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合作出品之类的字幕;至于那些没有公开名字的,真实的身份则彻底被埋藏了起来,其变动无从而知,只有那些有心人,才能从这一阶段电视台网的主流综艺节目内容的变更上来猜测一二。
而在这一切的背后,就是一场场内幕之中的交易。
代价不同,收效不同!
这是何访在处理这场版权风暴的过程中,首先确认的第一原则,其实对于他来说,究竟法院最终能判决几家真的侵权,而这个判决的过程又究竟会有多长久,根本就不重要,一个成功的制作人,永远不能把自己的成功全部放诸于对手的失策之上。打击敌人只不过是为了肃清前进路上的障碍而已,但就算一路上在没有任何一个障碍,能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看的还是你自己的实力。何况,在这个国家里,还有高高在上,几乎不可能真正被搬到的几家中央政府直接控制的全国性电视台,它们从来就不可能出现在被自己算计的名单之列。
所以,他在利用版权风暴把自己的楚河以及最新的及档节目成功的退到了万众瞩目的最高处之后,对于剩下的这些被打击对象,就完全的采用了纯功利的做法。
比如,那些收视率经常徘徊于中游的内陆省份电视台,因为资金限制和所掌握资源不具备特异性,何访直接把他们列入到了起诉名单中,根本就不搭理他们几次三番派来的“沟通”代表,甚至连他们提出的条件,包括威胁都没有理会。
而对于那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影视制作单位和播出平台,何访提出来的条件非常的简单,就一个字:钱!不过具体到个体而言,又有所不同。
对于电视台,何访开出的条件相当宽松,有些敏感地区和重点待开发地区的电视台,他甚至只是提出了一个象征性的数字,所以双方很快达成了协议。对于这些电视台,何访更多的考虑是以后可能的合作,而且协议中,也大都以书面的形式,确立了楚河的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
而对于影视制作单位,何访开出的条件,就正好是在那些侵权者在耗心费力打官司与受制于主管机关行政命令被迫停播整改的双重压力之下,在自己已经取得的收益和可能会花掉的成本之间,刚好能接受的一个数目。眼下这个当口,不但能够防止因为节目终止而导致的广告退款,大笔亏损,而且还能让节目维持一定的盈利,这样的两种形式,让很多人选无可选,纷纷同意了何访提出的条件,而仅是这一项,积少成多,就为了楚河赢得了超过两千万的“额外收入”。
这其中既有那些被公开点名的,也有那些新闻发布会后单独接到楚河律师信的机构,后者几乎全都是专业的影视制作单位,而且大多总部设在京城,之所以没有被列入公开的名单,都是因为其背后的背景至少不弱于楚河现在的靠山,何访把该留下的面子,都留了下来,而换来的就是更痛快的付出,毕竟楚河的势力也不是谁都可以轻视的。
至于说最后的一类,就是那些位于边远不发达地区的电视制播机构,本指望能通过粗糙拙劣的去仿制那些已经算是克隆品的内地当红节目来提升自己那可怜的收视率,吸引那些数额是在算不上多的有限广告客源,现在面对与楚河提出来的高额索赔,根本无力负担,而遵守主管机关提出来的自查整改意见,又无法偿还停播违约造成的广告赔偿,这几乎就要成了一个死局。
不过何访却提出来了另外一个解决方案,不但让这些单位可以轻松免除自己的责任,还很有可能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获得相当稳定而且数量有所增长的收入来源,代价,就是以广告收入分成的形式出让部分播出时段。当然,对于何访来说,在这种局面下拿到的分成数字,绝对是平时靠谈判所不能达到的,而且因为这些边远贫困地区电视台等机构原始基础就很薄弱,他在一个省级卫视台包下一个1小时黄金档周一到周日的打通,预计所要付出的代价,甚至还抵不上四档主打节目中的任何一档。
总之一句话,想要拿到的,何访几乎全都拿到了。
版权风波的影响从这一年的10月末一直延续到第二年的农历新年之前,才算是告一段落,除去在翌年三月阳春之际即将第一次开庭的侵权官司审理,还被有些人当成好看的法制故事来关注之外,有关于此的事迹已经引不起普通民众的兴趣来。提到楚河,更多被想到的是《诡战王朝》、是改编自美国当红节目《什锦真人坊》、《一路通天》。
而对于整个国内影视界,特别是独立影视制作领域和地方省级卫视,这场风波的影响,却远远没有消散。
按照何访的说,这就是一轮效果彻底的震荡整理,经此一役,国内涉足电视综艺节目制作的,就只剩下两种人,一种是势力相当,然锐气不足、愈加保守的所谓“对手”角色,另一种,就是只能在一些“小”地方吆喝几句、无关大局、只堪敲敲边鼓的群众演员。
而真正有实力再进一步,最终赢下整个局面,就只有楚河一家而已。
问题是,这样的情况,不应该也不可能被允许会发生在国内的现实环境之中,所以出乎绝大多数人的意料,在几个月前趁势强推四档节目之后,楚河再一次陷入了集体沉默,无论是京城总部还是上海分公司,无论是何访还是谷致华,或者其他人……只不过有了前一次的领教,这一次的沉默,沉得让很多人窒息。
他们在等着,等着楚河再出新招!
22、学城之旅(上)
九月的季节,属于什么人,这是一个几乎永远不可能有定论的问题,不过对于那写第一次独自提起行囊,第一次远离自己的家乡,第一次来到一个可以自由判断和决定某些事情的地方的人来说,某一年的那个九月,或许就是自己一生中最难忘的时节中的一个。
“呵呵,好久没有再回到校园了,这种感觉还真的是挺好,嘿,也挺奇怪的。”
走在一条林荫蔽日的小路上,看着周围一栋栋红白相间的崭新教学楼、宿舍楼,一张张年轻面孔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何访突然间有了些感慨。
“怎么了?怀念起旧日的时光,还是……”
“还是毕业就分手的校园之恋?”
不等唐凝把话说完,稍落于后的钱正明抢着接道,一副知道什么隐情秘辛想要爆料的架势。
何访没好气的瞪了这个多嘴的家伙一眼,眼里的意思隐隐带着一丝威胁的味道,似乎是在说真不应该把你调回来,后者见色缩了缩头,紧接着向唐凝的方向做出了一个鬼脸。
“嗨,何总是吧,您怎么不打个招呼,就自己走过来了?我派人到大门口迎你们去了,说是还没等到,我看时间有点久了,也正要过去呢。“透着亲切的话语,却是出自对面快步走来的一个中年男人,何访见状立即换上一副笑脸同样迎了上去。
来人虽然从未谋面,但是何访却早就在电视里见过很多次了,华方大学城的真正经营者,华万集团的老总——华天敏,一个通常被冠以儒商、学者型商人、新商界奇才等等名号的“知名精英分子“。
“哎呦,华总,您好!不好意思,还让您专门出来找我们,都是我们没有打招呼,就提前来了一会,这主要还是赖我,我是想借机会在您这里寻找一找过去大学生活的感觉,不过可惜啊……“何访说到这里,突然停了下来,叹了口气,一副很有感慨的样子。
“哦,可惜什么?“华天敏微微偏起头,脸上露出好奇的神情。
“呵呵,我是可惜自己当年就没有这样的机会,华总您这里的条件实在是太好了,如果时光倒转,我能再年轻上15岁,一定会从一上高中就开始加倍努力奋斗,头悬梁锥刺股的,高考取个好成绩,考到您这里来上学,嗯,那可是一种福分哪!”
顺手就扣上一顶高帽子,何访的几句话,不论真假如何,却让华天敏很是受用,连声大笑着,同时做了一个极尽客气的邀请手势,一行人向着不远处一栋纯白色的圆顶建筑走去。
何访的话并不是随意而出的客套、恭维,这些话正是来源于他对于华天敏这个人背景的了解。
华天敏,52岁,以制作塑料拖鞋的小作坊起家,靠着二十几年勤苦经营出一个资产近亿元的鞋业王国,近年来却几乎倾尽全部家产,投入教育产业,独辟蹊径的建起这座国内数一数二的大学城。对于什么成功、财富、荣誉,华天敏已经听得太多,早就麻木了,然而对于这个大学城以及相关的教育产业,他却是视之为后半生惟一一个奋斗目标,而且平日里也非常自负与这座大学城的现代设计理念。何访的话正是针对着这一点而发,一下子就拉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