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仲见徐其锦对徐其容这般事事周到,心里不由得想,我是他夫君,她对我都没这么好过,她那妹妹待她一般般,她对她那妹妹却这般掏心挖肺,真傻!
用完早膳,借着丫鬟婆子们收拾碗筷的功夫,徐四老爷问杜仲:“马车行李都收拾好了吗?沈安家的准备了一些西京城的特产,你们都带上了?”
杜仲忙恭谨的点头,回道:“锦儿都安排好了。”
他本来是不耐烦这些事务的,谁成想徐其锦竟然安排得很好,看起来还一点都不费事的样子,这才想起当初姑母来杜家介绍徐其锦时说的那些夸人聪明能干的话,原来都是真的。
徐四老爷微微点了点头,一脸的笑意:“既然是锦儿准备的,那我也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了。”
见徐四老爷也对徐其锦信任放心,杜仲突然有些得意,这人周到细致,那又怎样,又不是徐家人,是他杜家人!他却不知道,在徐家,只有徐其锦和徐其容不放心徐四老爷的,断没有徐四老爷开口质疑徐其锦和徐其容不周全的时候!
徐其容这才意识到自己很久都见不到姐姐了,很是难过。可姐姐在西京城待了这么长时间,再待下去,只怕婆家那边便有意见了。她再舍不得姐姐,也不能任性的开口把姐姐留下来的。
徐其锦也很舍不得徐其容,把人叫到身边,一句话一句话,事无巨细的叮嘱。再三告诉徐其容,家里若是有什么事情,就给她写信。她那边顶多两三天时间,也就收到了。
徐其锦说什么,徐其容就应什么。她有些后悔,自己早上干嘛不早点起床!早点起床还能多陪姐姐一会儿。
徐其容把这话抱怨给徐其锦听,徐其锦便想到徐其容早上的行为,憋笑憋得很辛苦。
再怎么不舍,徐其锦还是上了回苏州的马车。
徐其锦走后,徐其容恹恹了好几日。等到平泰公主传话来状元巷,让徐四老爷过去请安,徐其容才重新打起精神来。
她知道,祖母这是要跟爹爹说娶继室的事情了。L
☆、第二百三十九章 续娶的波折
祖家要搬到京城来的这件事,显然让如意巷的人有一种如临大敌的感觉。
对于徐郭氏来讲,祖家搬来了,她手里的大权虽说不必交出去,可稍微一些重大的决定,都是要请示祖家那边的。对于徐家几个太太们来说,祖家搬来意味着她们要在更多的长辈们跟前立规矩。
对于徐家的几位哥儿们来说,祖家跟他们同辈的哥儿中,有徐知那样的早已考取了功名的,同龄的哥儿中,有徐亭晏那样的聪明绝顶的,怎么也算不得好事。
至于徐家的小娘子里面,徐其蛾和徐其蝶年纪还小,想着祖家那边搬过来会认识几个新的姐妹,心里倒是有些高兴的。徐其筠则不然,她好不容易压过去徐其玉,又怎么愿意让祖家的姑娘来分了她的风光?至于徐其玉,她一个庶女,如今已经过得很艰难了,再遇到像祖家那样规矩森严的,岂不是日子过得更加的苦巴巴了?
因为这件事,大家心里都有些忙忙乱乱的,徐四老爷进了如意巷徐府大门之后,难得的没有遇到刁难他的人,直接到了兰芷院,平泰公主正看着几个丫鬟把去年收集的花种撒进院子里翻新的泥土上面。
徐四老爷见平泰公主心情甚好的样子,心里也有些高兴,规规矩矩的请了安,然后才笑道:“母亲,过段日子还有倒春寒,这会子花种撒下去了,发了芽,到时候再被冻死了可怎么办?”
平泰公主微微侧目:“你还知道倒春寒?”
徐四老爷点了点头,随口提起:“高伯从苏州回来之后,替灼灼在乡下又置办了两个小田庄。我想着灼灼一个小娘子。去庄子那边磕了碰了我也心疼,前几日抽空亲自跑了一趟,去看了看那两个田庄。倒春寒这个是庄子里面的佃户跟我提了一句。”
平泰公主听他这么说,微微一愣,然后轻声喟叹了一句:“这些庶务,你以前可是一点也不沾手的,现在倒务实了许多。”
徐四老爷抿了抿嘴。前前后后出了这么多事情。他也知道自己性格方面有不好的地方,可他毕竟是一个父亲,不能总由着女儿为自己操心为自己打算!
桂嬷嬷在一旁说道:“殿下。这是好事,应该高兴才是。”
平泰公主点点头,对此不置一词,反而问道:“沈氏去了多少年了?”
徐四老爷想也不想。便道:“快七年了,沈氏是乾德二十四年没的。那个时候,灼灼才六岁,锦儿也才九岁。”
平泰公主叹了口气,心里想着。七年了,确实是蛮长的时间了,那个时候她还在佛堂里面念着经书。以为自己的两个儿子兄友弟恭,一个朝中做官。一个闲云野鹤,都过得很好。
平泰公主又道:“我除夕节前那日去状元巷,见到了你们隔壁的戚家的女儿。戚家虽然家世不算好,可人家姑娘是极好的。长得端端正正的,人也是极聪慧的,我看着倒跟当年的沈氏有几分相似。”
平泰公主根本就没有见过沈氏,只是徐四老爷因为徐谨行的事情,这会子还心疼着平泰公主呢,自然不会把这话说出来。
桂嬷嬷接着道:“二老爷你身边长期没有人照顾,且不说殿下,就是大小姐远在苏州也是不放心的。更何况,容姐儿也到了说亲的年纪,家里面若是有一个女人操持着,万事也方便一些。退一万步来讲,若是过些日子媒婆上门说亲来了,或者是哪家的夫人看上我们容姐儿了,总不能由你去招待吧!”
徐四老爷点了点头,正色道:“去年年底的时候,灼灼也表露过希望我续娶的意思,我明白那孩子的好意。再者说了,如今大哥还不知道在哪里,我也不能让父亲的子嗣断在了我这里。”
这便是没有异议的意思了。
平泰公主那般淡定的人,听到这话,面上也不由得一喜,道:“这么说,你是同意……”
话还没说完,就听到徐四老爷接着道:“有件事我想跟母亲商量一下。”
平泰公主微微有些讶异,她还从来没有听过徐四老爷用这种语气跟她说话,但是儿子主动要跟自己商量事情,她还是极高兴的,当下便问道:“我们母子之间何必客气,你有什么话,直说便是。”
徐四老爷这才道:“母亲可知道江州城易家的事情吗?”
平泰公主愣了一下,正说着他续娶的事情呢,他怎么说起江州易家来了?
徐四老爷微微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一本正经道:“易二老爷接到家里面的来信,回了江州城,才知道易家出事情了,易二老爷怕灼灼担心,给灼灼的信里面说得很含糊,只说易家因为生意的缘故搬迁到了北羯去。”
这事情平泰公主也是知道的,因为徐其锦那婚事,平泰公主对易家关注得很。可事情具体的内情,却不是知道得一清二楚。
徐四老爷接着道:“易桐池娶了个姓周的女子,据易二老爷说,小夫妻还算恩爱。可那姓周的女人是个黑心肠的,路上的时候把他的两个侄女给落在半路上了。”
平泰公主有些诧异:“怎么害了两个小娘子?”
桂嬷嬷解释道:“想来是因为周芳音不得易夫人的欢心。”易夫人虽然是个粗鄙的人,可她到底是易桐池的生母,要想刁难不得自己欢心的儿媳妇,也不是不合规矩的。
徐四老爷点点头:“那两个被丢在半路上的小娘子,听说母亲也是见过的,当初就是她们俩陪着易夫人来见母亲的。”
平泰公主立马就想起来了,是那两个跟锦姐儿年纪差不多的小娘子。易夫人不会说话,一张嘴就得罪人,两个小娘子在那里费劲巴拉的想要拦着易夫人。
然后问道:“易家人就不管?”
徐四老爷摇摇头:“那易桐池也是个好少年,可惜被那周氏蒙了心。一门心思听他媳妇儿的话。那周氏做事又是个有手段的,愣是没有让易家人抓到一丁点把柄。就是易二老爷,在得知两个侄女不见了之后,虽然怀疑周氏,却也没能找到证据。”
桂嬷嬷皱眉头:“倒是可惜了两个好端端的小娘子。”
徐四老爷嗯了一声,接着道:“易二老爷便给我来了封信,请我帮忙在江州城到北羯的路上找找看。我想着那两个小娘子跟锦姐儿一样的年纪。确实是可怜。易二老爷又是灼灼行了古礼的先生,便派了人去寻。
人倒是寻到了,可惜两姐妹不知人心险恶。被花街的老妈子给拐了去。好端端的小娘子,又如何能忍受这个?得知自己在烟街柳巷,就商量好了一起撞死在柱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