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尤其是主流的新闻媒体,上级是有任务派下来的。外地的地方新闻媒体,没有南河这样的天时地利,就把主意打到了热炒上面。
没办法,吸引不来注意,那不单单是工资的问题,有可能会面对被打入冷宫,甚至是被炒鱿鱼的结果啊。
于是,你炒我炒大家炒,关注度自然就上去了。
关注度一上去,什么样的人都会出现。有些想要在热点中出名的人,自然就会利用这样的关注热点进行恶炒,从而达到出名的目的。
这个时候,靠真实的资源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出名目的,就会人为炮制一些所谓的内幕,所谓的爆料,引导舆论,达到出名的目的。
当前华夏的网络监管,实际上是非常有限的。基本上是属于无序状态,除非是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才会抓人,谣言推手的违法成本很低,所以才会造成这样的结果。
袁恪则听了郑天风的解释,说道:“天风,我知道你的工作非常困难,也能够理解你治下出现的问题。但是,我们是执政者,无条件为大众服务,为大众营造出一个干净的舆论环境,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我的意思,你明白么?”
“明白!老领导,我已经和老巫还有林源会长商量过了,到时候林源会长会出一份报导,讲明他的观点,向公众解释这次杏林会的目的和意义。我们职能部门,会对网络上的谣言进行甄别清理,抓住几个典型的造谣者,把他们绳之以法。”
“嗯,天风,你能这样处理,证明你成熟了很多。记住,我们是为大众服务的,同时也是管理者,对待具体事件,要强硬,对待老百姓关注的事情,要有耐心,一切灵活处理,相信你一定不会让我失望的。”
“是!老领导,请您放心,我一定会坚决按照您的指示执行,不会让您失望的。”
郑天风马上采取了积极的措施,亲自挂帅,对网络上出现的不良言论,进行跟踪追究。同时,他指示新闻媒体,马上对一些焦点事件进行澄清,用事实说话,把谣言给彻底压制下来。
林源也不得不接受了专访,因为网络上的谣言,伤害的不仅仅是南阳,已经波及到了即将召开的杏林会。
第957章 水泄不通
按照郑天风的意思,林源要接受南河省卫视的采访,准备利用这个平台来洗清一些东西。
可林源觉得,要做就要做彻底的,在他看来,在南阳召开的杏林会,已经远远超过了研讨会本身,涉及到了更多的利益博弈。
林源联系上了季望楼,把发生在南阳的事情说了一遍。
季望楼对此非常关注,问道:“小林,你说的情况确实是很复杂,我觉得也很有必要针对此类事件做出一些澄清。你所说的郑书记想到的方法很不错啊,你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好的方法么?”
“季部长,郑书记的方法是很对路的,但我觉得南河省卫视这个平台不算太大。因为这次关于南阳杏林会的关注焦点,已经从中医延伸到了传统文化。争议非常之大,所以,我觉得,咱们能不能联合央视,做一次专题的访谈。”
“嗯,南河省卫视的平台确实是有些不够。你的意思是让央视出面,对你进行一次专访,你在央视平台上阐述你的观点是不是?”
“是的,季部长,只不过专访不是我自己,而是要邀请很多位著名的国手,通过这个平台,让老百姓真正跟真实的中医有个近距离而且是权威的接触。”
“好,你稍等,我联系一下,看看能不能给一个排挡的机会。”
所谓的排挡,就是在一天的节目播出中安插一个电视节目。
普通人看来,一个电视台,安插一个节目那再简单不过了。这实际上是个误区,电视节目,一天二十四小时的节目,早就录制好了,包括正式的节目和广告,都是严丝合缝的对接。
有一些直播类的节目,也会被严格限定时间,否则,电视台的安排就无法正常进行了。
像林源要求的访谈,季望楼要考虑时间长短,更要考虑在什么时间播放。要是时间段,而且在深夜档或者是非收视高峰的时间里播放,就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电视台有自己相应的访谈类节目,可这些节目都是专栏制作者早就向分管领导报批的,需要领导认可签字,才能够录制播出。
华夏的电视台,都是职能部门的喉舌,一般来说,没有特别重要的时事事件,是不会临时插上临时性的访谈节目的。
林源知道这其中的水有多深,但他所要澄清的东西,却是不是南河省卫视这个平台所能够满足的。希望季望楼能够说动央视,能给安排出来一点时间。
足足等了半天,林源终于等到了季望楼的电话。季望楼告诉他,央视财经频道答应,可以做这类的访谈节目,不过,需要等三天以后。而且,播出的时间,控制在四十分钟以内。
这个结果,跟林源所要求的结果差了不少。但林源知道,这可能是季望楼最大限度的努力了,便准备积极准备相关的话题了。
此时,各地的杏林界业界同行慢慢赶赴到了南阳,他们在南阳地方部门的接待下,都被妥善安置。
参会的人员最大的希望就是见到林源,广云的白崇仕,通过白贵文想要拜谒林源,侯继成跟林源那是在燕京学习的时候就认识的好友,也代表家族向林源发出了邀请。
幸亏有巫良栋给林源挡驾,耐心向大家解释,现在林源会长正在研究会议的相关事宜,非常忙碌,请大家谅解,等到召开杏林会的时候,就能够一并见面了。
林源邀请了已经到了南阳的谢志坤,左益心,王博渊,田渊博,周传亭五位堪称中医业界擅长不同领域的国手人物,把央视要做访谈的事情说了一下,然后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中医想要被主流社会意识承认,需要走的路是非常漫长的。
林源认为中医人本身应该统一意识,从回归传统入手,相信是所有中医人比较能够接受的共识。
谢志坤几人对林源的观点是比较赞同的,大家就根据林源所提出的观点,做了一些深入的交流,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为了配合央视的访谈,林源决定,把会议召开和访谈结合到一起。
林源让章廉飞去联络业界同行,把这个意思跟大家说了。业界同行觉得,这样做也无可厚非,毕竟,杏林会所探讨的事情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当今社会的信息传播速度快,在电视媒体上公映,反映出杏林界的状态,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南河省卫视,敏感捕捉到了机会,他们认为,央视既然能够访谈,就说明杏林会议是有着极高关注度的,借着央视财经频道的东风,地方卫视也应该跟进,做同步直播。
央视财经频道的访谈,很有可能就是一锤子买卖,接下来,南河卫视还可以出相关报道,到时候不愁地方卫视不火。
南河卫视不傻,别的地方新闻媒体也不傻啊。
消息灵通的新闻人,马上就通知了本地的地方卫视,说南阳这地方有重大的新闻热点。
网络上的关注度就已经够高了,现在央视财经频道都要出访谈节目,就说明这个热点不是一般的热点,有可能会成为全国性的热点。
这样的新闻热点,是很难遇到的,于是,各个地方卫视,也派出了自己的采访团队,一窝蜂挤进了南阳。
华夏人爱凑热闹的习惯,大概就是天性吧,热闹只会吸引更多的人,而吸引更多的人就意味着还有更多的人被吸引过来。
参会的中医人什么时候享受过这样的待遇?要知道,采访林源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各大卫视找乡亲,采访属于自己家乡的中医人。
杏林会还没开始,关于中医人的采访就已经出来不知道多少版本的猜测了。
央视财经频道的著名主持人芮蔓,带着自己的团队,在新闻媒体同行的羡慕下,找到了林源和谢志坤五老,就访谈的话题交流一番,确定访谈的内容。
因为有时间限制,一些话题有所删减,但林源关于中医的出路在于回归传统这方面的论述,是绝对不能删的。
林源提出来的与杏林会议同步的要求,经过协商,得到了芮蔓的同意。
经过了两天的准备,杏林会在杏林山庄隆重召开了。
尽管林源让马德兴和当地部门做了充分的准备,可开会时候涌入杏林山庄的人数,还是超出了林源的预料。
参会的中医人,人数就在一百开外,各路新闻媒体人各显其能,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潜入到了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