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府的声明中强调了段文安宋联合法公民的身份,而并没有对其前般身份和亲属身份多做联想,就说明了这一点。
白白扔了一个大便宜出去,而不想着讨回来点什么,那就是不是张九成了。没等宋廷一众高层把他刚才话里表达的意思理解透彻,张九成就转口关心起赵佶的身体健康问题,并向赵佶转达了赵桓对老子的问候。提出赵桓已经安排了一支由四位新医专家和护士组成的医疗小组南下,准备常驻东京,作为赵佶和圣人的医疗特护,确保赵佶和圣人的身体健康。拟定的工作方式为,平时每日都定时监控记录二老的身体状况,对影响二老身体健康的一系列生活习惯,饮食起居给出建议,在二老身体出现不适的情况下,全程参与二人的医治恢复工作。这是赵桓对老父圣人的一片孝心,如果赵佶坚辞不受,不但会伤害了赵桓的孝心,还会伤害宋联民众关心君父的拳拳之意。
这下好,张九成再次展现他那令人深恶痛绝的搅屎棍精神,大好的宴会顿时陷入剑拔弩张。因为张九成话语里的威胁意味太直白了,宋廷若是不答应,那在大理的问题上宋联就没那么好说话了,必然是要掺和一把的。
李邦彦第一个跳了出来,袍袖一挥说道:“陛下的龙体岂容外臣操心,此与制与礼不合。张代表作此议是何居心?”
张九成岿然不动,沉声应道:“做儿子的不该尽孝吗,关心尊长身体是否康泰到底与哪家礼制不合?作为大宋之国储,未来之君主,吾王不该对陛下之康泰有最基本的了解吗?李相竟称大宋官家之嫡长子,国之储君为外臣,制何,礼何?如此反对决然,是何居心,难不成是做了欲效赵高李斯旧事的打算吗?”
张九成可真敢说啊,把秦朝赵高李斯密不发丧,篡改遗诏,改立胡亥的典故都搬出来了。此言一出,登时吓的李邦彦额头冒汗,众宰执齐齐噤声,这个话头可不是能随便接的。
好一阵沉默之后,赵楷憋着气愤愤的说道:“早干什么去了,这会儿倒想起来尽孝了?”
张九成冷笑一声道:“三殿下此言,是想同在下讨论吾王为何不能朝夕亲伺君父身侧吗?”
嘶――
倒吸了一口凉气,赵楷的嘴巴闭上的更快。这个问题更不能讨论了,不但不能讨论,甚至连碰都不能碰。
最后还是赵佶出来打了圆场,说道:“桓儿关心朕和圣人康泰,有此议,实乃出于至诚孝心,朕心甚慰,此议朕准了。宋联新医确有过人之处,圣人也常向朕说这新医的好,以朕看,此医疗小组每日入宫问安可行,对太医局太医佐治也有拾遗补阙之功效,可专问诊省谏之事,汤药之例仍由太医局医官执事便了。”
赵佶和稀泥中还是泛着聪明的,他只给了这个医疗小组检查身体,提醒建议和监督的权力,而开方制药的事还是让太医们干,这样不但全了宋联要时刻监控赵佶身体健康状况的诉求,也省了自己这边一帮子人在那疑神疑鬼。
本来大伙以为今天这事到这里就完了,也算是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可不想张九成居然根本没有完的意思,挑着赵佶讲圣人如何称赞新医的好处,由此引出新的话头,称宋联现在许多科学技术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只是受限于现在南北分治造成的种种不利南北交流的规章,很难最大限度的造福大宋全民,实乃憾事。接着又提起了洞庭战后几十万流民的安置问题,询问宋廷对安置这些流民是否有困难,需不需要宋联提供帮助,并且表达了宋联对依旧例收编这些流民置军的方案持坚决反对的态度。
座中的人精可是不少,一下子就看出刚才张九成呜呜咂咂了半天的医疗小组问题只不过是前戏而已,这后面要说的才是正题。只是他这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实在摸不清他的方向在哪。那个几十万流民的安置问题,纯粹就是扯淡引话头用的,现在宋廷的情况早不是前几年了,民营资本家们嗷嗷叫着缺劳力,傻子才会把这些流民转去当兵呢。
于是童鞋们很默契的保持了沉默,除了有一句没一句的应和两下之外,就是坐看张九成表演。张九成也不客气,放开了话匣子大谈特谈,首先抛出的概念就是这是一个新的时代,大宋南北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响应民众呼声,摒弃隔阂,积极推动南北交流和融合,促进大宋整体进步。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一系列内容都要打破隔阂限制,进行广泛交流,具体的就是逐步祛除阻碍南北交流的一系列不正常限制,人员流动自由,文化交流自由,经济启动一体化进程,取消或减免双边关税,科技、教育、卫生等领域全面加强合作,协商制定涉及双方的统一的对内对外律法,比如科技输出管制,商业保护等等。
作为外交人员,敢把这些问题拿到大庭广众之下讲的这么直白,说明张九成不是在发人来疯,而是确实接受了来自宋联统帅部的指令,非常明确的在向宋廷表达全面推动大宋南北融合的诉求。这一下,所有人都兴奋了,也紧张了,这个问题所牵扯的内容太广,干系太大,有人甚至敏感的以为宋联开始启动提前南下夺权的攻略了。
好在冷静而有头脑的人不少,而且张九成也适时隐讳的给出了解释,宋联构筑的商业帝国在向前奔驰的道路上,人力资源短缺扯后腿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宋廷辖地上亿人,不匀点过来实在是天理难容。
作为宋廷经政知事的赵楷很敏锐的捕捉到了张九成话语里隐藏的一个漏洞,直接指出张九成所讲的在目前阶段恐怕很难实现,需要首先增强双方的互信基础,然后才能继续一步步往下发展。而且对于文化、教育、经济特别是人员流动界限放开表达了反对,全面放开这些内容的限制无疑都是对宋联有益而对宋廷有害的。
这个赵楷聪明是聪明,就是有点爱现,沉不住气,谁还看不出来张九成说的这些都是没边的事,偏就他要跳出来接招。有了接招的,张九成就可以接着往下递招了,于是开始讨论如何实现双方互信?分步走是吧,可以,那就一步步来讨论,先走哪步,如何做到双赢。这下好,好端端一个宴会,愣是变成了政事讨论会,赵佶在台上哈欠连天,眯了两觉了,哥几个还在那讨论呢。
讨论也算是有点成果,其它的都是扯淡,这经济和人员交流才是主菜,这两项搞定了,其它的都自然而然跟着来了。但问题有两个,第一,这两项内容先走哪一个,双方争执不下,张九成咬定人员交流不松口,宋廷宰执们咬定经济交流不松口。第二个问题是,怎么不知不觉间就讨论到这么实质的问题了,大方向上到底要不要交流融合怎么没谈就貌似已经成为共识了?
公历3月12,张九成败退了,大宋南北率先达成商贸原则补充协议,互相放开金融投资市场,并将南北人员自由流动谈判提上日程。一时间宋联辖地哗然一片,宋廷辖地欢呼雀跃,原因无他,宋联的经济比宋廷发展的好,大宋北边比南边有钱(相对,不是总量),宋廷辖地中尤其是民营资本家们对此是尤为兴奋,手中有好项目但缺钱的太多了。而宋联辖地则是批评声和赞赏声都有,协议送到联邦议院都是勉勉强强才通过的,而且还是附加了条件才通过的。联邦议院附加的条件是给对资本向联邦以外转移投资设置了门槛,并加强了监管力度。这是来自联邦工人权益保护联合会的压力促成的结果,联邦工会组织表达了对此举可能会造成资本向境外留出,减少联邦工人就业机会的担忧。宋联工人权益保护联合会的影响力巨大,而且众议员中有四分之一都是荣工,工会的诉求必须得到一定的回应。
第二百三十二章 仙家圣地与发布会
(今天大章)
其实,张九成的谈判策略和外交技巧都是表象,真正促使大宋南北这么快达成新的商贸合作补充协议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大宋南北之间的实力对比在说话。当宋联揍趴下一圈敌人,回头只剩下宋廷一家有和其对抗的实力后,双方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宋联所讲的话宋廷必须仔细倾听了,而且还得做出实质性的反应。这就是为什么宋廷实际上对宋联提出的一揽子融合计划不太感冒,还不得不跟着对方谈,即便是尽量挑出相对宋廷有利的内容先执行的原因。
联邦各地此时选战打的如火如荼,包括第一次参加联邦大选的台湾。本次台湾联邦众议员选举,除了被崔灿连忽悠带鼓动赶鸭子上架推出的两个高山族代表参选勋农之外,移民台湾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