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珂玥拿起手帕擦了擦眼角,“你这个小蹄子真的想我了?”见我诚恳无比的点头,她的脸色才稍稍好看了些,却依旧啐道,“还算你有点良心。还以为你自己过的快活把我忘了呢!”说完了话才想起来我丢了孩子,身受毒箭,又怎么可能快活的起来,脸上现出说错话的懊恼来,她拉着我的手一脸关切,“你的箭伤怎么样了,快进屋让我看看,留下疤了没有?”
我笑道,“已经全好了,半点疤痕都没留下。放心吧!”
正说话间,听见屋里隐隐的抽泣声,循着声音望去,看见三只眼睛红红的兔子。念巧见我看了过去,含泪的脸上硬是堆出来强作欢喜的笑容,“小姐……”一句话没说完,泪又哗哗地往下流。一边的茹雪露雪也望着我直哭。哭得我心里发毛,总觉得欺负了小姑娘似的,“都怎么了,哭什么啊!好了好了,这不是见面了吗,别哭了。”
念巧一边擦泪,一边哽咽道,“小姐,你受了那么多苦……都瘦了……”偏那泪怎么也抹不尽。露雪也在一边瘪嘴哭道,“呜呜……还以为小姐不要我们了。”
最见不得人哭,手忙脚乱好不容易才把几个小姑娘安抚好,对一边安静侍立的绿萼吩咐道,“绿萼,你先把她们几个带下去安排一下,以后这几个跟你一样,也在我屋里伺候。平日里你好好教教她们王府的规矩,不要让她们因为不懂规矩被外人抓了把柄。”雍亲王府的规矩太大,再加上有人对我看不顺眼事事挑刺。所以本不想让她们来王府,不如在府外来的自然。可既然珂玥把她们送了来,再不让她们留下,这几个小丫头怕是更要以为我要把她们抛下不管了。
我从不轻易相信人,屋里只留了胤禛给我的绿萼,宫里送来的宫女嬷嬷的也都一律在外屋做些别的差使。如今让这几个小姑娘在屋里伺候,绿萼自然不会轻看了她们,笑道,“格格放心!”便引她们几个下去了。
又和珂玥说了会话,再三保证有空一定多去看她,她才满意地甩着帕子走了。
别扭的母亲
胤禛每日都要去宫里请安,我不用每次都跟着去,但是隔个三五天,还是要意思意思去一次的。
说实话,对于德妃我一直保持着十二分的好奇。历史中虽有对她的记载,但对于这个乌雅氏,我是有很多疑问的。
当初她从一个身份卑微的、负责端茶送水等细活的“宫女子”,一步一步登上永和宫主的位置,就能看出她的不简单。康熙二十年册的四个妃子,她们的地位或者说是在皇帝和众宫人心里的位置,是后来的其他宫妃难以相比的,或者说,后来的宫妃再牛也牛不过这四个人。可是这四个人中,德妃的出身最低,只有她是包衣之后,不是以秀女而是以更低一级的宫女子的身份入宫。
眼前静静喝茶的德妃身上隐隐含着一种雍容华贵的大气,眉眼中另有一种淡泊名利的神态。能够稳居后宫这么多年,她一定是一个聪明女子,如今虽然已经四十多岁,但是能看出她当年一定很美。心计是后宫中生存的另一个必备的技能,幸运的是她并没有把这当成一种手段,而是利用这份敏感和睿智把自己和孩子保护的很好。淡泊名利的性格或许就是康熙欣赏她的原因,史书上没有德妃的“圣祖甚爱之”,也许正是因了她从不张扬的性格。可是六个孩子,足以说明康熙对她的宠爱。而且,她的女儿是唯一一个下嫁满人而不用去蒙古和亲的公主,她的两个儿子在历史上又都是夺储风暴的中心。
从第一次来我就发现,德妃对胤禛总是淡淡地,但是对胤祯,喜爱之情却从不掩饰。这可能也与他们二人的性格有关,胤禛的外表总是很冷漠,而胤祯性格却很张扬,从母亲的角度来说,一个总是沉默不多说话的孩子总是不如会撒娇会说好听的话讨人欢心的孩子合心。况且,由于生育胤禛的时候乌雅氏没有身份,甚至连嫔也不是,她就更没资格抚育皇子,于是胤禛,也许是刚刚出生不久的胤禛,就被送到了孝懿仁皇后佟佳氏的怀中,而后来,佟佳氏过世,胤禛再回到乌雅氏身边时,德妃已经有了幼子胤祯,没几年,胤禛就开牙建府,搬出了宫里。也许是由此,她们母子之间有些疏远。
历史中的德妃是偏心的,现实中看似也是如此。每次来请安,都是十四在说笑,她含着慈爱的笑倾听,却并不和胤禛多说话,似乎母子间从来就没什么可说的。然而胤禛若是穿的单薄了,或者咳嗽几声,她却立刻就能发现,貌似冷淡的询问语气中是掩的很深的关切。于是我想,这对母子,或许并不像历史中写的那样关系紧张。
很多清穿小说描写了德妃与胤禛的不和。但是却没有任何史料能证明德妃偏疼哪一个儿子。唯有那句突兀的话,雍正即位后,德妃说了那句著名的“钦命吾子继承大统,实非吾梦想所期”。
这句话为雍正带来了很多麻烦。 所以很多人因为这句话而不理解甚至咒骂德妃为什么如此偏心。大家都说德妃这是因为没有把位子传给自己的小儿子而心生不满。但是,“钦命”意为皇帝的诏命,皇帝诏命我的儿子继承皇位,(这件事)我做梦也没有想到过。她明明是承认了胤禛的地位。只是感到意外而已。
曾经我也不明白她为什么会无缘无故说这句话,但真正认识她以后,觉得以她这样淡薄名利与世无争的性格来说,说出这样的话是一点也不突兀的。
我从没想过我的儿子会当皇帝,我也没想过自己会当皇太后。唯平安二字是吾所愿。
雍正即位之后,同样说过没有想过康熙会把这副担子交给自己之类的话。偏偏她说了,就成了母子不和的证据。
有人会问,既然母子和睦,那为什么雍正即位之后,德妃不肯受封为太后?的确,不受尊号是让雍正很为难,但拒不受尊,德妃并不是头一个。在康熙在平定三藩叛乱的战争后,康熙皇帝要给孝庄加上徽号,孝庄说:“皇帝应受尊号,以答臣民之望。予处深宫之中,不与外事,受此尊号,于心未惬。此典礼不必行。”难道孝庄不受徽号,也是不承认康熙皇帝?不承认康熙皇帝的帝业?
况且康熙死后,为康熙帝守灵的时候,宜妃竟在新君雍正生母德妃之前离开。在宫里待了三十多年的人,宜妃会不懂礼节么?可见,德妃的太后之位不那么名正言顺吧。
雍正即位5个月后,德妃就逝世了,当时她的身体情况想必也不大乐观。既然如此,这个太后的桂冠,谁知道能戴多久?不要也罢了。一个六十多岁的女人,拖着病体,几个月后怕就要离开人世了。在生命将尽之时,谁还会在意那些虚名?推辞受尊,不离开永和宫,少些担惊受怕,少些繁文缛节,只想要安安静静地度过人生的最后的时光,就那么难以理解么?
眼前的德妃更像是一个别扭的母亲,明明想要关心,想要补偿,想要跨越彼此间的隔阂,却因为彼此的性格,或者种种别的原因,一直没有找到一种更密切更合适的相处关系。于是只好一次次试探着。
如果说以前真正的胤禛是因为身在此山中而没有发现德妃真正的心意,但是目前的顾彦真确是心里有数的。所以他丝毫不在意德妃在表面上对待他和十四的不同态度,只是静静地在那里坐着听自己的母妃和幼弟谈笑风生,在德妃一次次看似不经意飘过来的关切的目光,默默地坐着,只是那一刻,他一贯冰冷的表情,分明柔和了许多。
作者有话要说:在网上查了些资料,关于德妃的资料很多。大部分是往偏心扭曲的方面说的,好不容易找到一篇为德妃说话的,所以引用来。嗯嗯,是在百度词条上找的。创建者是艾玉澄 ?具体作者是谁不明。在这里引用一下。
许多人因为四四的原因,对德妃颇有意见。很多小说里更是把德妃的形象刻画的很扭曲。可是在这里,因为顾彦真前世母亲很早去世,也没有兄弟姐妹,唯一的一个父亲也在20多岁就去世了。很孤单的一个人。所以在这一世,母亲,兄弟,都想给他。不想让他到了这一世还有一个偏心的母亲。所以找了些为德妃正名的话。
失败的吻
德妃,胤禛,胤祯三人之间上演着母慈子孝的一幕,我的心思却忍不住的游离。这样的场景,不管是前生还是今生,都不属于我。
我的目光逡巡于眼前的母子三人,分开看没觉得什么,当他们三个凑到一起,真的能发现很多长的相似的地方。胤禛的薄唇明显是遗传自德妃,而胤禛,胤祯二人从长相上看竟有五分相似。不过一个内敛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