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轿唬馐禄故怯幸欢ㄔ俗骺占涞摹�
当然,以动力火车的名气,这事难度不小。
可是这个世上的事,都是事在人为。
只要把动力火车搞定,然后再接上几场有分量的演出,这个阳台音乐秀,不火都难!
边学道问祝植淳:“对了,刚才我听你说,想给宾馆改名?”
祝植淳说:“嗯,改。”
边学道说:“真改名啊?太浪费了吧。回头客找不到地方怎么办?”
祝植淳说:“改,一定要改,我不喜欢用别人的名字,而且咱们以后真做大了,白让别人沾光。”
边学道听了,想了想,祝植淳说的也有道理,隔了一会儿问:“想好改啥名了?”
祝植淳看着街面不说话,然后转身靠在阳台护栏上,说:“你的俱乐部叫尚动,这个宾馆叫尚秀吧,你觉得怎么样?”
尚秀集团。
尚秀假日宾馆。
尚秀阳台音乐秀。
祝植淳花大钱绕了一圈,亮出了杀手锏。
“单娆看到这个名字会怎么想?”边学道想拒绝,但他没法拒绝。
尚秀,祝植淳摸准了边学道感情的命门。
如果这个集团是徐尚秀在哈尔滨留下的印记之一,边学道愿意承担一些风险。
……
祝植淳的大网,快要织成了。
赶在十一黄金周前,注册了尚秀集团,宾馆正式改名“尚秀假日宾馆”。
说起来,祝植淳也真是个人才。
边学道都发现了,似乎无论干什么,只要祝植淳去做,都有速度属性加成。
给人这个感觉,有两个原因,一是祝植淳手里的关系多,好办事;二是祝植淳思路明确,执行力强。
边学道不知道,正是因为祝植淳执行力强,所以他才会出现在自己身边。
他的这个好朋友,好伙伴,是带着目的来的。
边学道现在不在乎这些了,他将很大精力,投入到了尚秀集团。
明明他自己名下有一摊子业务,可是“尚秀”这个名字,让他身不由己,欲罢不能。
看见边学道的热情劲儿,祝植淳发现,这次真的网住了边学道。
第360章 金九银十好卖楼
金九银十。
边学道开发的第一个住宅小区择日开盘了。
之前没做什么宣传,就是一个承建合伙人的关系,在市电视台打了一周的广告。
然后黑龙江日报集团找到杨恩乔,说他们想搞一个秋季房展会,希望尚动支持一下。
都是老关系,而且边学道手里有楼盘,直接答应了黑龙江日报,尚动母公司的楼盘会去参展。
过了几天,边学道又给黑龙江日报集团送去一份大礼。通过圈子里的关系,帮黑龙江日报拉去了九个楼盘。
一下进来十个楼盘,黑龙江日报的房展会立刻就充实起来。
跟边学道吃过饭的总编,找到社长,给尚动要来了一级合作伙伴的待遇,在黑龙江日报集团下属都市子报,打了三天免费广告,整版的。
谁都没想到,房展会当天,边学道手里的体育小区是卖得最好的三个小区之一。
火爆有火爆的道理。
第一,体育小区在哈尔滨市二环以内,位置理想,出行方便,周边配套设施完备。
第二,体育小区是省体育局的家属小区,在大多数市民心里,这样单位的小区,施工时肯定舍得花钱,不会偷工减料,房屋质量过硬,而且小区住户素质相对会高一些。
第三,为了替房展会拉人气,边学道给当天买房的顾客打了一个小折扣。
再小的折扣也是折扣,而且房子这样动辄几十万的交易,折一下就是几千上万。
综上所述,体育小区位置理想,质量过硬,五证齐全,价格相当,当天就把几个售楼小姐累蒙了。
房子卖得好,心花怒放的除了边学道和承建商,还有朴成章。
他帮边学道打了个电话,事后边学道给了他小半栋楼。现在按照市价一估算,我滴个乖乖!朴成章心肝都颤动了。
做了一辈子清水官,在一个完全想不到的位置上发了财。
手头宽裕了的朴成章,心境开始发生变化。
岁数,我也不是特别大,现在有了资金,政绩也说得过去,要是想想办法,能不能进步一下?
边学道的小半栋楼,激发出了朴成章最后的斗志。
……
大多数圈子的功能,都是有钱一起赚,互相给机会。
能让大家一起赚钱的圈子,生命力才是最强的。
边学道的这个体育小区,正赶上了中国房价上涨浪潮。拿哈尔滨来说,2005年10月的房价,比2004年上涨了19%。
而事实上,因为体育小区太受欢迎了,平均成交价比哈尔滨市的均价还要高上一点。
所以,就算分给省体育局的那两栋楼没什么赚头,但把钱分下来,大家还是都吃到了肉。
第一次合作就如此顺利,如此愉快,有什么理由不继续合作呢?
对边学道来说,虽然分给朴成章的楼把他的收入砍掉了一块,但其实他是收获最大的。
首先,他的敢为公司拥有了房地产开发的经验和资质。
其次,虽然齐三书和黄胖子都去了四川,但边学道已经在圈子里站稳了脚跟。
现在,他身边汇聚了一个同样有经验和资质的房地产开发小圈子。经过体育小区的磨合,这个小圈子的协调性和配合度都大大提高了,给边学道的哈尔滨地铁楼计划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在边学道心里,支撑抗震计划的,股市捞金是一条腿,地铁楼是另一条腿。
他唯一有点担心的,是哈尔滨地铁线路会不会因为他这只小蝴蝶而改变?
不管怎么说,都要赌。
体育小区还没彻底完活,边学道已经开始着手想办法在地铁线路上圈地了。
托关系,想办法,虽然圈子的人脉已经很牛了,但要想拿地,还是很吃力的。
哈尔滨是省会,地不是那么好拿的。
多管齐下的时候,边学道想到了曲婉。
上次审批,曲婉加了一把劲儿,这次如果曲婉能帮上忙,边学道不介意重金感谢她。
曲婉答应边学道帮他问问。
一周后,曲婉找到边学道,明着告诉他:“我的关系快退休了,这次出手,风险很大。还有,你提的那个地块,有竞争者。”
曲婉的前半句,边学道没当一回事。风险大?多给你点辛苦费就能降低风险。
后半句……他有点挠头。
竞争者?
那个地块并不显眼,怎么会有竞争者?难道有人提前听到风声了?
边学道问曲婉:“对方是谁?什么来头?”
曲婉苦笑一下:“女的,姓胡。”
边学道心说:我操!
特别能拿地的胡女士,前世边学道就有耳闻。
不过他听同事说起的时候,已经是工作几年之后,那个时候,胡女士已经移民海外,成了哈尔滨的传说。
能成为传说的人,都不是一般了得。
在江湖传说中,该胡女士是哈尔滨人,海归,2002年左右突然崛起,开公司开得风生水起。后来踏足房地产领域,强项是拿地。
她自己公司只开发了一个楼盘,其他的地皮都转手卖给了别人。
卖地皮的时候,不少地皮是跟公司捆绑在一起卖的,操作手法十分老道。
2010年前后,已经巨富的胡女士成功移民美国,去大洋彼岸享受美好人生去了。
对于胡女士特别能拿地的原因,那传闻就多了去了,众说纷纭,版本不一,当时边学道听得津津有味,可是现在却有点心惊肉跳。
碰上这么个传奇对手,怎么办?
……
边学道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张亚青到哈尔滨了。
他不是一个人来的,还把红颜知己也带了过来。
说出去的话就要兑现,边学道找地方给两人接了风,然后带张亚青去了智为公司。
前脚走了李裕,后脚来个张亚青,在智为公司众人眼里,这就是边学道安插进来的亲信。
现在的边学道没心情照顾这些东西,而且前前后后,他的钱,祝植淳的钱,投进来那么多,我安排个人还不行?
边学道变了。
潜移默化地改变。
谨慎的本性还是有的,但开始分对象了。
眼下的边学道还算不上是上位者,但可以称得上是成功人士了。他每天关心的、关注的,跟过去有不小的差别。
放在以前,他会找机会跟王一男谈谈心,然后说张亚青来智为完全是个巧合,尽力化解不必要的误会。然而现在,这种事情,边学道过眼即忘,不会再费心费力去解释。
我是老板,你们花我的,吃我的,挣我的,我跟你解释?
这种改变,跟他想做事、想救人、想有担当、想兼济天下,既无联系,也无冲突。
人都是这样,到了一定地位层次,就开始变,多有素养、多小心谨慎的人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