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尤哲学-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cāstikāya)和《教义精要》(Pravacansāra)

    、乌玛斯伐蒂(Umāsvāti,约5至6世纪)的《谛义证得经》(Tatvārthādhigarma-Sūtra,此《经》白衣、空衣两派都承认,被认为是代表了耆那教的正统学说)

    、悉檀舍娜。迪伐伽罗(Sidhasena

    Divākara,约8世纪初)的《正理渡津论》(Nyāyāvatāra)等等。此外,师子贤(Haribhadra

    Sūri,约8世纪)

    、金月(Hemacandra,约11至12世纪)和摩利舍那(Malisena,约13世纪)

    等人也有不少关于耆那教的著述。

    耆那教的活动与学说在汉译佛典中亦有不少零散的记载。

    耆那教的基本教理有“七谛”

    说(命我、非命我、漏、缚、遮、灭、解脱)或“九谛”说(“七谛”之上再加善业和恶

…… 26

    印度哲学91

    业)

    ,但涉及对万物进行分析的主要是这些“谛”中的两个,即“命我”

    (Jīva,亦译“灵魂”)和“非命我”

    (ajīva,亦译“非灵魂”)。

    它们构成了万有的两大基本种类。

    在这两大类之下又有小的分类:“命我”分为两种,一种是处于轮回中的,另一种是解脱的。处于轮回中的“命我”又分为动的与不动的。不动的“命我”存在于地、水和植物等中;动的“命我”存在于具有两个感官以上的动物等中。

    “非命我”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法(dharma)

    、非法(adharma)

    、虚空(āgāsa)和补特伽罗(pogala)。

    法与非法的主要作用是为运动和静止提供必要的条件;虚空的作用在于为事物提供场所;补特伽罗即物质,它有两种形式:极微(anu,亦译“原子”)

    和极微的复合物。

    耆那教还探讨了时间(kāla)问题,认为时间的功能在于解释了事物的存在、变化、运动和长短持续。

    耆那教把法、非法、虚空、补特伽罗及“命我”看作是五种永恒的实体。这五种永恒的实体加上时间就构成了宇宙的根本要素。

    在认识论方面,耆那教提出了五种“智”的理论。这五种智是:感官智(mati,通过感官等获得的认识)

    、圣典智(s′ruti,借助符号和言语获得的认识)

    、极限智(avadhi,直接获得的在时空上极为遥远的事物的认识)

    、他心智(manahAparyaya,对别人精神活动的直接认识)

    、完全智(kevala,对一切事物及其变化的最完满的认识)。耆那教认为这五种“智”中的前两种是“间接的”

    (指要借助感官等)

    ,而后三种则是“直接的”

    (指不借助感官等,直接把握认识对象)

    ,并认为前三种“智”有可能产生错误,后两种则不会。

…… 27

    02印度哲学

    耆那教在认识论方面还提出了对事物的判断形式理论,认为对事物的判断可有七种形式,即:存在(有)

    、不存在(无)

    、存在又不存在(亦有亦无)

    、不可描述(不可言)

    、存在并不可描述(有亦不可言)

    、不存在并不可描述(无亦不可言)

    、存在又不存在并不可描述(亦有亦无亦不可言)。并认为,由于事物是变化的,由于事物在地点、时间、特性等存在形式上具有多样性,因而在上述每一判断形式前都应加上“或许”一词。

    耆那教在道德伦理方面的观点主要表现在它的“五戒”

    中,即: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不淫、不追求私财。

    耆那教亦持轮回与解脱之说,认为身、语、意的行为所产生的业的物质流入“命我”是使人陷入轮回之因。这种“业的物质流入”被称为“漏”。耆那教强调只有灭“漏”才可断灭轮回,达到解脱。

    第三节 佛  教

    佛教是印度非正统哲学流派中在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它虽于13世纪左右最终在印度衰亡,但其所提出的极为丰富的宗教与哲学思想对于促进印度哲学的发展有着巨大意义。佛教在亚洲其它国家的广泛传播使其成为世界性宗教。它是人类思想宝库中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佛教在印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早期佛教、小乘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后期佛教(各阶段在时间上实际有交叉)。

…… 28

    印度哲学12

    一 早期佛教

    早期佛教亦可称为原始佛教或初期佛教。它指的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S′ākyamuni,约公元前565—486年)本人及其较早的一些传人的佛教。时间范围大致在公元前6世纪中期至公元前4世纪中后期。在早期佛教阶段,佛教的创立者和最初传播者主要完成了初建僧团、制定基本教义和戒律的工作。

    1。佛教产生时的思想历史背景。

    当佛教兴起时,古印度的大部分区域已完成了由众多部落向若干分立国家的过渡。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各地区的商业往来日趋频繁。

    在佛教产生之前,印度思想界长期居统治地位的是婆罗门教的思想体系。这一体系尊印度上古的宗教历史文献吠陀为天启圣典,崇信祭祀有效力,并声称婆罗门在诸种姓中是地位最高的。婆罗门教的思想意识形态自吠陀时代起在古印度社会中就逐步占据了主导地位。但这种主导地位至佛教产生前的一段时间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挑战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随着印度诸新兴国家权力的确立,作为王族势力的刹帝利的地位有了明显提高;二是随着商业的兴盛,以经商为业的部分吠舍的地位亦有明显提高。与这一社会经济及政治变化相应,一股反映刹帝利和吠舍利益的与传统婆罗门教相抗衡的思潮便应运而生。

    这就是沙门思潮。

    沙门思潮声势浩大,数量众多(包括了当时除婆罗门教外的所有思潮)。

    据佛教和耆那教文献记载有近百种或几百种。这些记述是否确切虽不可

…… 29

    22印度哲学

    考,但表明当时确是一种百家争鸣的局面。从现存各种资料来看,沙门思潮中较有影响的是所谓“六师”

    ①。佛教也是沙门思潮中较有影响的一家。佛教在反对婆罗门教的主导思想和婆罗门种姓的至上地位方面与“六师”等沙门思潮有着共同之处,但与它们也不完全相同,与它们的一些观点有分歧和争论。沙门思潮在古印度虽兴盛一时,轰轰烈烈,但并未都流传到后世。流传下来的主要是被人们称为“非正统”或“异端”的三个派别。佛教是其中之一。

    2。释迦牟尼的生平及创教过程。

    释迦牟尼生于现今尼泊尔境内的迦毗罗卫。他本姓乔答摩(Gautama)

    ,名悉达多(Sidhārtha)。

    “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关于他的生卒年代,在南传和北传佛教中有着不同的说法。根据一些汉译佛典等资料的记述推断,他约生存于公元前565年至486年②。

    相传释迦牟尽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王子,出生后不久即丧母。自幼受传统婆罗门教的教育,极为聪慧,常常感到世间事物的无常。于29岁(一说19岁)出家。先随属沙门思潮的两个大师——阿罗达迦罗摩(A-rāda,Kālāma)

    和乌陀迦罗摩子(Udaka

    Rāmaputra)学习禅定,继而独自苦行六年,后又在菩提树下静坐冥观,35岁(一说30岁)时达到觉悟,由此开始传教四方,化导弟子。先在波罗奈城附近的鹿野苑说法,后主要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传教,收了

    ①参见本编中“印度哲学发展概况”部分。

    ②参见吕澂著:《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6页。

…… 30

    印度哲学32

    大量弟子①,创建了独立的佛教僧团。

    80岁时在拘尸那揭罗城圆寂。

    3。早期佛教资料。

    佛教产生后,它最初的传播主要依靠宣讲、背诵等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