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位母亲因为女儿失去想象力而痛心不已,以至于不惜与幼儿园诉诸公堂的时候,几乎我们的每位家长,都在为自己的孩子能够多认识几个字而欣喜交加。
关于第二个故事,我们得到的问题是:为什么在相同的情况下,孩子的问题会有如此大的区别。
答案很简单,当我们的孩子第一次向父母展示他粉色的小熊画作时,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不像!真笨!熊怎么可能是粉色的!”
反过来,当美国家庭的孩子做出相同的行为时,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一只粉色的熊,真不错,看上去很新鲜。”
于是在此之后,中国的孩子仍然会继续画画,但是在他的笔下,却再也不会有粉色的小熊诞生了;而受到夸奖的美国孩子,则会继续自己的创作,继续自己想象力的发挥,创造出蓝色、绿色甚至银色的其他动物来。
在中国,三千年的文明传统为我们缔造了太多的礼仪和规矩,当这些条条框框渗入到家庭中时,造成的最直接影响就是教育成为了传承这些条框的手段,几乎每一代孩子都在这些条框的限制下生活,等他们身上与生俱来的创造性被剥夺一空之后,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规矩的传承者,于是,调教下一代懂规矩、讲礼仪的过程便再度开始了,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了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我们整个民族在创造能力上的不足。
当我们了解到这样的现状后,一个新的问题又横亘在我们面前:这就是为什么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如此执迷于扼杀孩子的创造力?
4.孩子最需要的东西
如果不去加强并发展儿童的个人自尊感,就不能形成他的道德面貌。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
——苏霍姆林斯基
在我们尝试着回答上一节末尾的问题前,首先要弄明白这样一个问题: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
答案是相当简单的,孩子需要幸福感,尤其是当这种幸福感来自于他的父母时,就更显得弥足珍贵。
那么也许有的家长会质疑道——我已经给予了孩子最好的吃穿,让他上最好的学校,给他配备尽可能多的资源,甚至于为他付出了自己全部的时间,这些是否已经足以让孩子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对于这样的质疑,我们必须引入心理学中的需求理论,借以回答这个问题。
按照心理学的理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生理上的需求是最基本,最原始的需求,它意味着饿了要吃饭,冷了要穿衣,病了要吃药,困了要有房间让他睡觉。
安全的需求指的是保证自己免于灾难,不遭飞来横祸,而社交的需求是要有家庭、朋友、同学的关怀、爱护和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
所谓的尊重需求,指的是自尊、他尊,以及权力欲等,像我们的许多孩子都希望能当上班干部,每天在同学们敬佩的眼神中生活,即属于这方面的需求。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
现在我们知道的,对于被家长悉心呵护的孩子来说,前三种需求基本不成问题,他们唯一需要的,就是在身边人给予的尊重中,用最喜欢的方式来完成自己愿意做的事,继而得到最大的满足。
当我们的孩子在家长的支持与信任下,通过自己的努力画好一副画、或是搭好一架模型、唱好一支歌后,他就已经因此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满足感,如果再能够获得家长的认可与夸奖,那么由此带来的幸福感是无可比拟的。
现在我们知道了,孩子最需要的东西是幸福感,而这种感觉最好的获取源头既不是吃不尽的零食,也不是玩不完的玩具,更不是一流的学校,比起这些东西,唯一能让孩子体验到最强烈幸福的只有从家长那里得到的认同。
正因为如此,幸福与其说是用任何其他方法,倒不如说是用孩子对于情感的敏感性来达到的。
如果一个孩子具有了自我实现的能力,那么他从趣味的愉快中所得到的幸福,要比由欲望的满足中所得到的幸福更大,他从一幅画、一架模型中获得的欢乐,要远比昂贵的奢侈生活所能提供的欢乐大的多,而这也正是家长能够给予孩子心灵上最好的关怀与慰藉,其价值要远胜于其他领域。
当我们了解到孩子的这一心理特征之后,也就知道了孩子真正渴望得到的究竟是什么,然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射到家庭教育的现状中时,实际的发现是——几乎绝大多数的中国孩子,都无缘体验到这一层面的幸福。
让孩子幸福,给予孩子必要的心灵关怀,这本是家长必尽的责任,然而为想要知道什么会出现这一局面,我们就必须转换视角,从家长的角度来考量这一严重扭曲的现实。
5.散落已久的心灵关怀
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一味地挖苦、贬低,会导致孩子的反抗,反对父母,反对学校,或者反对整个世界。
——布鲁诺
或许是因为太珍爱自己的儿女,太强调自己爱的无私与奉献,因此我们的家长,在对子女进行教育的时候,总是倾向于为其提供无微不至的保护,这种保护既体现在物质层面,更体现在精神层面。
所谓精神层面的保护,指的是我们的家长总是尝试着根据自己对社会的理解,自己的生活观念来替儿女做出选择,诚然,这种选择的出发点无可非议,其中也包含着许多宝贵的经验,然而家长们往往会忽略的一点是:
孩子的成长过程,同时也是他们独立的过程。
这种独立主要体现在精神层面,当孩子开始成长时,就已经开始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过程,大到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小到对自己的喜好,自己每天要做的事情,其结果就是在各个问题上倾向于自己做主。
由于孩子和家长在对待社会、人生的观点和态度上存在着差异,矛盾就不可避免了,其结果往往是令双方都倍感痛苦。
在家长看来,孩子的许多行为都是幼稚甚至愚蠢的,因此,出自于对孩子负责的态度,对于这样的行为无不给予坚决的打压。然而,我们的家长没有想到的是,这些看似幼稚的行为,往往却是孩子内心身处想法的反衬。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看一下下面这个故事:
曾经有两兄弟在同一连队中服役,其中一个在战斗中被敌军子弹击倒,逃回的一个则向指挥官请求,允许他返回去找他的兄弟。
指挥官说:“他可能已经死去,你冒生命危险去带回他的尸体也没有什么用。”
再三恳求,指挥官终于答应了。当士兵背负其兄弟回到部队后,受伤的兄弟死去了。
于是指挥官说:“你看,你冒了生命危险,但是却毫无结果。”
士兵回答道:“不,我做了我想要做的事情,而且我也得到了回报,当我爬过去抱着他的时候,他说:‘我知道你会来的,我就是觉得你会来的’。”
读完了这个故事你是否有这样的感觉呢:在某些时候,你就像是故事中的指挥官,而孩子就像是故事中的士兵呢?
在许多家长看来,自己的孩子就像故事中的士兵一样,总是喜欢去做一些看上去很愚蠢的事情,然而正是这些蠢事,却代表了孩子们的个人志趣与个人意愿,当孩子独力完成了这些所谓“蠢事”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他们获得了心灵上的满足,而家长对于孩子意愿的压制,则无异于对其意愿的漠视,志趣的扼杀,进而形成了持之日久的心灵暴力。
这种心灵暴力的表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其一:来自家长的过度保护,与个人独立性发展之间的冲突。
其二:家长对孩子的行为难以认同,甚至以强制手段进行打压。
简单说,这两大表征的存在,构成了中国家庭教育中心灵暴力因素的全部,而正是在这种“心灵施暴”的过程中,家长本应当基给予孩子的心灵关怀逐渐地散落流失。
就这样,我们的孩子总是感觉到自己的权益受到了限制,或是根本得不到父母的理解,而我们的家长则感叹现在的孩子过于复杂、过于任性,孩子实在不懂得家长的一片苦心,倍感家庭教育的艰难,从而给两代人都带来了心灵上的痛苦,让双方都感到了巨大的困惑,以至于无从解脱。
接下来,我们就将从构成心灵暴力因素的两大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