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凭可旺那一下,也能将他打个筋断骨折的,何况掉下马后和地面做了这么多次的亲密接触,现在浑身上下骨头都不知断了多少根。
说着话,志文将他头上已经歪在一边的帽子拿下,说来也怪,这鞑子在地上滚了这么几圈,帽子居然还没掉。
这人居然是个光头,头上没有那根“鼠尾”。
“是个蒙古鞑子。”柳老汉在一旁说道,他所在之处也算临近边关,见过蒙古人。
志文和柳老汉胡乱用些碎雪和枯草将此人盖住,与柳才一起赶到周承允那边时,他们也正在掩埋尸身。
“是蒙古鞑子。”周承允也对志文如此说,指了指那人的头,与志文他们杀死的鞑子发型不太一样,中间剃光,四周留了些头发。
蒙古鞑子的发型与建奴独特金钱鼠尾不同,有全部剃光的,有脑袋周围留些头发的。
“看来这次跟着黄台吉入关打秋风的蒙古部落不少。”周承允忧心忡忡,这次入关寇掠,黄台吉号称十万众,但就算没了东江镇的牵制,真建奴最多能到两万了不起了,其他都是之前掳掠的包衣阿哈们。
但再加上蒙古仆从军的话,局势不容乐观。
“公子,咱们赶紧走罢。”司茶劝道,现在不是感概的时候,而是要尽快逃离这混乱的区域。
“柳哥,不走官道,你能带咱们回到保安吗?”志文问。
不论是建奴还是蒙古鞑子,发现少了两个哨骑都需要些时间,最快也应该要晚上回去交差的时候才能知道,也就是说,明天白天志文他们很可能就要面临鞑子们的报复了。
这种情况下,再走官道就不合适了,不但跑不快,还容易漏了形迹。
柳才四周望望,确定了下方位,“路我不算熟,不过大致方向没问题。”
“那就好。”周承允说道,“咱们稍后就走,柳兄弟头前带路。”
经过刚才这一番追逐,现在已是正午,尽管饥肠辘辘,但大家都知道事态紧急,并未生火做饭,而是先喂马。
志文假意拿着一个麻袋,不住地往外掏出苜蓿,还喂了些粮食给它们。
看得柳老汉眼皮直抽抽,不过他也知道这是为了让马更有耐力,忍痛没有说话。
鞑子的两匹马都没跑掉,等会儿勉强可以轮换下。
然后齐齐上马,边跑边就着凉水啃早上柳老汉烙的饼子。
这一路下来,除了逼不得已之时让马休息下,直到天色完全黑了,才找地方休息。
“不用麻烦了。”周承允伸手止住了想外出找材料搭窝棚的志文和可旺,“就扒几个雪窝子,吃了东西休息,明天早点出发是正事儿,我也不是那么金贵的人。”
等吃东西的时候志文问道:“周大哥,鞑子会不会为了两个失踪的哨骑来找咱们的麻烦?”
“难说,”周承允喝了口糊糊,“本来我以为这一带虽说也属顺天府,但产出贫瘠,应该不会有鞑子,他们现在在京畿一带抢劫忙都忙不过来,没几个愿意把精力花在这穷地方,谁曾想鞑子还是出现了,所以不排除他们会为了这两人而报复。”
“咱们都跑了这么久了?他们还能追的上不成?”可旺问道。
“今天这两个鞑子,肯定是就近刺探的,所以一人只骑了一匹马。他们要是想追咱们,肯定是一人双骑甚至三骑,可以一直不停地追赶,不像我们还要让马休息下,你觉得能不能追的上?”
“而且蒙古人游牧为生,擅长这种平地追踪,女真人以前是以渔猎为生,擅长山林追踪,他们要想找到咱们,不算难。”
正文 第200章 逃亡太行(1)
同一时刻,在志文他们已经远离的官道附近,一小队人牵着马,头戴避雷针似的铁盔,看着远近犹如繁星似的篝火堆。
“本以为明国京师西北荒凉,没想到还会有这么多人。”一人用满语说道。
一个蹲在地上仔细观察的人站起来说道,“那两个蒙人就是奸猾,定是又跑去哪里快活了,他们的马就是从这里去的,我们要不要追上去看看?这么多人,能抢多少东西啊?”
“啪!”第一个开口的人赏了这人一鞭子,“蠢货,你这一去,能抢多少财物,还不把这些人都惊散吓跑了?”
挨了鞭子的这人不敢回话。
那人又接着说道,“咱们回去将这情况上报,明天把这些人全都一锅端了,这么多人,就凭咱们禀报消息的功劳,还能分不到几十个人做阿哈?到时候,他们的财物不全都是咱们的?”
“说得对!”其他人破颜笑道。
“有了这些人做阿哈,还愁自己的地没人种么?”那人又说道。
“是是是,”挨打的人连连点头赞同,又问,“额真,那两个蒙人还管不管?”
“又不是我们旗人,没了就没了,人手不够的话,随便找个蒙古小部落要些就行了。走罢,咱们这就回去,这路还有些远呢。”
随后一阵细碎的马蹄声渐渐消失。
。。。。。。
“郑公子,下来吃饭罢。”柳老汉抬头,冲站在马背上的志文喊道。
“来了。”志文答应一声,从马背上跳下,来到火堆旁。
今天他们赶路是一个多时辰就要稍稍休息一下,这会儿是正午,也找了地方生火做饭。
再没有像头天那般,再那样不管不顾的话,马都受不了,毕竟只多了两匹马来轮换。
周承允也大致断定,建奴没时间理会那两个蒙古鞑子,可能连他们是死是活都不太关心。
“没事儿吧?”周承允问道。
“没事儿,周大哥。”志文端起碗答道。
虽说有追兵的可能性很小,但志文还是十分谨慎,休息时都主动警戒,这里一马平川,站在马背上能望到很远的地方了。
志文接着说道,“刚才我在马背上往西北方向看时,能隐约看见些青色的山头了。”
“我估摸着也应该快到了。”柳才插话道,“咱们黄昏时候应该能到太行山的范围了。”
周承允闻言,明显松了口气,“进了太行山,咱们才算是真的安全了。”
“为什么这么说,周大哥?”可旺很是不解地问道。
“你想啊,都是山地,这骑兵就不容易跑起来,就算鞑子来了,咱们也好与他们周旋,对吧?”
“哦!是这个理。”可旺恍然大悟。
“再说,”周承允忽地冷笑,“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鞑子是不会进入到保安、宣府去捣乱的。”
“周公子,”却是柳老汉说话了,“这保安、宣府的军兵我都见过,要是没有长城,连蒙古人的对手都不是,凭他们还能拦得住建奴?”
众人齐齐看向周承允,等待他的解答,尤其是志文。
“这就要先说说晋北八大粮商了,你们都知道不?”周承允问道。
志文与可旺先点了点头,见柳氏父子稍做犹豫也点了头,不由得好奇地问道,“柳叔,你们也知道?”
“嗨,不就是范家嘛,那家伙,排场大得很,每回粮食都让我们眼馋,就是不敢。。。”
柳老汉话没说完,柳才就一把捂住了他的嘴,“爹,别乱说话!”同时暗叹好悬,差点把“劫”字说了出来。
周承允一直以为这父子二人是与志文他们一道逃难的,现在看来却不太像,不过他并不多嘴,而是接着说道:
“知道就好,这八大家不但卖违禁之物给建奴,帮建奴渡过粮荒,还要替建奴销赃,你们说,建奴舍得动他们吗?”
“周大哥,你的意思是。。。?”志文心里隐隐有些明白了。
“没错,八大家的老巢,就在宣府北端的张家口堡,宣府、保安,算得上他们的势力范围,除非有什么意外情况,我认为建奴是不会进到这两地,动他们养的狗的,那些抢来的金银珠宝又不能吃,要想换成粮食军械,还得靠这八大家。”
原来如此!
没想到兜兜转转的,来到的是范家的势力范围,就是不知道范永斗的死能掩盖多久,看来早晚得和范家杠上啊。
这地方可是宋献策选的,他与范家有仇,会不会是故意找了这么个地方,好让大家帮他报仇啊,倒是有这个可能。
不过要想做羊毛生意,应该没有比涿鹿山一带更好的地方了罢,管他的,对上就对上吧,生意做大了,就算没有以前的恩怨,估计也会被范家给盯上成为仇敌的。
想到这里,志文心下释然,而且他发现,其实在此地还有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