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心生菩提树-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坚定自我的心

  现代高僧广元老和尚住在承天寺时,他说自己没有福报,不敢接受供养,于是就去住山洞,一住就是13年。

  13年后,他回到寺里,还是不住寮房,而要求守大殿。但大殿不能安床铺,因此他只能天天晚上在宝殿打坐。

  过了一段时间,寺里的监院慧远大师召集大家宣布说,昨天晚上宝殿的功德箱被盗。这个功德箱是寺里的主要收入,从来没有发生过被盗的事情。即使过去夜里没有人守,也没有被盗过。所以,当时大家自然怀疑到广元老和尚,认为他在殿里打坐,即使没有偷,但别人偷,他也应该知道,也有责任。

  这样一来,大家对他的看法,就有了很大的转变。大家认为这个人号称坐山洞13年,结果还干出这等事,就非常鄙视他,都对他另眼相看。但是,他本人却并没有申明一句“我没有偷,也没有看到别人偷”,好像这件事与他无关一样。别人骂他、指责他,他也不回答,还是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过了一个星期后,监院慧远大师又召集大家宣布说:“根本就没有功德箱被盗这回事,我之所以这么说,是为了考验一下广元住山洞13年,到底有没有功夫。现在证明他真有修行的功夫!”

  菩提心语:

  超然的境界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达到的。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看,只要坚定自己的想法,就能最终得到他人的尊重和敬佩。

平常心就是道

  从心禅师在年轻时曾经到河南参见南泉禅师。当时南泉禅师正在躺着休息,就没有起身,看见从心时,仍然躺着问道:“你从哪里来?”

  从心:“从瑞相院来。”

  南泉:“见到瑞相了吗?”

  从心:“不见瑞相,只见卧如来。”

  听了这话,南泉禅师对从心颇为欣赏,于是坐起来,问道:“你是有主沙弥?还是无主沙弥?”

  从心:“我是有主沙弥。”

  南泉:“谁是你的师父呢?”

  此时,从心恭敬地顶礼三拜后走到南泉的身边,关心地说道:“天寒地冷,请师父保重!”

  这样一来,南泉禅师更加器重他,因为从心是以行动来代替语言。从此师徒相契,佛道相投,从心就这样成为南泉禅师的入室弟子。

  有一天,从心禅师请示南泉禅师一个问题:“什么是道?”

  南泉:“平常心是道。”

  从心:“除了平常心之外,佛法无边,另外是否还有更高层次的趣向呢?”

  南泉:“如果心中还存有什么趣向,就有了那边,没有这边;就会顾了前面,忘了后面,因此,所谓全面,也是被扭曲了的东西,怎么会是圆融无碍的道呢?”

  从心:“如果佛法没有一个趣向,回顾茫茫,我怎么知道那就是‘道’呢?”

  南泉:“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如果要想真正达到不疑之‘道’,你应当学会在当下体悟。”

  菩提心语:

  禅定不属于缺乏智慧的人,智慧也不生于没有禅定的人。有了禅定和智慧,就会到达没有烦恼的境界。除却心中杂念,心怀一颗平常心,这就是最简单的道。

不必改变自己的心志

  有一天,禅师吩咐他的侍者去京城买一批上等的纸材。这位侍者向来被称许具有“子贡之资材”,可见是个相当聪慧灵敏之人。众所周知,子贡是孔子门下的七十二贤人之一,不仅才智聪敏,而且长于辩才。此外,子贡也长于理财之道。现在,禅师差遣这位“资材堪比子贡”的侍才去买纸,原因也就在此。

  当然,侍者不敢掉以轻心,终于在千挑万选之后风尘仆仆地带了一批纸回来。

  不料,当禅师看过纸以后却说:“这个不行!”毫不留情地拒绝了。无奈,侍者只好再度上京去买另一种纸。

  可是,禅师看了第二次买回来的纸,依旧很冷淡地说道:“这个也不行!”

  结果,侍者只得硬着头皮再度上京。他们所在的地方与京都距离相当遥远,而当时又没有便利的交通工具,所以每天数次往返的确是件苦差事。侍者不禁抱怨道:“仅是买个纸,就要弟子再三饱受旅途劳顿之苦,又不知道师父要的是什么样的纸……”

  当侍者第三次将纸买回来以后,禅师依然还是冷冷地说:“不行!”

  弟子心想:“真是一点儿也不体谅弟子的劳苦啊!”

  但弟子随后一想,才猛然发觉自己的过失,于是赶紧向师父道歉。

  “明白了吧,其实你最初买回来的纸就行了。”禅师如是说。

  菩提心语:

  不必过分地拘泥于他人的命令与看法,只要自己觉得合适,那就是最好的。反复地操练以求完美,有时是会适得其反的。

顺其自然是最好的处事方式

  从前,有一位很有修为的居士。有一次,他到一所有名的禅院去拜访一位禅师。与禅师见面之后,他们的谈话非常投机,不知不觉已到了午饭时间,禅师便留居士用餐。

  侍者为他们做了两碗面条。面条的味道很香,只不过一碗大一碗小。两人坐下后,禅师看了一眼面条,便将大碗推到居士面前,说:“你吃这个大碗的。”

  本来按照常理,居士应该谦让一下,将大碗再推回到禅师面前,表示恭敬。可是,没想到居士却看也不看禅师一眼,接过来后径自埋头大吃起来。禅师见状,双眉紧锁,很是不悦。而居士并没有察觉,一个人依旧吃得津津有味。

  等他吃完,抬头看见禅师的碗筷丝毫未动,于是便笑问禅师:“师父为什么不吃呢?”

  禅师叹了一口气,一言不发。

  居士又笑着说:“师父生我的气啦?嫌我不懂礼貌,只顾自己狼吞虎咽。”

  禅师没有答话,只是又叹了一口气。居士接着问道:“请问禅师,我们推来让去,目的是什么?”

  “让对方吃大碗。”禅师终于答话了。

  “这就对了,让对方吃大碗是最终目的。那么如您所想,争着推来让去,什么时候能将面条吃下肚去?我将大碗面条吃了下去,您心中不高兴,难道您谦让的目的不是真心的吗?你吃是吃,我吃也是吃,既然这样,那推来让去又有什么意义呢?”

  禅师听完居士的一番话,心中顿悟。

  菩提心语:

  宠辱不惊,得失无意,凡事只要自然就好,不需要更多的外在的形式。这样可以获得身心的自然安宁、惬意、舒适与安逸,幸福的生活也会随之而来。顺其自然,往往是最好的处世方式。

强大的动力来自你的内心

  很久以前,有一位僧人在乡村里过着平静的修行生活。

  有一天,当这位僧人出门的时候,忽然发现门口躺着一只冻僵的小老鼠,于是就把它抱进屋子里,用双手温暖它。小老鼠渐渐地苏醒过来,恢复了健康,从此和僧人生活在一起,白天到外面晒太阳,玩耍;晚上回到屋子里躺在温暖的羊毛毯子上听这位慈祥的僧人讲故事,生活还算愉快。

  但是,僧人的家里有一只猫,虽然猫不伤害它,可它每次见到猫时都感到非常害怕。

  于是,有一天,小老鼠对僧人说:“慈悲的修行者,我和你生活在一起感到非常快乐,但是有一件事情我想请求你的帮助。”僧人微笑着说:“那是什么事情呢?”小老鼠回答说:“当我每次看到您家里的猫的时候,都感到莫名的恐惧。我想请求您,能不能把我变成一只猫呢?”僧人答应了它的要求,把它变成了一只猫。

  小老鼠变成猫以后,以为万事大吉了,可是刚一出门,就碰到了一条狗,一条很凶猛的狗。它吓得连滚带爬地回到了屋子里。然后对僧人祈求说:“麻烦您能不能把我变成一条狗?”僧人答应了它的要求。

  这下,变成了狗的小老鼠大摇大摆地走出了家门。突然,有一只老虎经过它的身边,它吓得拼命地跑回家里。小老鼠很沮丧地对僧人说:“请您再把我变成老虎吧。”僧人又答应了它的要求,把它变成了老虎。可当变成了老虎的小老鼠一见到在厨房里的猫,就尖叫了一声,惊恐万状地跑回到僧人的身边。

  小老鼠百思不解,困惑地对僧人说:“慈悲的僧人啊,为什么我变成了老虎以后,还是害怕猫呢?”

  僧人哈哈大笑了起来,然后对它说:“重要的不在于你有什么样的身体和外观,重要的在于你的心。你的心还是小老鼠的心,怎么会不害怕猫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