,逆他这个皇帝呢?

    同时,以如今的情况,立谁,恐怕都不能服众。而刘瑞这个拥有夏汉皇室血脉的嫡长子长成,立时就将加入储位之争,这是基本避免不了的,哪怕刘瑞无此心,那些天然地站在其背后的汉臣,只怕也会推着他去争。

    想得越多,刘渊脑袋就越头疼。心中也不免生出些悔意,也许当年该早立太子的。

    刘渊难得地失眠了,枕边人刘芷也一样,刘瑞长大了,也将加入那激烈的储位之争。嫡子的身份,或可得到一大批人的支持,却也易成为众矢之的,他的三个兄长可都不是易于之辈。且就刘渊今日的态度,屡屡提到刘瑞,刘瑞此次算是彻底被放大到明处了,刘芷心中难免忧虑。

    “唔~”想得出神,刘芷下身突感异样,娇喘一声,蛾眉紧蹙,面涌潮红。又是刘渊在作怪了,心烦意乱的他扬起武器,通入她身体,不留余力地与之交战。

    刘渊睡不着觉,在宫里宫外,长安各城中,与帝后一样失眠的人,更是数不胜数。

    永昌坊内,尽是高门大户,达官贵人之府邸鳞次排列,贾诩的侯府,居其中。中后期投诚刘夏的汉臣士人很多,但混得最好,地位最高的当数李儒与贾诩二人。

    贾诩如今是中书侍郎,位在三品之列,天子近臣,是属于大夏权力中心的人物。不过相比于兰稚等人,他是低调地过分的那种。

    晚宴散去,一回府,贾诩便将几个儿子唤到跟前,直接对长子贾穆吩咐道:“准备准备,吾欲让你外放出京为官历练!”

    不待其多言,便又对剩下的两个儿子,严词叮嘱“今后,周王府那些高谈雅会,不准再去了!”

    贾诩在几个儿子们心目中的威望是很高的,贾穆三兄弟对贾诩的智计与谋略一向是崇拜不已,见贾诩这般严肃地嘱咐,自然是不敢违逆,连情由也不问,都恭谨应诺。

    “吩咐下去,贾府今后谢绝一切来客,上下管事、仆人都给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