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改造,其中第一个上马的工程就是改造老旧的北京城。
他多么希望看到宽阔的柏油马路,和明亮的路灯啊,这就离他穿越前的北京又近了一步。
很快,他乘坐的马车在一队队警卫军的护卫下,到达了德国公使馆的门口,德国公使施特劳恩早已经率领全公使馆的人到门口迎接胡跑的到来,自从胡跑就任大清帝国首任内阁首辅,掌握全国大权的时候,施特劳恩就知道,自己在中国的苦日子到头了,他原来对胡跑的巨大支持将换来巨大的回报,在他向德皇做的述职报告中,他详尽的说明了自己和胡跑之间的合作关系,并且给了胡跑极高的评价,在德皇的回复中,大力称赞了施特劳恩的明智之举,将施特劳恩的伯爵爵位提升到了侯爵,整整上上了一个档次,并且给施特劳恩说明,它可以提前回国了,只要再在中国度过两个年头,就有人来接替他的位置,为此施特劳恩激动的一夜没睡,将胡跑看做他命中遇到的贵人,所以这次胡跑的到来,施特劳恩给了最盛大的迎接。
甲午之战的准备(2)
“哦,尊敬的首辅大人!”施特劳恩右手按着心脏部位,对胡跑深深的鞠了一躬。其他周围的大使馆工作人员也对胡跑鞠了一躬,这是对待外国元首最高的礼节。
胡跑哈哈一笑,然后冲上去一把抱住了施特劳恩,笑道:“哈哈,施特劳恩侯爵,咱们是老朋友了,北京大战中多亏了你多赠予的火炮,你的恩情我永远记得!”
“呵呵,为了您这样豪爽的朋友,我愿意将我的家产都赠送给您,何况区区几枚大炮!”施特劳恩也呵呵一笑,然后一搂胡跑,“走吧,尊敬的首辅胡大人,里面已经设宴款待您了!”
“好!”胡跑豪爽的一笑,然后就随着一众工作人员进入了专门为德国公使修建的带有中国建筑特色的公使馆。进去之后,果然是丰盛的欧式大餐。
“我们是老朋友了,不必拘泥于形式,就在这里边吃边谈吧!”施特劳恩笑呵呵的说道。
胡跑看到施特劳恩那么豪爽,便也笑着点了点头,双方人员纷纷就座,开始吃西餐,不少人都是第一次吃西餐,细心的施特劳恩早就准备了几个温柔体贴的德国女孩,让她们手把手的教中国人怎么吃西餐。众人开始都有些不自然,看向胡跑的时候,却发现胡跑吃的非常从容,就好像从小吃西餐长大一样,心头顿时升起一股敬佩之意。
渐渐的,当众人吃西餐吃到比较自然从容的时候,双方才开始了谈判。
胡跑将一块七分熟的牛肉塞进嘴里,嚼了嚼,然后咽下去,又喝了一口红酒,才缓缓说道:“施特劳恩公使,你我都是老朋友了,我们之间也就不拐弯抹角了。我们两国早就缔结了《全面军事合作伙伴》协约,我们两国就是全面军事合作伙伴,所以这次的军事合作,我想作为伙伴的我们应该互相体谅。以前我是神威军的统帅,军队人数少,走少而精的路线,在军事火器上面的价钱可以好商量,但现在,我是整个大清帝国的内阁首辅,手里的军事在六十多万,人数众多,而国家财政收入有限,在花钱上就必须注意,所以我们以下谈判的东西,我希望在价钱上能够得到一部分优惠!”说着,胡跑擦了擦嘴,面带微笑和期待的看着对面的施特劳恩。
施特劳恩一直面带微笑的听着,并且不时点头,显得非常认真,这一点让胡跑对施特劳恩的好感又有所增加,在听完胡跑的叙述之后,施特劳恩呵呵一笑,然后放下手里的刀叉,从后面的秘书手里取过一份文件,递给胡跑,胡跑一看上面全是德文,他根本就看不懂,不禁蹙了蹙眉毛。
施特劳恩笑道:“呵呵,胡大人,看不懂没关系,我只想让大人注意文件右下角的猎鹰图案,这是德国皇家的标志,这份文件是我国皇帝陛下亲自寄给我的文件。上面明确表示,中国和德国两国相距甚远,没有领土上的争端和必然的矛盾,德国对中国怀着一颗友好的心,让我务必照顾好我的中国朋友,以便于以后德国在东亚的发展。我国皇帝陛下对胡大人的评价甚高,让我要多多加深两国关系,必要时候,可以出让部分利益,所以胡大人说所得价钱方面,您可以放心,必定按照成本价加上路费来开价,人工费我们都免了。这一定是德国在世界上做的最亏的一笔生意了,哈哈,如果我是商人,必定已经配的卖身了!”
甲午之战的准备(3)
“哈哈~”施特劳恩这个并不高明的笑话却引来了在场众人的哄堂大笑,胡跑也跟着哈哈大笑,他笑的不是最后这个无聊的自嘲笑话,而是施特劳恩的许诺,这确实是世界上最好的笑话了。胡跑虽然很清楚,德国也是一匹吃人不吐骨头的狼,但两国的重点就在于,确实没有什么直接冲突,充满了合作的可能,中国现在势力衰弱,想要在世界上站稳脚跟,就要先抱一抱其他列强的大腿。
“施特劳恩先生,不愧是中国的老朋友,这么体贴,让胡某感激不尽!”胡跑抱了抱拳,又接着说道:“说实话,我国目前的处境,我想先生应该也很清楚!日本比中国更早变法,早了足足三十年,中国若想享受和平和财富,就要先打击日本的威胁,但现在,很可惜,因为我们晚走了几步,所以目前的实力根本不是日本的对手,我一手抓住的国防军需要快速的提升实力和武器装备,目前国防军的百分之九十人员都还使用的大刀长矛,百分之八十人根本不知道大炮是什么,这样的部队很难在战斗中和受过系统教育的日本为敌。”
胡跑有些哭穷的朝施特劳恩诉说国防军目前的现状,施特劳恩则不停的点头,表示理解和体谅胡跑。
“上个月,我们已经加深了合作,购买了一万支步枪和二十万法子弹,现在我们打算再购买五万支步枪,其中一万支后膛发步枪和一百万发子弹,一百门大炮。这是我国和贵国的一次单笔交易,这次交易之后,我们已经制定了一个详细的军火购进计划。您可以看一看。”胡跑说着,招呼了一下身后的机要秘书,机要秘书将一份文件递给了施特劳恩,施特劳恩在中国待了三年了,中文是能够看懂的,他看到上面有一个总计维持三年的军火购进计划,上面三次购买,第一次购买五万支后膛枪,一百万发子弹,二百门大炮,其中三十毫米口径的小钢炮一百门,五十毫米的大炮五十门,一百毫米的巨炮五十门,各类炮弹总计一千发,第二次,购买十五万支后膛发火枪,五百万发子弹,六百门各类口径的大炮,第三次,购买三十万支步枪,一千五百万发子弹,一千门各类口径的大炮。
看着这个单子上越来越大的数据,施特劳恩的眼睛都瞪直了,他估算了一下,这些东西几乎可以装备目前整个中国的军队了,看来胡跑对德国还真的是很信任,竟然将中国部队的装备全部托付给德国生产。他眼珠子往下移动一下,看到后面还有要求,这三期,每一期希望德国都能派遣一百位德国火器专家,协助中国制造火枪。
施特劳恩放下文件,脸上晕出因为兴奋而产生的潮红。朝着胡跑点了点头。“这确实是一笔大单子,我会郑重交给我国政府进行研究的!至于价钱,我也会向政府提一提中国目前面临的窘迫境界。”
甲午之战的准备(4)
“嗯!这样最好~”胡跑面色缓和下来,点了点头。其实他知道,以国防军的发展速度,这些枪支根本就不够用,总计六十万火枪只适合现在现有的部队,而胡跑早已经制定了一个扩军计划,在达到甲午年五月的时候,国防军人数就足有一百万人。这些枪支只能供应少部分人使用,大剩下的枪支,胡跑就全部托付给了张之洞所建立的枪械制造局了。
他很清楚,这些看似庞大的军购计划比起对面强大的日本军队,动辄二三十万全副武装的精锐现代化陆军,国防军的装备少的可怜。
“这里还有一份我国海军的军购计划,你可以看一看!”胡跑又将一张薄纸递给了施特劳恩,上面是关于北洋水师的新型军舰采购。北洋水师现在的实力经过李鸿章等人二十年的努力,已经勉强达到了世界前十的水平,不过想一想当时的世界,也就那么几个列强,不像后世的二百多个国家,一百多个国家都有海军,那时候很多国家处于游牧和农业阶段,所以排进前十实在不怎么光荣,这样的水平就算比起日本也还差了一截。
施特劳恩有些难以置信了,因为德国的海军并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比他们强大的英国海军,法国海军为什么胡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