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匈奴皇帝-第2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立刻传召,命兰稚、须卜赤弇、仆固怀荌、乌樾、刘仇、李儒、贾诩入宫!”刘渊命令道。

    “诺!”

    。。。。。。

    曹操、刘表相继动兵的消息亦很快传来,早有所料,早有准备,刘渊反倒未见有多慌张。不过赵军动兵上十万,魏军六万,楚军三万,这些可都是诸国精锐,差不多二十万的人马一齐攻来,纵使不慌,但这也确让刘渊感受到了莫大的压力。

    与诸臣商议,结果无他,不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基本的定策乃北攻南守,并州、太行、函谷至武关一线以守为主,而调漠南之兵南攻河北。这联军是袁绍牵头,也是进攻性最强,带给刘渊威胁最大的一方,那就着重打击袁绍。

    须卜赤弇已然先行去上党,统筹并州夏军,应对赵军进攻。而刘渊自领中军,欲往函谷。

    长安城东,灞桥之侧,东行的大军已然准备妥当,侍卫、禁卫二军被抽调一空,与北来的蓝田大军汇合在一起,三万余精锐,是关中夏军的核心力量。

    经此一调,长安迎来刘渊入主之后最空虚的时期,关中的其他兵马,刘渊不敢轻动,后方的稳定,比起前线的战事更重要,也更让刘渊忧心,不敢掉以轻心。

    “怀荌,此次朕不带你东征,是要用你领兵与朕镇守长安,弹压三辅。你是跟随朕二十多年的老将了,朕能深信托付以腹心之重者,也唯你与寥寥几了!”城前,刘渊低声道。

    若是早年的仆固怀荌,必会吵着嚷着要领军对敌作战,但这么多年下来,早飞当初的一勇之夫,在漠中当了数年都督,更是成长不小。

    也知大局之重,对刘渊郑重应道:“请陛下放心,臣必保长安无失!”

    “劳大人拖着病体为朕稳定后方,朕实不忍啊!”另外一边,兰稚拄着拐杖,站在送行队伍之前,刘渊亲自对其拜道。

    摇了摇头,兰稚反而畅声笑道:“老臣这身子骨,还能为陛下效力,虽死无憾!”

    “你二人,当好生协助兰老大人,安抚长安!”盯着刘珝与刘琤,刘渊严肃道。低调的郑王刘琤终于露了个面,刘珩随军东行,于军前效力,他们两兄弟,自要于后方建功。

    “诺!”二人对刘渊恭敬一礼:“祝父皇旗开得胜,一举击败敌军!”

    “出发!”亲自跨上御马,大手一挥,三万多威武之师,越过灞桥,向东而去。

    刘渊此去,实乃应付曹魏之军,在曹操大军未至河雒之时,仅以曹仁,是无法对关西造成太大威胁的,短时间内,刘渊倒不是很急。

    实可虑者,乃并州那边。自袁绍下令西征始,势力原本于太行一线犬牙交错的夏赵两方,就已经开始交战了。

    就之前得来的战报,太行赵将蒋义渠,统兵西进,其人治军有方,不下作战有力,已拔了夏寨数座,侵逼上党,为后续的袁绍主力大军,开路搭桥,打前站。

    出兵的命令早已发往弹汗山,飞鹰与六百里加急并行。五万铁骑,南下幽冀,刘渊对万俟槿与柯能二人,报以不小的期望。


………………………………

第349章 绝不被动挨打

    大军东行,粮草辎重颇多,再加民夫青壮的牵累,耗费了近七日的时间方至潼关。这速度已经算快了,但距离目的地函谷,依旧还有过半的路程。

    于关口暂歇,将守将王顺唤至行营中。

    初入秋,夜色深沉,天地间还有些炎热。军帐之中,宦官掌烛,刘渊专注地察阅着各处军情谍报,王顺入帐,就看到这么一幕。

    “末将王顺,参见陛下!”王顺屈身行礼。

    “免礼!”刘渊抬眼盯了王顺好一会儿,盯得他直发虚。

    “子忠,你镇守潼关多久了?”良久,刘渊出声了。

    “回陛下,有四年多了!”心中微松了口气,王顺立刻禀道。

    “对于地势、城防,可滥熟于心?”

    “请陛下放心,潼关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在臣脑中!”王顺十分自信地答道。

    “这,朕倒是相信!”刘渊淡淡一笑,随即表情严肃起来,目光炯炯盯着王顺:“朕唤你来,只欲叮嘱你一件事。”

    “请陛下吩咐!”

    “如果,朕说如果,此行东去,函谷不能御敌,弘农不能守。那潼关,将成为三辅最坚固也是最后的一道屏障,你,明白其重要性吗?”

    迎着刘渊的眼神,王顺面容也是一紧,拱手弯身道:“臣明白!”

    刘渊是看出来了,王顺虽然镇守潼关多年,但也因长年无战,多年的安逸生活,丧失了警惕性。虽然行事一板一眼,但若真有敌人出其不意而袭击之,纵使潼关坚城险关,陷落的可能性也不小。

    故此,刘渊方专门将之唤至行营提点。

    “你退下吧!需知谨小慎微,尤其是在大夏处如此危局之时,更需处处小心!”看王顺那样子,是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刘渊再次吩咐道。

    “诺!臣省得,臣告退!”谦卑一礼,王顺缓缓退出帐外。

    “陛下,陈王来了,正在帐外等候!”张让悄步入军帐,对刘渊道。

    “让他进来!”头也没抬一下,刘渊的目光死死盯着案上的地图,简单吩咐一句。

    “儿臣拜见父皇!”鳞甲之声响起,刘珩大步入帐,单膝下跪拜道。

    “平身!”抬头砍了刘珩一眼,一身的亮甲,确是英武不凡,刘渊轻声夸了夸刘珩:“这些年在外带兵,确不是白带的,身上倒越发有大将气度了!”

    “儿臣只求为大夏建功,为父皇效力分忧!”受刘渊之赞,刘珩显然很开心,赶紧表诚心。

    可是刘渊对此反应平淡,见状,刘珩试探着问道:“不知父皇唤儿臣何事?”

    “听说你在凉州收服了四名将校,各个骁勇,号称陈王四健将?”刘渊语气平淡,听在刘珩耳中,却令其额头凭添了不少冷汗。

    在这行军途之中,刘渊突然唤自己,就是为了此事!刘珩心里不禁有些发慌,他明白自己的动作是在培植自己在军中的势力,开始时还谨小慎微地,后来见刘渊没什么表示,也就放开了。这“四健将”之名,也是这一两年才传播开来的。

    刘渊此时提到此事,刘珩实不知其想法,当即道:“当不得健将之名,不过儿臣于凉州简拔的四名壮士,有些许勇力,充为帐下小校听用。”

    “朕知晓了!”看刘珩紧张的表现,刘渊表情平淡:“此四人随你东来否?”

    “回父皇,梁兴、候选、成宜、杨秋四人,都在儿臣帐下!”刘珩老实答道。

    “朕给你个任务,不知你是否敢接?”刘渊玩味道。

    心中疑惑,但面上刘珩没有丝毫犹豫,拱手应道:“请父皇下令!”

    “接下来,与赵、魏、楚三方激战,以敌势众,我大夏基本以稳守关隘为主!”刘渊点了那几处重要城关与刘珩看,冷冷道:“但久守必失,朕也绝不是被动挨打之人!袁绍那边,朕命漠南铁骑南下,侵掠幽冀,以扰袁赵后方。但这中原的曹操,包括荆湘的刘表,朕也不打算让其好过!”

    “父皇的意思是?”刘珩有所得。

    “孤欲派铁骑东出河雒,劫掠中原兖、豫、荆三州。魏楚不似袁赵,无甚骑军,我大夏铁骑当可所向披靡,纵横无忌。”刘渊看着刘珩缓缓道。

    “儿臣愿往!”刘珩抬手高声道。

    “要知道,这将深入敌后,届时的情况是四面皆敌而无后方支持,粮食、补给,这些都没有。纵是铁骑,稍有不慎,亦会全军覆没,马革裹尸。”刘渊语气愈加严肃。

    “儿臣可因粮于敌!”咬咬牙,刘珩直接跪倒请命:“请父皇下令!”

    深深地看了一眼长子,不管其是否真心愿往,但就此时刘珩的表现,刘渊很满意。

    “陛下!”待刘珩告退后,之前一直在侧的李儒不由轻唤了一声。

    看了李儒一眼,刘渊转过身子:“文优有话直讲!”

    “陈王殿下毕竟是陛下长子,大夏之皇子,千金之体,身份贵重。东掠中原,我大夏有诸多的将校可派遣,为何定要派陈王前去。曹操统治下的中原,可是虎狼之地,绝不好欺,深入敌穴,稍有差池,陈王便有性命之忧啊!”李儒面带忧虑。

    刘渊闻言在帐中徘徊了几步,凉风渐起,吹动帐中烛火。过了一会儿,刘渊方答道:“赵、魏、吴三方来攻,气势汹汹,接下来甚至可能还有凉州、汉中、益州。我大夏正处南来危机最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