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当凌杳准备转身离去时,他的手腕却被柴渺抓住了。
“凌杳。”柴渺叫的是凌杳的名字,而不是她平常称呼的军职,她睁开了潮湿的眼睛,轻声说:“别走。”
凌杳转过身,看着柴渺露在被子外面的头和散落在枕头上的秀发,笑着摇了摇头说:“看起来,你似乎并没有醉啊。”
柴渺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她这时的脸色很红,也看不出是不是更红了,她说:“醉是醉了,不过醒得比较快。”说着她吐了吐舌头,这个谎言似乎并不那么完美,一个人要真是醉得走不了路,又怎么可能醒得那么快呢。她看见凌杳又转过了身,有点着急,刚刚欠起身子,才发现他拉了一张椅子,在她床边坐了下了。于是仰头一倒,脑袋却砰的一声撞到床栏杆上。
凌杳看着柴渺又弹簧一般的坐起来,苦着脸伸手揉着自己的脑袋,忍不住摇了摇头,说:“不知道你的士兵们要是看见你这样子的话,放不放心跟着你去赴汤蹈火的。”说着,伸出手去,帮她轻轻的揉着她的后脑。他的手不算很大,但是有力而温暖。
柴渺就说:“给我讲个故事吧。”
凌杳奇怪的看着她,说:“讲故事?”
柴渺说:“是啊,讲故事哄我睡觉啊。你知道吗?我四岁的时候就懂得分辨各种手枪的型号了,六岁的时候就懂得怎么拆组一支手枪。到了十岁,我得到了我爷爷亲自送给我的礼物。你猜是什么?一支小巧的勃朗宁手枪。可是他们都不知道,那时候我最想要的,只不过是别的女孩子都有的布娃娃。十四岁,军校里的大哥哥们开始习惯我的口令,十六岁,一个人提着行李到了美国,上那所著名的军校。从小到大,没有人在我睡觉的时候给我讲过故事,我妈妈死得太早。很多时候,我觉得家里的长辈吧、没有意识到我其实是个女孩。”
凌杳说:“我觉得,他们不是没有意识到你是女孩,他们一开始就没有意识到那时候你还是孩子。我六岁的时候……”该给她讲什么呢?六岁的时候,他已经被父母送到小学上二年级了,他读书比较早,因为他的父母都是老师,没有时间来照顾他。笑了笑,接着说:“其实也很惨,因为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上学了。也没什么童年。他们希望我考上他们心目中的那所大学,本来,我也做到了。可是……”可是后来,他们却莫名其妙的来到了这个时空,不知道他们,他的爸爸妈妈,现在还好吗?
柴渺沉默了一下,她知道,凌杳的从军,就是因为他的家在旧帝国突然爆发的战争中毁掉了(凌杳的资料只能是这么写的)。她顿了一下,问:“他们,你的爸爸妈妈,原本像让你学什么的?对不起,也许我不该提这个问题。”
凌杳说:“没关系。他们想让我学音乐,甚至还想我到维也纳去留学。其实我自己也很喜欢音乐,我学的是大提琴。曾经我还幻想着有一天能自己开个音乐会呢。在维也纳最著名的剧院里。”讲到这里他笑了起来。
柴渺先是笑了一下,说:“那我要去看,你可要给我最前排的座位哦。”然后,又叹了一口气说:“可是现在维也纳被德国人占领了。不过,战争结束了还可以去啊。我想这场战争总会结束的。”
凌杳呵呵一笑说:“战争当然会结束。不过,我也不知道能不能活到那个时候呢。”
柴渺有些着急的说:“干嘛这样说——你可是我们全军几万人的主心骨。要死,也是我们这些属下死在前面啊。”说到这里,她有些沮丧起来。怎么又回到部下的身份来了?她现在可不愿以部下的身份和他说话的啊。就像烈风雷他们设计的那样,其实,在她心里,也希望能在这样的时刻发生点什么。可是,她现在却充满了忧伤。不知不觉的,她的眼泪都流出来了。真的,如果真的有一天,他死了的话?不要,就算拼上她的性命,她也绝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看着柴渺梨花带雨的脸,凌杳的心里也不由得微微的动了一下。好像有什么柔软的东西被触碰到了。他站了起来,说:“好吧,早点睡吧。很快队伍就要准备出发了,有你忙的呢。”
凌杳拉上门的时候,柴渺已经光着脚跳到了门边。她满脸都是泪水,她想跑出去拉住他,她不知道自己要跟他说什么,可是她不想他离开。可是门关上的那一声很轻很轻的响声,却让她怎么也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拉开那道门,只能侧耳倾听着那熟悉的脚步声在走廊里渐渐的远去。
他们的未来究竟会怎样?柴渺不知道,她也不知道战争结束后,自己该做什么。她所能知道的只是,战争还远远没有结束。她靠着墙壁慢慢的坐了下来,看着这个熟悉而陌生的屋子,一切的一切都告诉她,个人的情绪,只能很快的收回到自己的内心深处。她是一名军人,还是一位刚刚上任的将军,等待她的,不是爱情和鲜花,而是,刺刀,还有热的血。
那么,就这样吧。柴渺重新站起来。等到战争结束,她想,等到那个时候,她会向他表达自己的心意的。到时候,无论他是要到维亚纳去圆他的梦也好,还是别的什么也好,只要他愿意,她都会陪着他的。
第二天,当柴渺重新穿着整齐的作训服出现在自己的部队面前的时候,她又是那个只要一板着脸,就连那几个外籍步兵团的士兵都不敢嬉皮笑脸的“魔女”师长了。
新21军整个部队的集结非常的迅速,从接到命令到部队出发,所用的时间大大超出了行辕司令长官部的预料。当然,新21军的行动是高度机密,即使是昆明行辕司令长官部,也只有极少数的人知道。连同非作战人员在内,新21军在出发时,总共有兵员4万6千余人。为了避免日军的空中侦察,新21军放弃了通畅的越老公路,而是悄悄的从密林中穿行。
大军远征,最重要的就是后勤补给。尤其是他们选择的是没有道路的道路,而且,这还是在境外作战。为此,凌杳特意把越南步兵团的团长阮梅上校调到了军部,成立一个后勤协调处,由阮梅来任处长。负责和沿途的当地人打交道,并征用越南老挝的民工担任后勤运输工作。
自从阮梅调到军部之后,新20师师长林森到军部来的频率,也就上升了许多。而以往他怕挨训,一般是能不到军部来,就不到军部来的。
第三零三章 目标“勇”部队
在丛林中经过近一个月的长途行军之后,新21军终于按照计划,在1942年元旦之后渡过了湄公河,越过老泰边境,沿着金三角的边缘地带,出现在了泰国的北部。
而在这段时间里,中国远征军和日军新组建的缅甸方面军一直处在艰苦的拉锯战之中,缅甸中部双方重兵集结,战况呈现一种胶着局面。
日本缅甸方面军司令官河边正三大将一直担心的美国人并没有出现在缅甸战场上,甚至连最初和他们作战的英国人都完全退到印度去了。在缅甸的战争实际上已经完全变回了中国和日本之间的战争。
河边正三知道英国人最开始的时候怎么都不愿意让中国人到缅甸来,这是他们的殖民地,他们甚至曾经派出特使和日本人谈判,隐约透露一种宁可把缅甸让给日本人,也不让给中国人的意思。不过可惜的是,英国在欧洲战败,为了他们复国的希望,他们必须要借助美国人,而美国人的意思是要他们尽力的和中国人拉近关系。
如果德国盟友晚一点迫使英国人投降,缅甸,甚至东南亚的局面也许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了。现在,一直以来都被大日本“蟥军”不屑一顾的中国军队经过连年战火的洗礼,已经越来越会打仗了,而且他们还在军备上得到了美国人和俄国人的全力支持,也许要不了多久,他们就能开始有自己的军工体系。到那时,蟥军要实现“大东亚共荣圈”的理想,也许就更加的困难了。
战争是一种黑洞一般巨大的消耗,河边正三知道,经过几年的日中战争,帝国的兵力已经越来越捉襟见肘。眼下蟥军在太平洋战争中处于一种鼎盛的态势之中,可是,作为一个资深指挥官,河边也知道这种鼎盛之中有多少泡沫的成分在里面。不管是哪个战场,也许只要有一点的疏忽大意,整个战场的天平就会发生改变。
现在的缅甸战场,中国人打得很顽强,他们的损失虽然很大,但是基本上保持着整个战线的完整性。“蟥军”并没有太大的优势,如果一定要说有的话,那就是目前他们还可以放心的进攻。
但是,河边正三大将最怕的那个但是,还是出现了。
依然不是他最担心的美国人。依然是他,以及整个日本曾经最看不起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