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士无双-第8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苏关系恢复在即,中央随即派出周总理为首代表团赴苏参加十月革命纪念活动,但苏共新的领导层“三驾马车”坚持认为中苏关系破裂的责任在中方,对华政策不会有任何改变,会谈不欢而散,两党两国从此形同仇敌,持戈相向。
中苏交恶的副产品之一是解放军取消军衔制,以前学习苏联的那一套东西全部都要废除,军衔制和肩章武装带这些象征资产阶级军队威权的东西怎么能保留,六五年六月,全军实行新的六五式军服,陆军上下全绿,空军上绿下蓝,海军也废除了白色军服,换穿蓝灰色军装,三军都取消军种符号,只在帽子上缀一颗红星,领子上缝两面平绒红领章。
这就叫“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红旗挂两边。”
省城枫林路的警卫们都换穿了新军服,人人手里都拿着新印刷出版的**语录,随时随地学习,气象为之一新。
住在十号的陈子锟站在窗前,看着一队年轻的战士高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从远处经过,心中忽然生出一种山雨欲來风满楼的感觉。
这一天,郑泽如卸任省委第一书记,上调中央另有重用,
第六十九章 wu
无广告吾读网看着就是爽!
郑泽如终于如愿以偿进入zhōng yāng工作,担任农牧部部长,他在踌躇满志之余也有些担忧,他对爱人潘欣说:“我这次进京意义如同攀登悬崖峭壁,爬得好可以一览众山小,爬的不好,就是万劫不复,粉身碎骨。”
潘欣很忧虑:“那还是不要去了,běi jīng是权力中心,也是政治漩涡,斗争越来越激烈,这个时候调你进京,分明是把你放在火上烤郑泽如道:”我何尝不明白,可是身为党的干部,怎么能违背组织的决定呢,我只能尽力吧工作做好,把各方面关系维持好,不做出头鸟。”最新“”
潘欣道:“你走了,我们娘俩怎么办?”
郑泽如道:“此番进京,如履薄冰,你和杰夫还是留在省城吧,一来你的工作不宜变动,二来孩子转学改变环境对成绩有影响,三嘛,也是一种保护。”
“好吧,我听你的。”潘欣道,开始给丈夫准备行李。
郑泽如上调进京,枫林路一号的小洋楼却并未交还机关事务管理局,原来的省长接替了他第一书记的位子,而副省长马云卿晋级为省长,省里又提拔了一位副省长,枫林路的高级干部宿舍就有些不够用了。最新“”
枫林路上住的都是党的高级干部,撵哪一个走也不行,管理局的干部没辙,找到马省长汇报,马云卿将枫林路住户的名单看了一遍说:“有些人既不是党的干部,也不是zhèng fǔ的领导,为什么还要保留住宅,你们的工作是怎么搞的?”
于是乎,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干部再次来到枫林路十号,请求陈子锟搬家,地方已经找好,是市内户部街一处四十年房龄的四合院,说起来还是当年陈子锟买来给夏小青当外宅用的,也是陈家自己的产业。
陈子锟没有让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干部为难,交出了枫林路十号的钥匙,搬出了这座住了近四十年的房子。
搬离枫林路,意味着与江东省权力中枢彻底没了任何关系,陈家七口人搬到户部街十七号四合院,房屋面积小了很多,也不再有花园草坪游泳池,不再有jǐng卫厨师驾驶员保健护士,不再享受任何特权。
小女儿陈娇běi jīng大学毕业出后,经陈子锟安排进了江东人民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一晃许多年过去了,她也从青葱少女变成了二十八岁的老姑娘,和姐姐陈嫣一样,高不成低不就,个人问题很难解决,不过姐俩都有一个优点,不显老,四十岁的陈嫣粗看就像二十七八岁的大姑娘,而陈姣走在街上有时候会被人误认为是高中生。
……
时间长河慢慢东流去,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前民国代总统桂系领袖李宗仁归国,中苏关系形同水火,美国轰炸越南北部,第七舰队陈兵台湾海峡,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试爆了原子弹,与戴高乐的法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些新闻,老百姓们都从收音机和报纸上获知。
1966年2月,chūn寒料峭,户部街十七号院子里,屋檐下挂着冰溜溜,大街上响着震耳yù聋的革命歌曲,堂屋东厢房里,陈子锟正盘腿坐在炕上戴着老花镜看报纸,一旁收音机里传出播音员激昂有力的声音。
“同志在上海召开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同志说,文艺界被一条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了我们的政……同志号召要坚决进行一场文化战线上的社会主义大革命……”
声音太吵吵,陈子锟把收音机关了,继续看报,今天的淮江rì报上刊登了一则不起眼的消息,zhōng yāng吾读网记zhōng yāng办公厅主任杨尚昆被免职,国务院副总理、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yīn谋篡军反党被逮捕。
陈子锟叹口气,合上了报纸,他在政坛上也混了不少年,但越来越看不懂当下发生的事情了,他知道从去年底就开始批判《海瑞罢官》,醉翁之意在于běi jīng市委,彭真和吴晗等人,党内斗争越来越激烈了,难不成要重演洪武年间的火烧庆功楼?
天放晴了,冰溜子向下啪啪滴着水,形成一排小坑,窗台下摞着几十棵大白菜,那是陈家过冬的蔬菜,西屋的檐下是一堆煤,冬天取暖全靠这个。
陈子锟下了炕,拿起铁锹铲煤做煤饼,过了一会觉得热了,脱了棉袄甩开膀子干得热火朝天,小女儿陈姣下班回来,急忙放下东西一起干,把黄泥和煤炭搀到一块儿做成煤饼,放在太阳下晒干,不大工夫院子里就摆满了煤饼。
一阵自行车铃响,陈姣放下小铲子,往手上呵着热气道:“大姐回来了。”
陈嫣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手里拿着一封信:“妈妈来信了!”
是姚依蕾从香港寄来的家信,陈子锟赶忙接过仔细阅读,前年岳父姚启桢病逝,岳母也已经将近九十高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甚是思念外孙女,姚依蕾让陈子锟想想办法,把陈嫣尽快送到香港,如果可以的话,最好把陈姣也送来。
“妈妈信上说什么?”陈嫣探头过来看。
“让你去香港呢。”陈子锟将信纸递过去,自己拿着信封欣赏邮票图案,忽然发现信封末端有些不对劲,仔细一看,似乎有被拆开又粘上的迹象。
不用问,这是有关部门在例行检查,这年头有海外关系可不是什么好事。
第二天,陈嫣让医院开了介绍信,来到公安局要求办理因私出国护照,却根本找不到办理机关,办公室的同志听说陈嫣要出国,如同听到天大的笑话一般,当陈嫣出示了香港来信之后,民jǐng同志才互相交换了一下眼sè,再看陈嫣的目光就冷峻严肃起来。
“这种情况不是没有,但比较特殊,一般来说很难办下来,需要领导特别批准,这样吧,你把资料留下,我们查阅有关文件后会考虑的。”
陈嫣只好留下资料回去了,哪知申请如泥牛入海再无消息。
……
五月,zhōng yāng成立了陈伯达为组长,康生为顾问,张chūn桥任副组长的zhōng yāng文化革命小组。
在zhōng yāng文革小组领导下,全国范围内的大中学生被发动起来,造修正主义的反,无数红卫兵组织如雨后chūn笋一般冒了出来,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正如火如荼的展开。
枫林路二十八号,这里原来是财政厅长龚梓君的家,后来被分配给省委常委,省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厅长徐庭戈,徐厅长rì理万机,平时不大回家,今天偶然回来,却发现家中客厅里乱糟糟一片,报纸墨汁毛笔满天飞,十几个半大孩子在自己儿子徐新和的带领下正写大字报呢。
“爸爸,你回来了,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们学校东风吹战斗队的战友们。”徐新和自豪的说道,同学们一个个都穿着黄绿sè的军装,扎着人造革武装带,胳膊上红袖章,上写“红卫兵”三个毛体黄字。
“胡闹!”徐庭戈沉下脸来,他不是生气儿子搞政治,而是觉得不该把同学带到家里来。
“我们这是响应zhōng yāng号召,造修正主义的反。”徐新和气的脸通红,大声辩解道。
“对,徐叔叔你落后了。”一个少年附和道,徐庭戈认识这是马省长家的儿子马京生,儿子这帮同学基本上都是子弟,红五类。
“走走走,别在家里乱搞,把地毯都弄脏了。”徐庭戈下了逐客令,他才不把这些娃娃放在眼里,一个个吊毛都没长齐,就学大人搞运动,批斗老师,真是好笑。
东风吹战斗队的红卫兵们很有志气,在徐新和的带领下卷起大字报就走,徐庭戈在后面喊:“新和,晚上别忘了回家,别在外面瞎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