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枚由“俾斯麦”号发射的15英寸穿甲弹。终于成为压垮“伊丽莎白女王”号的稻草。根据德国海军有关部门战后统计。这时候“俾斯麦”号仍能战斗的两座炮塔。其垂直弹药库里仅剩下7轮齐射所需的弹药。而在战斗期间从其他弹药库及时调运主炮弹药难度是非常大的!
根据事后调查。德国人击沉“伊丽莎白女王”号的这枚15英寸穿甲弹。从距离舰首77。4米、低于甲板5。1米的舷侧穿入。贯穿两层甲板后进入英国战列舰的锅炉舱。这时引信发生作用。穿甲弹的爆炸同时也引爆了正在运转的两组锅炉。巨大的烟柱正是从烟囱中喷涌而上。最致命的是。火势携爆炸之冲击迅速向其他锅炉舱蔓延。而穿甲弹在击穿舷侧装甲的同时也打穿了里面的储油舱。大火终于演变成无可挽回的灾难。英国海军的“女王”终于彻底沉默了!
趁着英国舰队暂时失去了统一的指挥。张海诺毫不迟疑的下达了新的作战指令:击中火力攻击下一艘英国战舰…………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马来亚”号!
这艘先于“伊丽莎白女王”号接受现代化改装的战列舰。在作战性能上和前者相差无几。在之前的战斗中指挥官以及舰员的表现可圈可点。“俾斯麦”号上三分之一强的伤势都拜他们所赐。不过在长时间的战斗之后。英国舰员们的体力、状态都有所下降。面对5艘德国战舰的围殴。指挥官格兰。莫伦特少将虽然信心不足。却没有擅自下令撤出战斗。在旗舰毫无应答的情况下。他以舰长身份做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决定:全舰炮火转而攻击德国舰队中最活跃的“沙恩霍斯特”号!
舰上的射击指挥官和炮手们很快遵照舰长的命令转动炮口。舰上8门15英寸重炮旋即向排水量与自己相当的“沙恩霍斯特”号。1。46万米上的第一轮齐射。8发炮弹全部失的。这时候德国舰队的炮火也劈头盖脸的打来。在格兰。莫伦特的带领下。英国舰员们沉着应战。边射击边调整。三分钟之内打出三轮齐射。最后一轮。终于以一发穿甲弹命中了“沙恩霍斯特”号!
爆炸的火球消失之后。那艘精锐的德国高速战列舰舯部靠后的机库位置顿时浓烟滚滚!
针对海上袭击设计的沙恩霍斯特级。拥有战列巡洋舰的速度和不逊于战列舰的防御。其主装甲带的厚度甚至与俾斯麦级相当。在增加了防盾之后。炮塔正面的装甲厚度达到了360毫米!不过。每一艘战舰都不是无懈可击的。“沙恩霍斯特”号亦不例外。英国战舰的炮弹不但彻底毁掉了它体积相对较大的机库。还顺势炸穿了轮机舱上方的两层甲板。如果爆炸位置再深一些的话。甚至有可能破坏其靠前涡轮机组。而这势必造成战舰航速的锐减!
对于英国舰队的火力调整。张海诺和他的将领们刚开始显的非常意外。但他们很快发现两艘英国战列舰在“伊丽莎白女王”号遭重创后陷入各自为战的境的。考虑到“威尔士亲王”号尚未形成强大的战斗力。他们决定继续将火力集中在“马来亚”号上。同时命令“欧根亲王”号高速插上对英国战舰发动鱼雷攻击!
作为德国海军战前开工建造的唯一一级重巡洋舰。希佩尔海军上将级火力和防御都较其他欧洲国家同级别的战将更为出色。为了丰富海上袭击时的作战手段。它们还装备了4座三联装的533毫米鱼雷。加上蒸汽轮机驱动下高大32。5节的航速。这级战舰完全可以在关键的时刻充当鱼雷攻击平台!
弥天 第32章 穷寇
更新时间:2009…9…27 19:53:46 本章字数:3404
2组12枚鱼雷,如同诸葛弩发射的连箭,以角度极小的扇形向目标袭去。(不过,为了达到四千码的射程,这些鱼雷所调配的速度只有36节,仅相当于英国海军最好的驱逐舰。不过,鱼雷所具有的相对隐蔽、难以击中、造价低廉和无人操作的特性,却是一艘驱逐舰无法比拟的!
在发射完鱼雷之后,“欧根亲王”号迅速转向,在海面炮战中迫近到如此距离已属十分冒险,何况对方拖后的“威尔士亲王”号已经将舰上的大部分火力调转过来。当然,这样的结果就是让“俾斯麦”号所承受的压力进一步减小,而在舰长库尔特。霍夫曼的带领下,德国旗舰的舰员们已经将重心转移到抢修战舰受损部位上,得到舰队司令冯。芬肯施泰因的授意之后,这艘战列舰尚可战斗的4门主炮已经将射速调整到了2分钟每发…………既是给炮手们恢复体力的时间,也是节约舰上原本就已经不多的炮弹!
舰炮口径上的劣势,在一定的条件下却可以转变为弹药储备量的优势,“沙恩霍斯特”号和两艘德意志级便是这种技术“相对论”的受益者。经过长时间的炮战之后,除了炮管发热、炮膛磨损外,舰长们还不必那么担心炮弹存量。随着战斗的持续深入,品质优良的德国造11英寸炮弹仍然不断砸落在英国舰队战斗力仅存的两艘战舰之一…………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马来亚”号。这艘在二战历史上原本无所作为的战舰,眼下正面临服役以来最大的挑战,德国战舰地11英寸穿甲弹,虽说在口径上比自己的15英寸小了4个档次。可穿甲能力却一点也不弱,奄奄一息的“伊丽莎白女王”号就是最好地例证!屡击不沉的“俾斯麦”号主炮齐射虽然缓慢,但准确度依然很高。一发15英寸的穿甲弹过来,就算是皮糙肉厚的纳尔逊级也难言轻松!
8门15英寸对21门11英寸,数量上的劣势显而易见,炮术精准的德国人,很快将这种差距转变为战场优势。在10分钟的时间里,“马来亚”号命中“沙恩霍斯特”号两次,德国舰队却朝“马来亚”号砸下了247发炮弹。其中12发直接命中、16发成为近失弹。//如此高密度地攻击下,格兰。莫伦特少将的战列舰很快步了“前辈们”的后尘:两座主炮塔哑火,从舰桥到舰尾更是有多达四处地方起火,逆风而行的状态使得大火不断向舰上的其他部位蔓延,以至于舰上百分之七十的露天炮位都受到严重影响,甚至连两座后主炮塔也受到了火势地侵袭。
谁都知道。一旦有弹药库被大火引燃,任何一艘战舰的命运都岌岌可危了!在前后不到30分钟地时间里。战场上的大多数未知数都变成了已知,势均力敌的战斗演变成差距悬殊的对抗,幸存的英国舰员们终于崩溃了。击沉“俾斯麦”号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成为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它遍体鳞伤、不堪一击的表象看上去只是一个无比逼真陷阱,许许多多追求荣誉和胜利的人已经不能自拔,继续进攻只会越陷越深!眼见浑身起火的“伊丽莎白女王”号正在掉头返航,“威尔士亲王”号也紧跟着脱离战列,独木难支的“马来亚”号根本没有以一敌五地实力和勇气,于是,也一面向德国舰队射击一面转向朝着英国本土地方向驶去!
就在这个时候。/几架零散的“大青花鱼”意外地出现在战场之上。尽管失去了旗舰的指引,这些鱼雷轰炸机还是将鱼雷投向了情形最惨淡地“俾斯麦”号。这艘航速只有20节的德国战列舰差点没能躲过最后一劫………所幸的是,及时修复的舷侧副炮加上前后掩护的“欧根亲王”号与“沙恩霍斯特”号。德国舰员们成功抵御了英国人的鱼雷攻击,顺带将一架“大青花鱼”打了下来。
随着德国舰载机群陆续赶来并通过有序轮换确保舰队所在区域的制空权,这也成为英国海军在欧海之战中损失的最后一架作战飞机!
在“沙恩霍斯特”号的带领下,德国舰队对撤退中的英国舰只进行追击。遭受重创的“俾斯麦”号,则在数架Bf…109T的保护下提前踏上了返航之路。
尽管缺乏舰队最强有力的1英寸舰炮,由“独臂将军”齐里格指挥的德国舰队却没有丝毫的手软,他们很快赶上了落单的“马来亚”号,以“沙恩霍斯特”号的6门11英寸前主炮和两艘德意志级的6门11英寸前主炮猛烈开火,在1。2万码的距离上把那艘英国战列舰的前桥和后甲板轰得一塌糊涂,两座后主炮塔也在最后的抗争中彻底沉默了!
撤退中的“威尔士亲王”号原本打算回援友舰,但这个时候从“格拉夫。齐柏林”号上起飞的Fi…167再度飞抵战场,它们还没来得及选择一艘残存的英国舰只发动攻击,“威尔士亲王”号就怯懦的全速北逃了!
假如纳尔逊泉下有知,此时也会为这些英国舰员的行为感到羞愧,然而大势已去,仅凭勇敢岂能力挽狂澜?
占据航速优势的德国舰队不断拉近距离,它们的舰炮开始对“马来亚”号上层建筑一一“点名”了:11英寸口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