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胆的种类也不少,一般都是扁球形,满身长着长刺。这里常见的海胆有两种:一种是马粪海胆,带灰绿色,刺比较细而小;另一种是大连紫海胆,深紫色,比马粪海胆大几倍,是大连的特产。海胆的硬壳含有很多钙,也可以用来做肥料。
张大夫采到了一个特大的紫海胆。他顺手捡起一块鹅卵石,轻轻敲开海胆的壳,从里面挖出一团淡黄色的东西来,对我说:
〃您看,这就是它的生殖腺。可以烧熟了吃,也可以生吃。您尝一点儿看。〃
我拣了一小块尝了尝,滋味果然很鲜,如果配上作料,一定非常好吃。张大夫也吃了一块,接着说:
〃海胆酱,你吃过没有?旅大水产公司的海胆酱罐头,在国外很受欢迎,据说每年为国家换回来不少的钢铁和机器呢!〃
这片海滩上看到的海滨动物,跟旅大相比,种类实在不算多,跟青岛和烟台相比,那就更少了。我把这种看法告诉了张大夫。
〃是的,〃张大夫说,〃种类是不多,却特别有意思……〃
我听了觉得很奇怪,便问:
〃为什么特别有意思呢?我们看到的,不都是旅大海滩上常见的动物吗?〃
他点点头,表示同意:〃不错,它们都是常见的种类。可是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它们的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你看,它们都固着在石头缝里,或者紧贴在礁石上。这种生活方式,跟它们的生活环境有很密切的关系。我说有意思,指的就是这个。〃
张大夫说得不错,在这里看到的动物,都是固着在石头缝里和紧贴在礁石上的。但是,这和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呢?我还不太明白,请求他再加解释。他说:
〃我们知道,蛇岛是大海中的一个孤岛。这里经常有狂风巨浪,强大的海流又从这里经过。大浪和急流不断地冲刷着海边的礁石,附着力小的动物很容易被冲走。经过年代漫长的选择和淘汰,能够继续在礁石上生活的,只有那些固着力比较强的动物了。所以,尽管这些动物种类不同,样子不同,却都能适应这浪大流急的生活环境。〃
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又是自然选择学说的一个证明。
潮水已经开始回涨,海面不像刚才那样平静了。浪头一个接着一个冲向海滩,撞在礁石上激起一阵阵雪白的水珠,溅到我们身上。该是吃早饭的时候了,我们赶忙回到宿营地,免得影响今天的考察。
正在上升的海岛
今天上山是李雄领队。除了蛇笼、蛇夹和蛇叉外,我们还带了捕虫网和毒瓶。我们仍旧从东头的山坡上去,然后折向东北,向岛上的最高峰进发。
山比昨天走过的更陡,巨大的岩石常常挡住我们的去路,除了绕过去,没有别的办法。这一带芦苇也很多,一丛一丛地长在乱石中间的软泥上,有两米多高。穿过这样的芦苇丛,很难看清楚地上有没有毒蛇。我们总是把双手举在胸前,以防毒蛇袭击,但是看到的蛇,却没有昨天多。也许是清早天气比较凉爽,蛇大多还躲在洞里,没有出来。
将到半山腰,迎面是一块10多米高的石壁。我们正要找一条路爬上去,忽然发现石壁下部有许多窟窿,小的像茶杯,大的像捣臼。
〃岩石上的这许多窟窿是怎么形成的呢?〃首先发出疑问的是刘振山。他经过一天的实际锻炼,对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多数人以为这是〃风化〃的结果,也就是风吹、雨淋、太阳晒造成的。张大夫却不同意这个看法,他问小周:
〃如果是风化的缘故,为什么石壁的上部没有这样的窟窿呢?〃
小周抬头一看,岩石上部确实没有窟窿。他答不上来,竟愣住了。
地质学家李雄看了小周一眼,说:〃这些窟窿,不是一般风化作用的结果,而是受海水长期冲刷而形成的。在地质学上,管它们叫'海蚀洞'。〃
李雄用铁锤敲了敲石壁,岩石发出〃咚咚〃的声音。
〃你们听〃他说,〃这岩石多坚硬,不知经过了多少年代,才会被海水冲成这样大的窟窿哩!这些窟窿,对于揭开蛇岛地质变迁的秘密,有很大的帮助。这是我们今天第一个重要的收获。〃
小周听了,半信半疑地问:〃这块岩石在半山腰里,海水怎么冲得着呢?〃
李雄笑笑说:〃我还没有说完呢!这些海蚀洞之所以重要,正是由于它们出现在半山腰里。这说明了,在地壳变迁的漫长的过程中,蛇岛是从海底逐渐往上升的。现在有海蚀洞的地方,在很久很久以前,就是日夜受到海浪冲刷的海边。而我们宿营的海滩,在那时候还是海底呢?〃
这番解释,引起我们极大的兴趣,把我们的注意力从毒蛇引向地质问题上去了。根据这一天多的考察,李雄认为蛇岛的地层和地质构造,跟旅大陆地完全一致。从这一点可以推断,蛇岛和大陆原来是联在一块的,后来由于地壳的变迁,才分开了。至于是在多少年前分开的,还需要作进一步的考察和研究。
大家谈论得正热闹,队长从后面上来了。他手里拿着一块黑褐色的石片,问李雄说:
〃老李,您看,这是不是波痕石?〃
李雄接过来看了看,石片上果然有高低起伏的波纹。他兴奋地连声说好,问是在哪里找到的。
队长指着东边那块大石头说:〃就在石头下边不远,海拔95米高。我已经在发现的地点做了标志。〃
小周一听又是件新鲜事,迫不及待地问什么是波痕石。李雄一面把石片上的波纹指给小周看,一面回答说:
〃您看这些纹道,不是很像被海浪冲刷过的泥沙吗?这种石片正是海滩上带有波痕的泥沙,经过了漫长的年代而形成的。它的存在,也证明了蛇岛在海拔100米高以下的部分,以前曾淹没在海里。这当然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离开现在总有4亿年了吧。〃
海蚀洞和波痕石的发现,初步肯定了蛇岛和大陆之间的关系,也证明了蛇岛是在不断地上升。
李雄用铁锤敲下了几块有海蚀洞的石头,大家又继续向山顶进发。
谁杀死了老鼠和老鹰
过了半山腰,峻峭的岩壁越来越多,芦苇渐渐少了。
我们走进一个乱石堆,忽然看见那上面有一团灰色的东西,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老鼠头。这老鼠头带着鲜红的血迹,好像才被咬下来的。照头的大小看来,这只老鼠可真大,身子至少有半尺来长。老韩自言自语地说:
〃这只老鼠怎么会死在这里呢?是什么动物把它的身子吃掉了呢?〃
大家觉得这的确是件奇怪的事,便围着老鼠头,纷纷议论开来。小周认为是蝮蛇,老韩认为是黄鼠狼,也有人主张是老鹰,意见很不一致。
蝮蛇能咬死老鼠,能吃老鼠,这个不必怀疑。但是它只能把老鼠整个吞下去,不能一块一块地咬下来吃,因为它的牙齿像针尖似的,不能咀嚼。而这个老鼠头,却明明是什么动物吃剩下来的。这就否定了小周的说法。
黄鼠狼是老鼠的死对头,它捕食的老鼠非常多。据说一只黄鼠狼由于捕食老鼠,每年能给我们节省一吨粮食呢!黄鼠狼吃老鼠的时候,是一块一块地咬碎了吃的。老韩的说法好像满有道理。可是仔细一想:黄鼠狼的牙齿很锐利,也很有力气,咬碎老鼠头是一点不费事的。像它那样贪吃的食肉兽,怎么会把老鼠头剩下来不吃呢?这样看来,老韩的说法似乎也不是证据。
那么,这老鼠头是不是老鹰吃剩的呢?我们看到山坡上空有许多老鹰在盘旋飞翔。很自然地把老鼠头和老鹰联系了起来。老鹰也是捕鼠的能手。它跟其他的鸟一样,只有喙,而没有牙齿。老鼠头比较硬,它啄不碎,因此,没法吃下去。这个老鼠头,很可能是老鹰啄食后的残余。
通过这番争论,大家都认为老鹰吃剩的可能性最大。但是从这里又引起了一场新的争论:这只老鼠是本来住在岛上的呢,还是老鹰从别处叼来的呢?
争论的双方各有各的理由,但是都不能说服对方。队长认为,这个问题还缺少事实根据,一时难以解决。这里离开大陆相当远,从大陆叼来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也有可能从附近的岛上叼来的。如果在这里捕到了老鼠,或者找到了鼠洞、鼠粪或鼠迹,就可以作出比较可靠的结论了。
根据不够充分,这场争论只有暂时搁在一边。我们继续向顶峰攀登。烈日高高地挂在天空里。我们穿着这一身厚实的防护服装,热得汗水直流,把内衣都湿透了。大家都觉得很累,但是鼓起劲儿往前走,谁也不想停下来休息。这一带芦苇很少,野葡萄的藤蔓却爬得到处都是,常常钩住我们的足尖。谁要是稍不小心,便有绊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