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匈奴皇帝-第2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仓储中的粮食肉糜拿出些来,让阖城将士,与诸君尽欢!”

    “臣替将士们谢陛下!”

    观座下,有一糙汉,大口喝酒,大口吃肉,有猛士之风。刘渊打量了几眼,张绣立刻指着其人道:“此乃臣军中小校,胡车儿,颇有勇力,作战剽悍!”

    又是个“熟人”。

    算是宾主尽欢,喝酒自然不会尽兴,醉酒是要不得的。

    一身常服,在张绣相伴下,漫步于将军府后园。武关是不缺山石的,园内青石异状而置,有一片翠竹迎着轻风微摇,另有一些不知名的花草,散发着清香。

    “你这后园布置,倒是颇为雅致!”徜徉在徐徐清风中,脸色微红的刘渊随口道。

    张绣开口欲言,似是想解释什么,刘渊这边却已揭过此事,声音微沉道:“朕巡关路上,遭遇了一股悍匪刺杀!”

    “哪里来的逆匪,竟敢谋刺于陛下!”张绣有些惊讶,他是不知此事的。

    “该是些敌国暗间,朕自会派人处理!”刘渊表情有些冷,看向张绣:“提起此事,只希望你注意,除了关外之敌,这身后亦不可放松警惕。说不准,这茫茫山岭间,会突然窜出一支‘山匪’来!”

    “臣明白!”受刘渊提点,张绣表情也沉了下来。

    既望之月,就是这么圆,皎洁的清辉洒下,披着月色,拉下几道影子。此时,一阵悠扬的琴声传来,引起了刘渊的好奇。于帝宫时,有蔡琰这个琴艺大家,烦闷之时,便令其弹奏以解疲乏。常年受此熏陶,虽然不会弹,这听琴刘渊还是有一定心得的。

    琴音是从一座偏院传来的,闻声而去,透过窗扉,朝里望去,一个素衣妙人,伴着袅袅轻烟,玉指拨动,专注地奏着。观其玉颊,面色红润,有种婉约气质,眉宇间似乎透着一丝寂寞。

    “未曾想到,将军府中,还藏着这等妙人,艳福不浅啊!”兴致一上来,刘渊嘿嘿一笑,给张绣做了个男人都懂的表情。

    张绣一听,脸一红,赶紧解释道:“陛下误会了,此乃末将叔父之遗孀!叔父亡后,思叔母孤苦无依,特接来侍奉!”

    脑袋一清,刘渊以手抚额,表情一肃,摇头道:“倒是朕孟浪了!”刘渊心知,这便是那邹氏了。

    闻外边动静,里边琴音一止,邹氏抬眼一看,只见从子张绣毕恭毕敬地引着一个身着贵服的中年人入门而来。中年人面色有些红,一举一动,不怒自威。

    在武关,能让张绣这般小心侍候着的,也只有皇帝陛下了。

    起身至刘渊面前,邹矮身盈盈下拜,软声醉人:“妾身邹氏,拜见陛下!”

    此女倒是聪慧,刘渊心中暗叹,淡淡一笑:“夫人免礼!”

    悄悄地打量着刘渊表情,见其放肆地于邹氏身上扫视了几圈,心里一个咯噔,这陛下不会看上叔母了吧。想起听说的刘渊嗜好,张绣不由有些心急。

    “前线城关危机四伏,战事将起,将夫人置于此险地,有些不合适啊!”刘渊摆手,对张绣道:“你长安的府宅可空置许久了,还是将其送回长安奉养,好放心守城!”

    见刘渊收回了目光,恢复了淡淡然的模样,已然转身出门而去,张绣心里一松:“却是臣考虑不周了,多谢陛下关心!”

    转头看着邹氏那我见犹怜的俏丽模样,张绣不由心里一慌,行礼道:“叔母暂歇,儿子还需侍驾!”

    “你去吧!”邹氏柔柔道。

    漫步于将军府廊道中,紧跟着刘渊,张让瞥了眼周边,低声询道:“陛下,要不要奴臣安排一下?”

    “安排什么?”刘渊止步。

    “奴臣观邹氏此女,容颜俏丽,颇有风姿,陛下若有意。。。。。。”

    “放肆!”还没说完,便被刘渊打断:“张济为朕征战而亡,对其遗孀,岂敢有非分之想!朕,是见了女人,就走不动道的人吗?”

    “奴臣失言,奴臣失言!”张让有些惊惶道,只是眼中异色一闪。


………………………………

第337章 东行函谷

    对邹氏,若说刘渊一点也没动心,那就是在自己骗自己了,毕竟邹氏身上,有着刘渊比较钟爱的某些“属性”。但这个时候,刘渊可没有多少渔色的心情。

    虽然喝了些酒,但刘渊头脑可清醒着,曹操因此女,损兵折将亡子。刘渊若霸占之,可不敢保证张绣不会也这么给他来一遭,尤其是在刘渊欲用之以戍卫城关的情况下。

    再者,张济叔侄俩早早地便投靠自己,与曹操“当时”面对的情况,亦有所不同。纵使心有欲望,却也不敢做出一些有失人心的举动,他如今也不是当初可以肆意妄为的胡王了。当了皇帝,他反而下意识地约束着自己的言行。

    武关事毕,御驾起行,下一个目的地便是函谷了。如今的河雒之地,可不安宁,夏、赵、魏三方,纠缠了好些年了。从开年后,赵魏两方,尤其是曹操,有大举西进的动作。刘渊以徐荣统筹河雒军事,应对起来,压力也不小。

    “那邹氏回长安后,派人好生照应着!”悄悄地,张让唤来属下吩咐道。

    “张翁,这是何故,区区一妇人,有什么问题?怎劳您亲自过问?”

    “岂不闻寡人之疾?”张让淡淡一笑,幽幽道:“不用多问,好好做事!”

    “诺!”

    武关距离函谷,直线距离不到四百里,但这其中的山岭阻隔,令人生畏。这路线,得沿武关道原路返回渭南,再经弘农而往函谷。虽然要绕行上千里,但也比翻山越岭,会快得多。且山岭几无成路,刘渊帝王之尊,也不可能亲探那山路,遭罪遭风险。

    回到渭南,前受刘渊诏命,李乐征集了两千世兵,准备往武关增兵,被刘渊叫到御帐恭听圣训。

    “李乐,你归附大夏,有多久了?”刘渊手中捧着一封奏报,声音飘到李乐耳中。

    “回陛下,将近七年了!”

    “都这么久了!这些年,你于大夏也算兢兢业业,勤于王事,孤都看在眼中!”放下手中物什,刘渊盯着李乐眼睛:“朕,可以相信你吗?”

    “陛下若有事,请下诏,臣必效死!”这种情况下,李乐立刻表态。

    “武关于关中之重要,朕就不多赘述了。朕增派兵马,就是欲保其无失,你至武关后,当尽心辅助张绣守城!”刘渊细细嘱咐道,顿了顿,眼中露出点不放心:“如果,朕说如果,张绣有异动,你可解了其兵权,接管城防。你,明白朕的意思吗?”

    心中一紧,李乐当即埋头道:“臣明白!”

    从袖中拿出一柄令箭,命张让递给李乐。李乐恭敬地从张让手中接过,这是刘渊给他的保证,而后恭敬地告退。

    “陛下,若不放心张绣,何不直接撤换守将?”观刘渊若有所思的模样,张让不由出言问道。

    “张绣屯武关多年,熟悉内外情况,从未出过什么差错,岂可贸然撤之。”刘渊嘴里解释到,其实他心里清楚,究其原因,是邹氏的出现,令其心头有些荡漾了。

    说着瞧了张让一眼,眼神微冷,张让弓着身子:“是奴臣多言了!”

    “陛下!”

    “讲!”

    “已经查清楚了,史、祝而人是暗伏于弘农境内,得陛下之行,南来行刺!”张让禀道。

    “郡内有此等恶匪,一无所觉,杨定这郡守干得还真是不错啊!”刘渊嘴里说着反话,猛砸了一下桌案。

    。。。。。。

    华阴之东,再次驾至,刘渊有种故地重游之感。雄伟的关口矗立于潼关道上,阻隔东西进出路。

    “当年你监筑的潼关,如今已然成为三辅最坚固的屏障了!”立于关头,刘渊对身旁的高顺道。

    轻按着女墙,当初筑关建城,数月之间骤起,高顺也是投入了许多心力的:“好几年了,如今能成此雄关,皆王将军之功啊!”

    潼关守将王顺就侍驾在侧,闻高顺提到自己,面露喜色,对刘渊道:“这都是臣应当做的!”

    扫了眼王顺,这个青年将军,“忠良”之后,虽然没有表现出太过出彩的能力,但胜在安分、听话,在刘渊心中还是有点地位。

    没在潼关待多久便起驾东行,此次出巡耗时过久了,称帝以来,刘渊是从未有离开长安这般久。

    路过弘农时,诏命一下,直接将太守杨定给撸了。杨定当初是同张济一起降服刘渊的,彼时关中初定,上下可用之人甚少,杨定被委任太守,替刘渊统治全郡。

    比起张济战亡,杨定这些年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