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匈奴皇帝-第2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儿臣多谢父王!”刘珩喜上眉梢。

    匆匆退出,命人放开成公英。对门内的情况,成公英自然听到了,此时也松了口气。虽然不畏死,但是能多活一刻,就多活一刻吧。


………………………………

第322章 凉州事安排

    “先生,这是何苦呢?”将成公英引至小室,刘珩满是不解:“父王如此好言相劝,是看重你的才能,如此直言拒绝,父王是真的会杀了你的!”

    “还是多谢大王子救命之恩!夏王不愧为不世枭雄,在下这是感受到了!”成公英看着刘珩,拜谢。

    “人皆畏死,吾亦然!只是我主尚在,岂能轻言投降!”成公英稍稍感叹道,见刘珩还欲出言,止住其道:“大王子也不必再多劝说了!”

    刘珩默然,思考了会儿,对成公英拱手道:“先生若不愿入夏为官,可否过我府中为西席,珩愿以师礼相待,时时请教?”

    迎着刘珩满是希冀的目光,成公英不禁面露犹豫,为刘珩幕僚与仕夏有何异?考虑片刻,还是艰难地应下。这些士人,说到底,还是要那点“颜面”,有时候即使掩耳盗铃,也可故作不知。

    对刘珩,成公英感官不错,受俘以来,其却是一向礼遇有加,过了这些时日,成公英也不好拒人于千里之外。

    见成公英终于应下,刘珩不禁面露喜色,郑重对其一礼。

    心里则细细思量,得找机会彻底解决韩遂,以彻底收成公英之心。

    ……

    韦端之上任凉州,花了三日时间,于汉阳郡内转了一圈,考察郡内细况。方回府,方喝一口水,便有仆人禀报,夏王有请。

    顾不得风尘仆仆,收拾收拾,往刘渊处去。

    “仲甫来了,坐!”见韦端入内,刘渊放下手中书册,亲切吩咐道。

    “谢大王!”

    “在郡内巡视一遭,有何收获?”刘渊问道。他将要东归了,汉阳的政事自然要交给韦端了,他要了解了解情况。

    闻言,韦端清了清嗓子,细细道来:“臣巡视诸县,从中平元年以来,凉州就战乱不断,一直到此前大战,汉阳百姓苦于战争久矣,亟待安宁。我大军强势之来,足以威慑宵小,保一郡太平。只要合理施政,廓清匪盗,与民休息,汉阳可安。再者,凉州羌、汉杂居,而大王,于羌、胡之间的威望不容小觑,凉州汉民对夏军亦不如其余地域那般抵触。只需假以时日,凉州可定!”

    “仲甫用心了!”刘渊笑道:“有仲甫在,孤可放心汉阳事了。不过要注意,如今我军虽仅占汉阳,但你可不止考虑汉阳一域。孤委你为凉州刺史,需从整个凉州大局来考虑!”

    “诺!臣明白!”刘渊提点,韦端自然虚心应道。

    刘渊不提,他心里也清楚。再者,他是凉州刺史,也不会想只刺一郡之事。

    “大王!”沉吟片刻,韦端唤道。

    “仲甫有话请直讲!”看韦端有些犹豫,刘渊做个请的手势。

    “臣察汉阳郡内,人口不足,全郡不过万余人口。然郡内置县甚多,各县人口皆有不足,且分散不好管理,且多置官员,亦显臃肿。”韦端禀道。

    “你的意思是?”

    见刘渊来了兴趣,韦端果断道:“臣请大王下诏,于汉阳裁撤冗余县邑,而重置几县,将郡内百姓分聚,便于治理!”

    “来人,取汉阳地图来!”

    夏王有令,没有等多久,很快便有人将汉阳的地图取出来。不知存放了多久,有些灰尘,有些模糊,还是许久未有更新过的图纸。

    将韦端唤至身前,一起查看,双手抱怀,盯了许久。伸手一指:“仲甫,你更了解情况,若重置汉阳,如何执行。你既提出,心中当有腹案吧!”

    闻令,韦端立刻比对着地图说出想法:“臣议,将北边的平襄、阿阳、成纪三县南并入显亲,东边的陇县并入略阳,上卦、望垣皆并入冀县,豲道与西县独留!”

    “豲道在西,西县在难,可防陇西与武都,不错,孤同意了!”想了想,刘渊点头道:“就按你的想法做,孤离开后,就着手此事吧!”

    “诺!”

    经过此精简,整个汉阳,便独留五县,郡城冀县外加显亲、略阳、西县、豲道四县。

    韦端提汉阳,刘渊则已想到三辅了,关中县邑亦可精简,废弃重置。回长安,也该重新梳理一番了。

    “在冀县停留的时间够久了,孤明日便东归长安,凉州事,就交与二位了,二位当文武相济!”午后,刘渊召集文武,对乌华黎与韦端道。

    “诺!”二人出列应道。

    “请大王放心,臣必竭尽全力,保西境安宁!”乌华黎作誓道。

    乌华黎被刘渊任为平凉将军,都督凉州军事,有征伐之权。韦端作为刺史,配合乌华黎。西来的兵力刘渊没有调动减少,尽数留给乌华黎,以应对凉州不怎么安宁的局势。

    “你留在凉州,不可再妄为!”临走之前,刘渊将刘珩叫到身边,再次提点道。

    “诺!”刘珩重重应诺:“儿臣,此次必不让父王失望!”

    ……

    “却步汉阳,是否不甘?”回程途中,将须卜赤弇唤至王驾上,刘渊问道。

    “有一点!”须卜赤弇失笑:“不过此次击败凉军,已是侥天之幸,该满足了。关中仍需恢复,无力支持大规模西进,冒然西进,穷兵黩武,确是不智。大王之决策,并无不妥。且以我夏军之力,用不了多久,凉州终将纳入我大夏治下!”

    “呵呵!”刘渊洒然一笑:“当时,孤亦是有急进而全据凉州的心思,不过所幸有贾文和谏言,方息了此想法。”

    “文和先生,确是王佐之才啊!”

    “赤弇,此次回长安,孤有重任交付于你!”闲话少提,刘渊淡淡对须卜赤弇道。

    看刘渊严肃的表情,须卜赤弇有些好奇,拱手道:“请大王吩咐!”

    “自入关中以来,军队有些混杂了,到此时,方有片刻安宁。趁此机会,孤欲重编关中驻防大军,此事就由你总领编制!”刘渊吩咐道。

    “诺!”须卜赤弇低头想了想,确如刘渊所言,沉声应道。

    掀起车帘,朝外张望,车外风景随着车驾行进缓缓掠过。秋风乍起,天气微寒,周边绿意全消。

    丰收的季节到来了,今岁未有天灾,河套、并州,收获当不小吧。


………………………………

第323章 中军

    建宁元年秋,刘渊西巡归长安后,关中局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刘渊对诸郡统治渐稳。

    凉州那边马腾果真死了,眼见夏军无西进的举动,也知夏军后劲不足。韩遂率领好不容易重新武装起来的三千军马,向北进攻马氏残余,意图吞并武威以增长实力。

    韩遂此举,也是在赌。

    韩遂之杀马腾,算是与马氏结下死仇了,不过利益当头,其也顾不得那么多。武威群龙无首,受韩军进攻,无法挡。直到马超与庞德回归,武威局势已然崩溃,无法抵挡。浴血厮杀,突围而出,率着寡母幼弟,出武威投羌人部落而去。

    韩遂借此据金城、武威两郡,征发羌、汉壮丁入伍,扩充兵力。两郡精壮男丁,半数之上都为其强制入伍,得六千余兵马。如此穷兵黩武,韩遂自然知晓其中的危害,但东面虎视眈眈的夏军,令其寝食难安,唯有众兵,心里方有一息安稳。

    同时南联逃回枹罕的宋扬,意欲共抗强夏。宋扬的日子可不好过,东去将士几乎全军覆没,损失那诸多壮士,对他的威信打击沉重。宋扬的小朝廷,实则是由一干羌、胡部落聚集联合,自娱自乐。

    这个时候,手下有不少“朝廷大臣”对其不满,多有怨言,宋扬正忙着外御夏军,内安人心。这内安之法,自然是刀兵相加。宋扬是够心狠手辣的,对那些闹得凶的人,尽屠其卒而收其部众。如此快刀斩乱麻,内部骚乱被宋扬强硬的手段所镇压,但此举之后遗症所带来的苦果,则需其慢慢品尝。

    韩遂主动来使联合,都不用怎么考虑,当即拍板同意。有夏军这头猛虎在侧,自要协力同心。至于之前的些许不谐,直接揭过。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记在脑中,日后再计较。

    乌华黎作为凉州夏军的统帅,对于凉州的局势变化,一直关注着。稳稳地待在冀县,镇守汉阳。军队没有什么大动作,但来往于东西的夏国军探,几无断绝。他默默等着机会,一面整训士卒,积聚实力,随时准备西进。

    。。。。。。

    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