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暑假留在学校里,白天勤工俭学,晚上挑灯夜战,钻研古典文学。为了避免干
扰,独自住在一间堆满课桌椅的教室里——由于进出都得低头弯腰,从课桌椅的缝
隙中间小心翼翼地钻过去,别人也就不进来了;一个暑假下来,他把从先秦到明清
的散文名篇摘抄了几大本,并将其中部分篇章翻译成白话文。
然而,就在高中毕业之前,解思忠却突然改考理工科,原因是担心家庭出身会
影响录取。在当时那个“极左”年代里,家庭出身不好的考生往往会由于“政审不
合格”而被剥夺录取资格;即便能合格,在录取时也不会一视同仁,尤其是全国重
点大学和文科类专业。他想,自己虽然一直准备报考文科,但数理化成绩在班上也
是名列前茅,如改考理工科,反而更有把握考取全国重点大学;而且,学理工科并
不妨碍自己将来实现当作家的理想——他曾在一本介绍俄罗斯作家的书中看到,有
位作家同时也是工程师。
进入大学后,解思忠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仍然保持着对文学的爱好与追求,课
余时间经常到图书馆去看书、借书。“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尽管绝大多数文学作
品被视为“封资修”而遭禁,学校和社会上的图书馆都被关闭,书店里也几乎买不
到什么书,但他还是想方设法地借阅了大量的人文著作。1967年9 月,正当“文化
大革命”处于高潮的时候,他在北京的大姐家住了一个月,每天闭门读书,把《鲁
迅全集》从头到尾地看了一遍,并摘抄了一本语录;从那时起,他不仅对鲁迅先生
深刻的思想佩服之至,还开始对国民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参加工作后,在秦岭山区的艰苦环境中,解思忠又把文学当作自己的精神寄托。
1973年春节放假后,解思忠留在工地值班;期间在他的生活中发生了两件大事:一
是儿子出生了;二是他自己立下了创作一部反映建筑工地生活长篇小说的宏愿,并
以诗言志,题为《读〈孟子·告子下〉》:“舜本农夫,躬耕畎亩;傅说为相,举
于版筑。考其根由,俗子凡夫;何以玉成?艰难困苦。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自强
不息,大行不偏。君子酬志,十年未晚;不鸣则已,一鸣冲天。”——10年之后,
他创作的另外一部长篇小说终于被出版社采用!
当时,虽然还处在“文化大革命”中,文学园地依然荒芜凋零,却不再是前几
年那种只有几个“革命样板戏”的状况,已有几部长篇小说问世,有些省级文学刊
物也陆续恢复。解思忠为了赡养老人、抚育孩子,自己每月只留用十几元钱的生活
费,却还是咬咬牙,把当时的文学刊物几乎都订了,以致于邮局还以为他是在为单
位阅览室订杂志。在矿区施工期间,工地上只有一份《陕西日报》;他经常吃过晚
饭后,骑自行车颠簸十几里山路,到厂区的阅览室里去看报纸,然后披星戴月地摸
黑回来。
时过不久,解思忠调到厂区施工,住宿条件比矿区改善了许多;但为了业余时
间少受外界干扰,他主动要求住进一间别人都不愿意住的宿舍——孤零零的四面都
是外墙,可谓“夏暖冬凉”,而且只有五六平方米。他在里面支了张床后,连张普
通的桌子也放不下,只好用木板钉了个简易的小桌子;写作时,就坐着小板凳,佝
偻着腰趴在上面;写得累了,便直起腰来,捶打捶打后背,看看桌上儿子的照片。
经过两年笔耕,解思忠终于完成了一部约30万字的长篇小说;投寄到北京一家
出版社后,便如同泥牛入海。他借调到京参加首都国际机场建设后,就去出版社打
听书稿的消息;这才知道当时每出版一部长篇小说,都要经过中央主管意识形态的
某位领导人审读批准,而且全国只有这家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每年也就是一两部。
他看出版无望,便把书稿带回来,锁在了自己的办公桌抽屉里。
此后,每当解思忠打开抽屉,目光接触到书稿时,心便隐隐地被刺痛一下;他
既没有勇气再去翻看,也舍不得扔掉——它毕竟凝聚了自己两年的心血,给过自己
美好的希望。“反击右倾翻案风”开始后,他的情绪异常低落;经过一番痛苦的思
索,决定放弃文学创作,并把书稿扔进了房后一条靠近农田的小水沟。谁知几天之
后,那部书稿却像投水自尽者一样漂浮了起来;他将书稿捞起来后和砖头捆在一起,
再次扔了进去。近10多年来,他虽然不断有新作问世,却对这部书稿总难以忘怀;
每当乘坐飞机在首都机场起落时,都忍不住会遥望停机坪北面的一座楼房——它后
面曾经有过一条小水沟,那里埋葬着自己的第一部书稿。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解思忠再次萌发了创作的欲望;经过一番论证,他决
定以方志敏创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为题材,创作一部长篇小说。之所以选取这一题
材,一方面是这种历史题材的作品一般不会由于时间长而“过时”——他已做好了
打持久战的准备;另一方面,则是出于对方志敏本人的敬仰——他不仅是一位革命
烈士,还是一个热爱祖国、忠于信仰、有节操的知识分子;不仅是共产党员的楷模,
也是知识分子的楷模,是做人的楷模。2001年,这部长篇小说出版后时过10多年,
方志敏研究会成立时聘请解思忠为顾问;在2002年的年会上,他作了一次题为《重
精神重操守》的演讲,对方志敏精神进行了颂扬。
创作历史题材作品,首先得搜集资料。然而,当时一些诸如《红旗飘飘》《星
火燎原》这样的革命回忆录,在“文化大革命”中封存后还没有解禁,北京只有两
家图书馆能借阅到这类书籍报刊:一家是地处北海的北京图书馆,另一家是地处国
子监的首都图书馆;这两家图书馆都得凭单位介绍信借阅,而且还不许将书籍报刊
带出阅览室。当时,解思忠上班和居住都在远离市区的首都机场工地,于是就选择
了较近的首都图书馆;即便这样,从首都机场乘公共汽车也得近两个小时。由于施
工任务紧,工地两个星期才休息一天,只能利用这一天休息日去图书馆借阅。
从1976年10月到1977年10月的这一年时间里,解思忠几乎每个休息日都是在首
都图书馆的文史资料阅览室里度过的。每次他都是图书馆开馆时就赶到了,借到书
后便快速摘抄,中间除了上厕所几乎不休息,直到闭馆时才离去。由于连续紧张地
抄写,手指关节酸痛难忍,不得不抄写一会儿就停下来舒展一下手指。阅览室里有
个供读者饮水的开水桶,他每次去都带着干粮和一个喝水用的杯子,午餐就是边吃
干粮边喝白开水。当时到图书馆借阅书刊的读者还非常少,文史资料阅览室经常就
只有他一个人,偶尔还有一两个人也大都是老者。他这样摘抄了大约半年时间后,
终于感动了管理人员,破例允许可以把书借回去抄;这样一来,速度便大大加快。
当年他摘抄的资料累计有上百万字,至今还保存着舍不得丢弃——它毕竟记录着那
些日子的艰辛!
经过种种曲折,真正进入创作阶段,已是在调入建设部之后。白天,解思忠得
坚持八小时坐班,下班后还要忙家务,晚上九点钟左右才开始写作,一直到深夜。
在灯下熬过了近千个夜晚之后,终于完成了30万字的长篇小说《血染东南》,这时
已是1983年底。在长达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只在除夕夜看了电视转播的春节晚会,
平时是不看电视的;星期天和其它节假日,也几乎全都是投入写作。他在《素质与
命运》一书中曾这样描写自己当年夜间写作的情景:
夜深人静时,有时写得累了,我便稍事休息,靠在藤椅背上,向窗外望去——
周围漆黑一片,万籁俱寂,如同几年前我夜居秦岭大山的感觉一样。有时,我写得
头痛脑胀,就用双手使劲地抓挠着头皮,这时,头屑和落发便会纷纷落下;等头屑
和落发密密麻麻地覆盖住稿纸上的字迹时,我才用手将这些头屑和落发扫成一堆倒
掉。还有的时候,我实在写不下去时,便呆呆地面对桌上的镜子,望着自己皱纹集
结的眉头和因充血而红丝密布、微微胀痛的双眼。由于长期的劳累和睡眠不足,我
的面容迅速衰老,头发大量脱落,左眼球也因长期充血而残留下一处云翳。
《血染东南》书稿投寄到中国青年出版社后,很快便被采用(后因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