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眼中精光一闪,这个问题其实早就如一道刺般搁在他的心中,只是有意无意的没有将他摆出来。组建一支以汉人为主体的精锐骑兵。看来是必须的!无论是出于维护金字塔统治机构地需要,还是为了为了延续大汉民族的血性。都必须拥有一支强大的汉军铁骑。
“你的意思是?”
“必须组建一支以我唐人为主体的精锐骑兵!尽征异族男子为我筑城、耕种,此乃长久之计!”
李默然不语,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
“是啊,要建设一支铁血的汉人铁骑才是最终的王道啊”李在心中感慨万分,
“獠牙营虽然已经称得上是精锐中的精锐,但毕竟只有一千人,只有让整个辽西的汉族人地血性都沸腾起来,对上其他异族时才能够不落下风,想秦、汉两代帝国数次深入草原,将匈奴击溃千里,何也?除了装备上的优势,另外一个就是心理优势,持久的心理沉淀让每一名汉族将士在面对蛮夷士兵时,都会从骨子里萌生强大的自信,拥有强大自信心的汉军将是无敌的!”
李凛然点头,瞟了一眼张景,暗道这个张景虽然是个商人,但眼光却很长远,想的基本上和自己一样,沉声道:“继续说!”
李此时的思绪却飘向远方,秦汉时期,汉人的强大不仅仅只是经济上地和军事上,那个时期的汉人在面对北方游牧民族时,却拥有心理上的优越感,而后世宋、明时期,汉人面对北方游牧民族时却是胆颤心惊,而自唐太宗以后,北方各族频繁南下,将汉人的那种自信感一点点的磨掉,现在必须要一点点挽回这种自信心;
有了这种心理上的优越感,军队才可以变得无比强大、难以战胜。
但建设一支强大地汉人铁骑却是一个长期地计划,眼下奚族狼骑虽然骁勇,却只可驱之以征服其他族群,最终还是要建立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辽东大地,这也是建立一个汉族转向外向型地一个契机。
“博了!”
李心中恶狠狠的说道,即使不成功也不会对他造成什么损失,顶多带着獠牙营逃回沧州罢了,但如果成功了的话,将会改变整个民族的命运,想到这里李心中异常激动,大声喝道:
“撒里葛!”
“在,大汗!”“马上带人将方圆百里探察下,看看附近的情形!”
“是,将军!”
张景上前道:“将军,不如将营州之众尽数迁徙至此,专心经营锦州!”
李沉思片刻,心中犹豫不决,营州是为进攻辽东的踏板,距锦州快马只有半天的时间,如果全部撤出的话反倒便宜了契丹人,而锦州也失去了防御的缓冲地带,不能够轻易放弃,但是现在的情况还不允许他分散精力同时来铸造两个城,一时间颇为苦恼。
“将军,小人的意思是将妇孺及流民悉数徙于此,奚族人可留守于营州!”
李眼中精光一闪,瞬间明白了张景的意思,这六千多奚族骑兵成了锦州城最外的一道防线,以这六千骑兵来赢得锦州城的建设的时间,
“此事再容商量,对了,你行商这么多年,可曾走过海路?”
张景道:“小时候跟着小人跟着家翁走过一趟海路,那一次的情景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哦,快详细说来听听。”
昨天本来说还一更的,写着写着睡着了,口水把键盘都打湿了,郁闷…………!
第三卷——第五卷 第一百一十四章 抉择
更新时间:2009…3…16 0:35:09 本章字数:3088
和煦的风渐渐变的暴戾起来,辽西走廊上已不如往日的平静(辽西走廊为辽西低山丘陵东南的沿海狭长平原地带为华北通往东北的交通要道),千余铁骑来回在这条狭长的平原上来回奔驰,一批批流民在锋利的长刀和铁蹄的驱赶下前往锦州的路上,其中既有汉人也有女真、室韦人,甚至有契丹人,其中大部分是汉人,刘守光父子的残暴统治让他们的抛弃了自己的家园,逃难于长城之外。
张藏英面露凶光,不时抖动着手中血刃,但却并没有真的落下去,铮亮刀芒闪的人心中发寒,哭喊声此起彼伏,这些困苦的人民不断回望那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的家园;依依不舍;
三天来,李带着三千铁骑踏遍方圆百里,已将周围情形摸了个清楚,这是个十分理想的建城之地,水源充足,水草丰盛,易守难攻,只要有足够的人力他有信心将此地建成如沧州一般规模;
“撒里葛!”
“在,将军!”
“去,派人看看胡损他们到那里了。”
“是,将军!”
“咴律律。。。”
翻身上马,李带着一众侍卫朝远处疾驰而去,沿着这条辽西走廊,沿途看到的情景和大漠草原完全不同,如果说大漠给他的感觉是苍茫,而这里给他的感觉就是温馨,一丝淡淡的泥土地芬芳飘散在空中;
“吁。。。”
长吸了一口气。李一拉缰绳缓步而行,陆续不断有流民朝这边涌入,在他们的脸上看不出一丝悲伤或者喜悦,在他们心中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活下去;
“哒哒哒。。。”
远处数匹战马狂飙而至。。。CN。在离李百步之时翻身下马,急步上前拜倒在李面前
“将军!”
“起来说话。”
“幸不辱命,三万余流民已全数聚齐,正赶往此地而来。”
“嗯。没有为难他们吧!”
“没有,将军,其中有两万流民是自愿前来。”
李不由狠抽了口凉气,本来的二万人再加上陆续前来的三万人,再加上奚族的五万人,锦州城瞬息之间将要达到十万人地规模,这可比沧州的规模了。
“你去速去将来往的流民安顿好,不要出现任何慌乱。”
“是,将军!”
随着大批的流民地到达,李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绝对有点过于仓促了。散布在整个辽西走廊的流民远远超过李的的估计,第一批到达的流民将近一万人,原有的架构不再能够满足越来越多的需求,好在这些流民自身本来就带有粮食和生产工具,不然的话光粮食问题就够李头疼的了。
李跨马圈地,眼中盯向了大、小凌河、女儿河三河之间地那块平原,心中暗叹这真是天然的筑城好地,三河稳稳的将这块平原包裹了起来,这简直是一条天然的护城河啊。如此城墙依河而起,骑兵再不能成一泻千里之势,防守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且平原之地,土地肥沃,适合耕作,只要个一两年时间绝对能够成一个稳固的后方。
随着嘈杂的声音逐渐扩散,一下之间空旷的平原显得热闹起来,而李此时却不由的头大起来。内政地事本就不时他所擅长,在沧州时有孙鹤等一班老臣去打理,他到没感觉到什么,此时黑压压的一众人口在眼前让他产生了一种压抑的感觉;
“张景,张景。1^6^K^小^说^网”
正在一旁清点人口户数的张景听到李的喊声慌忙奔了过来。
“将军,你找我?”
“我探查了下方圆百里。发现那块地区最适合筑城。你看如何?”
张景顺着李指向的方向眺望了过去,连连点头道:“甚好。甚好,此地三河齐聚,易守难攻,按易学来说,此地为龙眼,远睽四方,可为龙兴之地;”
李不由一奇,道:“你通易学?”
张景躬身道:“略懂一
李抬首远眺东方,道:“你可知道我为何要选在此地立城?”“小人也有所困惑,按说将军贵为顺化节度使,据有沧州重镇,又何必冒险来此边塞之地筑城呢?”
李微微一笑道:“如果我说我是为了我华夏民族的存亡,为了我族人不再受契丹人的欺辱,你信么?”
张景身躯一振,正色躬身行礼道:“将军高义,小人佩服!”
李刚毅的脸上透出一丝苦笑,心中地苦只有他自己才能够体会的到,长途跋涉从辽东到大漠,为的是什么,为的只是一丝生存的机会,沧州百战之地,这只是一天后路而已,而且是最艰难的一条后路,只希望上天给他地好运气还没有消失,摇了摇头,转身对张景道:
“如今万事需从头开始,你还需多担待些,心中可还在记恨我将你掳掠而来。”
“不敢,将军乃世间豪杰,吾真心相随。”
李脸上一笑,赞赏地拍了拍他肩膀示意他离去,张景转身而去,还有大量的安置工作等着他,此时李再次感觉到人才地匮乏以及重新建设的难度;
所谓破坏容易建设难,从前只是流寇式作战,不用担心补给和后勤,而如今这些都随着战略的变化而在不断地变化,时不待我啊!李暗叹;
十万人的重担重重的压在了李一个人的肩上,耕种、筑城、秩序、制度等一系列的问题将接踵而来,李恨不得此时多生了几双手和几个脑袋,身旁侍卫秦方看见李焦虑的样子都不由的暗自着急,上前道:“将军,不如从沧州调点人过来吧!”
李摇了摇头,此时水路不通,走陆路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