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吉泽俊雄居然把附属医院拿出来,给渡边一木当做是开设正气堂的地方,这对京都大学来说,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啊。
京都大学各董事马上召开会议,研究附属医院将改成正气堂的事情。
董事们认为,渡边一木因为其老师林源的影响力,在京都大学开设正气堂,必将是个有轰动效应的事情。
京都大学是日本有名的院校,国内和国际上的优秀人才,很多会选择在这里深造。
可以说,京都大学为世界培养出了数不清的优秀人才。
京都大学的宗旨,就是精益求精,在各个学科领域直追世界最高水平。在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学府里,尊重知识是最重要的理念。
林源出手救治了几乎死掉的吉泽俊雄,所展示出来的是神奇的中医的神奇技艺。在中医这方面,京都大学有涉猎,但就水平而言,京都大学开设的中医学科,很难让人满意。
中医学科,其实面临着很大的尴尬,那就是真正高水平的讲师教授并没有。给学生讲解理论课程的,往往就是研究理论,而没有实践经验的理论家。
京都大学曾聘请过华夏知名中医过来讲课,但效果很不理想。中医是一个理论跟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学科,有些实践性的总结,在学生听来,往往如同天书一般。
渡边一木深得林源真传,而且是日本人,在沟通这个环节上,肯定会优于其他的中医人士。
京都大学理事会研究决定,不但要支持正气堂在京都大学落户,而且,要聘请渡边一木作为京都大学医学类学科的专职教授。
为此,理事会找到了京都大学的校长,把这一情况知会了他。
校长川崎茂欣然同意,亲自上门拜会林源和渡边一木。
“林医生,渡边先生,对于你们在京都大学开办正气堂的事情,学院所有同仁,都表示热烈的欢迎。还有,渡边先生深得林医生真传,学院还有个不情之请,那就是准备聘用渡边先生为中医学科教授,不知道您能不能接受。”
渡边一木沉吟一下说道:“川崎校长,这件事情,好像不太好办。我在这里要照看正气堂,恐怕没时间和精力再去给学生讲课。川崎校长,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这个您能理解吧?”
“渡边先生,我理解您的想法。我是这样想的,您不用准备理论知识,只要给中医学科的学生,专门讲针灸这一门类就可以了。这是您的强项,不需要太多时间备课。这样,你的时间就充裕了。”
渡边一木没有说话,却是把目光转向了林源。
林源笑道:“川崎校长,您的初衷我是非常理解的。但是,中医的针灸,光是说理论是没用的。丰富的理论知识,艰苦的手法训练,枯燥的实践经验积累,缺一不可,否则,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学了也没有什么大用处。”
第824章 理念的感慨
川崎茂听了,不由得点点头。他虽然不是很了解中医,但他认识不少的这方面的专家,对于中医的认识高度,还是要比常人深刻的。
“林医生,如果您和渡边先生不能授课,那对于京都大学来说,简直就是一种遗憾啊。这么高明的中医技艺,却是无法登上最高的学堂,这真是我们这些做教育的人的耻辱啊。”
听了川崎茂的话,林源不免感慨。日本人或许有太多的毛病,但在教育这一领域,无疑又比华夏的眼光要深远多了。
日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远比其他的国家要高许多。不管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只要是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日本人都不惜重金给搞起来。
在这一点上,日本人的精明一面展现出来。一个民族要想强大,必须要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那才能够屹立在世界民族强邻之巅。
而华夏,在教育领域真的让人有点不敢恭维。或许,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太多了,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最后搞来搞去,老祖宗的精华思想,往往在异域放光,华夏的当代子孙扒拉开历史典籍,这才发现,老外奉为珍宝的东西,原来是我们祖上的。
如果说华夏的传统东西在哪里最受欢迎,无疑就是在日本。这个岛国,可能对当代的华夏一百个不服,但对华夏古代的东西,用顶礼膜拜来形容,也不算为过。
林源心中发出了一声长长叹息,他的理想,是弘扬中医,弘扬中医悬壶济世的思想。所以他才会跟戴维斯家族办医学院,才会办心源慈善。
但在华夏当今的社会思潮之下,推行理想是相当困难的事情。
因为当今华夏人的观点,在高速的发展,在快速来钱之上。
这也不能说华夏人的思想不行了,而是时代发展所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无论是头号强国美国,还是令人瞠目结舌的日本,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曾经历过跟眼下华夏相同的发展思想。
惊人相似的是,在发展的过程中,环境污染,精神唯物质至上,这两个国家也都曾经历过。
大概还是管子的话有道理,仓廪实而知礼节。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能够在告诉发展中理性,当一切以发展为前提的思想被带动起来的时候,就像是一辆高速行驶的火车,不到十分危险的时候,是不会主动停下来的。
在这样的氛围下,想要推广需要时间积累,需要经验沉淀的中医和中医思想,显得有些背离时代思潮。
林源也曾偏激过,认为华夏人过于轻浮,在追求物质文明的时候,把传统的精神文明差不多丢弃得差不多了。
可见识的广了,林源的认识也在提高。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物质文明,也许正是传统文明复兴的物质基础。
试想一下,华夏如果还是穷乡僻壤,交通落后,人们的生活水平还停留在温饱的基础上,那么,精神文明对人们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
没有便利的交通,没有快捷的通讯,你就算是想弘扬传统文明,你能做些什么?难道要用腿走遍华夏,传播光辉思想么?
有了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人们自然而然就会对一些急功近利的思想进行反思。
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如果仅仅是对自然的无休止开发,是人类的不择手段,那么,这样的文明是注定要毁灭的。
这样的发展反思,在各个民族都存在。美国是这样,日本是这样,将来的华夏,也会是这样。
林源觉得,弘扬中医文明,作为华夏传统文明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要走的路还非常长,而且,道路会无比艰辛。
在这个过程中,合理有效的布局,稳扎稳打的策略,是实现目标的唯一途径。
中医的根在华夏,但真的能够提高人们对于中医的认识,恐怕还要在国外下手。
华夏当今时代的思潮还跟中医思想很不对路,一个稍显急躁,必须要马上见成果,而另外一个,则是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苦修和寂寞。
联想到正在动工的江州省江中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林源心中忽然有了个大胆的想法。
“川崎先生,中医的技艺,有其特殊的地方。我想,正统的教育方式,有可能不太适合。中医的每一门功课,都是需要下苦功夫的。在日本,也有不少的中医名家,但真正有影响力的,恐怕还是日本在汉药方面的成绩吧?”
川崎茂谦恭道:“林医生真是慧眼如炬啊,没错,京都大学的医学中医类分科,为国内汉药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但是,却没有出过一个能够用中医独立行医,而且取得重大贡献的人。相比于博大精深的中医,没出这样的人才,真是我们的失败。”
“川崎先生,中医尤其特殊性,跟当代为主流观点的西医风格迥异,标准差异太大。而且中医的学习不是量化的,更强调的是精神层面上的。而且,现在的年轻人,都是接受新思想的人群,对中医的一些理念,恐怕不是那么容易接受的。”
“呵呵,林医生难道不是年轻人么?怎么说话比我这个老头子还要老气横秋。”
“哈哈,川崎先生见笑了。我接受中医思想,那全是我爷爷从小培养的结果。背各种口诀,练习各种手法,我可没少挨揍哟。现在的年轻人,试问有谁受到过这种待遇?”
“是啊,现在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开始反思教育了。以往的快乐教育,在教育中不能体罚的主流观点,已经受到了极大的质疑。孩子甚至是年轻人的天性就是喜欢探索,很少有能够集中注意力学习枯燥无味的知识的。这一点,真的是教育一个面临抉择的十字路口啊。”
“说白了,这有点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