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高层新智囊-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灾难和斗争还在后面。
    到目前为止,房宁预言了历史,事实证明了他的眼光。也许我们有理由对他和
他的理论给予更多的关注,毕竟他的预言说中了!
    学者和思想家的区别是:学者阐发于事后,思想家预言于事前;学者是打哪儿
指哪儿,思想家是指哪儿打哪儿。作为一个思想家,房宁做到了。
    然而,让这位有洞察力的思想家感到十分尴尬的是,他那些精心阐述的理论和
有预见性的思想,在20世纪90年代并未引起真正的关注。有人把房宁、王小东这类
学者称为“尴尬的先知”。这不由让人想起19世纪末的德国哲学家尼采的故事。尼
采疯了,他奔走于山林,站在高山之巅遥望大海。尼采看到了海中的帆影,向人们
大声疾呼,而山下的群众却茫然无知。这不是群众愚昧,也不是尼采高明,只是尼
采看到了人们还没有看到的东西——这其实恰是房宁在20世纪末的境遇。

                               房宁(5)
    过度依附国外资本:越“发展”,被侵夺得越多
    美国对于预言有个说法,“educational guess ”,意思是有根据的猜测,而
不是瞎猜乱撞,用我们中国流行的说法就是科学的预见。而关于全球化的分析理论
则是房宁近年来对国际频频发言的依据。提到房宁,人们会想到他的两句名言:
“资本流遍全球,利润流向西方”和“发展的陷阱”。 
    这两条经典的房氏语录从20世纪90年代一直流传到现在,经久不衰,成了房宁
的一个思想标签。
    房宁是第一个对全球化作出警示,提出“发展的陷阱”的中国学者。而这个概
念意在揭示西方资本主导的全球化运动的客观规律,揭示其不利于第三世界的全球
分裂的结果。房宁认为“外围”国家、第三世界国家必将为全球化所排斥,进而将
产生在西方与非西方、“中心”与“外围”之间的文明冲突。这正是他的那些“educational guess ”的基本依据。 
    当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浪潮汹涌之时,房宁就断言:全球化不可能导致人类差
别的缩小,不可能带来世界大同。全球化必将导致分裂化。后来他在《全球化阴影
下的中国之路》中更详细地分析了全球化导致的全球分裂。
    全球化的确激发出人们许许多多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马歇尔·麦克卢汉把世界
称为“地球村”,而巴克敏斯特·福勒描绘我们的星球为“地球号太空船”。人们
原以为资本的国际大循环、日益增加的经济贸易联系能消除人类彼此的差别与分歧,
全球化会把全人类带入地球村中和睦相处。
    然而,现实与愿望相去甚远。房宁说,从迄今为止的历史中看到:经济全球化
仅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而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全球化过程中,西方是经济全
球化的最大的赢家,第三世界却在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在资本国际循环过程
中,作为“外围”的发展中国家成为处于“中心”的发达国家的资本积累的对象,
发达国家凭借在资本、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垄断优势,通过国际间产品、技术、资
金、劳动力、利息的不平等交换获取巨额利润,其后果就是“资本流遍世界,利润
流向西方”。
    “资本流遍世界,利润流向西方”是房宁对全球化经济机制的深刻揭示。
    房宁曾做客凤凰卫视《时事大讲堂》,主讲“反思全球化”。他居然把一个
“芭比娃娃”拿到现场做道具,讲起了全球化时代国际贸易中的不平等交换。他说,
这个美国发明的玩偶——芭比娃娃是在场许多女同学都喜欢的玩具,而美国女孩子
平均每人有10个芭比娃娃。在美国,一个芭比娃娃的售价是10美元,而大多产自中
国。中国产芭比娃娃运到美国的到岸价格是两美元,其中还有一个美元是运费和管
理费。最后仅剩下的一个美元,中国的加工者仍然拿不到。因为这个东西要销售到
美国还要有一个条件,就是这个东西要来料加工。芭比娃娃的料钱是65个美分,而
最后加工者只拿到了35个美分,折合人民币3 元。一个生产者只有3 元的报酬,而
产品却可以到美国卖出折合人民币八九十元的价格。
    房宁指出,在资本有机构成相同的情况下,劳动力的价格不同,也就是工资水
平的不同,这就意味着有大量的剩余价值的转移。通过全球化的过程,如芭比娃娃
的例子,无数利润、无数经济剩余转移到了发达国家。由此可见,在经济全球化的
过程中,第三世界国家的产业结构并没有得到优化,也不是真正的受益者。
    由于蕴藏经济全球化内部广泛而深刻的不平等交换及利润转移,全球日益分化
为两个对立的经济体,“中心”积累“外围”。“外围”工业化的道路本质上不同
于“中心”,两者是性质、功能、方向全然不同的两种进程,是一个“同分异构体”。其结果必然是在“外围”积累矛盾、积累贫困,最终导致工业化在“外围”地区的逆转,即出现产业结构的劣化,农业和农村的衰落,社会的分化和与西方国家经济交换中贸易条件的下降。房宁把这些因全球化而在“外围”地区发生或将要发生的
现象称为全球化中“发展的陷阱”。
    在房宁著作中,对“发展的陷阱”的论述和论证比比皆是。他提出,在全球化
时代“三农”问题是全球性的现象。因为,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资
本永远要向劳动力价格低、利润率高的地方流动。农村的一点剩余资本,往往要向
城市集中。所以,在整个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在不断地萎缩。
在50年代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的粮食,除去一些中东地区的干旱地区以
外,一般的粮食都能自给。到了90年代统计,60%~70%的发展中国家粮食都不能
自给了。
    全球化还使社会出现分化,因为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毕竟有一个“马太效应”。
在这个过程中,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是整个经济活动的高端。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
础是全球的分工体系,这个分工体系是一个垂直分工的体系。垂直分工体系中,发
展中国家处于低端,生产低技术、低附加值产品;发达国家处于高端,生产高技术、
高附加值产品。
    全球化导致的分裂化就是“发展的陷阱”。
    “发展的陷阱”受害最大的除俄罗斯,还有东欧、拉丁美洲和亚洲四小龙。
    房宁曾访问过东欧的匈牙利,不但亲身感受到“天鹅绒革命”带给匈牙利人的
创伤,还感受到匈牙利在“陷阱”中的挣扎。他写过一篇流传很广的政治游记——
《风雨凄迷十年路》,讲述他的匈牙利见闻。在匈牙利十年加入全球化进程和私有
化的过程中,占有绝对优势的外国资本在匈牙利可谓“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
忙”。匈牙利第二、三产业中的优质资产大多成了西方大资本集团的囊中之物,匈
牙利以盛产铝矾土著称,其工业部门中最重要的是采矿业和加工业,现在这两个生
产部门中的外国资本均已占据了主导地位。对于一些小的生产行业,外国同业资本
甚至采取整体购买,然后破产,迫使匈牙利全面进口的办法,全面占领该行业的市
场。外国资本控制匈牙利经济最成功的莫过于对现代经济的枢纽——金融业的全面
收购。外国资本,包括西方国家的银行和投资基金,已经占据匈牙利60。4% 的银行
资产,其中大部分是匈牙利最优质的金融资产。西方国家的投资基金组合也主导着
布达佩斯证券交易所的大盘走向。西方资本并不满足于对市场的占领,还向匈牙利
经济更深入的领域渗透,这其中也包括了对匈牙利高等学校的教学与科研领域施加
影响。匈牙利最著名的大学之一,经济类高校的翘楚——布达佩斯经济大学(原卡
尔·马克思经济大学)的市场营销专业研究的一个课题,竟然是如何使习惯于天然
果汁的匈牙利人转而爱喝美国的可口可乐。
    房宁认为,“发展的陷阱”不仅对发展中国家是一场灾难,对于西方来说同样
是致命的。新殖民主义的生命就在于资本的国际循环。西方通过国际循环从全世界
获取资源与财富,但其前提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循环。因为如果发展中国家
的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美国的汉堡包就成了问题。所以发展的陷阱虽然出现在第
三世界,但对西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