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引导孩子感知别人的爱。幼儿时期的孩子,理解能力有限,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孩子会误以为周围的人对他的爱和奉献是应该的。只有通过正确的引导,孩子才能体会到责任、义务和奉献,明白自己将来要做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
(4)培养孩子关爱他人
教育孩子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要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孩子就会理解,同情,关情他,养成愿意帮助他人的习惯。
以上的4个问题,会给孩子性格及价值观的形成带来影响。在经济方面,家长的启蒙作用同样不容忽视。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如果经济问题成了家庭争吵的导火索,那子女很可能会继承父母的行为,父母应在对待金钱的态度上给予子女做出表率,切不能用钱来补爱、溺爱,否则会埋下唯利是图的种子。
本章后记
当我们探讨完这节后,来看下面的一个调查报告。
2004年,国家青少年成长教育相关机构联手对北京、上海、广州等九个城市的少年儿童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城市中6…15岁孩子拥有的零用钱和压岁钱已高达56亿元;他们平均每人每月可从父母和亲属那里得到60元的零花钱,而每年得到的压岁钱则高达730元,按这一测算,发达城市小孩平均一年有大约1500元零花钱可以支配;在被问及“钱是从哪里来的”、“怎么使用零花钱”、“谁有零花钱支配权”等问题时,孩子们的回答让人回味无穷。
怎样使用零花钱呢?92。8%的儿童存在乱消费、高消费、理财能力差的问题,具体体现为花钱大手大脚,盲目攀比,消费呈成长化趋势;93%的学生缺乏现代城市生活经常触及的基本经济、金融常识,不清楚自动取款机。
谁有零花钱支配权?有84%的儿童回答“自己”,有5。5%的儿童回答“自己存银行”。可见绝大多数儿童已有初步理财能力,这对培养儿童健康的金钱观念很有帮助。
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58%的儿童回答“钱是从爸爸的兜里掏出来的”,有28%的儿童回答“钱是银行给的”,有4%的儿童回答“钱是售货员给的”,只20%的儿童回答“钱是工作挣的”。
许多人没有意识到,孩子们对理财能力基础知识的缺乏和无知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更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在现有学校教育体制中,没有任何关于金钱、储蓄、保险、银行、财务等理财能力启蒙教育,这意味着,我们的孩子无法在学校获得理财教育,但这一教育却将影响他们的一生。这些数据是否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第十章 性教育近乎空白
中国教育直到现在,也没有找到一条合适的性教育方案。要是归根溯源,挑出家庭教育的毛病来,似乎有失偏颇。在日常生活中,作为父母,通常会变着法地回避性教育问题。而学校教育就弥补这一点了吗?答案也是否定的。在这样的前提和基础下,面对一些性知识几乎为零的孩子,以至于发生什么未婚妈妈、青少年性暴力犯罪等等现象时,除了深刻思考我们教育的失败之外,我们已经没有必要去讨论它们带来的危害了。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也是每个人永久的学校。
导读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关性的话题,一直被列为不可触及的禁区。
当人们谈及这一问题时,往往如遇洪水猛兽,谈之色变,对性的禁锢、对性意识的封闭,长期被列为正统观念。更严重的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许多原始、愚昧、无知的态度大肆流传,给正常的性观念涂上了一种神秘的色彩,甚至于莫名的曲解。
然而,尽管在中国文化中,性总是与肮脏联系在一起。然而,我们必须承认的是,这种被视为“肮脏”的东西,却和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为生物的一种本能,性贯穿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全过程;作为生命延续的一种手段,性的存在,使得人类完成了种族的繁衍,而做为一种两性结合的方式,同样维系着配偶之间的家庭关系;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衡量文明的标准,它还有着体现社会文明程度的作用。
这样看起来,性既包含着生物上的属性,又表现出社会意义上的属性,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意义,是绝对毋庸置疑的。由此,对于这一关乎到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问题,我们就理所应当抱有一种积极的态度,特别是对于青少年的性教育问题,则更是应当格外重视。
然而,当人们把性同肮脏联系在一起时,就必然会让我们的性教育,蒙上了一种消极保守的态度,不仅让我们的孩子无法谈论性知识,更令家长们羞于、耻于向孩子们进行性知识方面的教育。在家庭环境中,使人无法正面谈论性知识,最终使得我们的孩子,始终对性处于一种无知和蒙昧的状态。
带着这样的无知与蒙昧,当这些孩子长大成人,建立起家庭的时候,又会以同样的态度来对待这一问题,于是,新一代的孩子必将再次无法完成这一教育过程,由此造成的恶性循环,导致了我们的民族始终徘徊于这一科学大门之外。
更严重的是,当我们的孩子无法正视这一问题时,却并不意味着他们对此失去了兴趣。正如西谚所云:“门洞走不通,就打开窗子跳进去。”当我们的孩子无法从家庭、学校以及社会这些正当渠道获知的时候,就必然会从非正当的渠道获取。
于是,问题由此而生。
非正当的途径,不仅不能够保证孩子学到科学的性知识,反而往往会因此受误导,以至贻误终身。特别是当一些消极甚至错误的性观念大行其道的时候,在孩子的身上往往会产生不良的效应,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正因为如此,当我们的孩子经历性的发展阶段时,当我们的孩子受到有关性的许多困扰时,家长对其进行性教育,就成为了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保障。而在中国特有的性观念下,这方面的家庭教育,既是对家长的一大挑战,同时也是对家长的一种特殊的考试。
那么,对于家庭教育中的这一课题,我们的家长究竟应当从何处入手?从何时入手?需要以怎样的手段、方法、来实现怎样目标呢?此外,当我们的孩子在这一方面上遭遇问题时,家长们又应当怎样来为孩子排遣困扰呢?在家庭教育中的最后一轮探寻中,我们将会立足于此,为中国的万千家庭奉上一套完善的方案。
1.讳莫如深的题目
藏物于匣,越是不让人看,人们就越是想看到,不如将匣子打开,就没有神秘的可言了。
——谭嗣同
在开始这一轮的探寻之前,先让我们来看两组数据。
根据一位著名儿童问题专家的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家长中,有71。6%的家长从不主动给孩子讲性知识;当孩子询问时,有14。5%的家长会斥责孩子,27。7%的家长会“骗骗他”,在这些家长中,只有18。6%的家长能够坐到耐心回答。
此外,根据北京五中学生自己设计实施的一项调查发现,在对739名中学生的调查中,48。8%的学生认可婚前性行为。其中有9。9%的学生认为,一见钟情就可以发生性行为,甚至有2。5%的学生认为:“只要给好处,就可以发生性行为。”
当我们目睹这样的数据时,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此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在中国的教育中,尤其是在家庭方面,对孩子的性教育,正处于严重滞后的状态。
所谓的性教育,是指通过适当的手段,使青少年懂得一定的性知识,这其中既包括了性的生活,性的心理、性的伦理、也包括了性的道德和性的法制等内容,可以说,有关这一方面的知识,既是正统而神圣的科学,也是一个人生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课。
事实上,在性教育问题上,家长是孩子最合适不过的老师。
在家庭生活中,家长与孩子的联系最为紧密,因此,在成长过程中,孩子在生理、心理上的变化,包括在性方面产生的问题与困惑,(W//RS/HU)家长是最容易发现的人、也是最应当及时采取解决措施的人。
就另一个层面而言,家长与孩子在这个问题上的交流,对于提高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也有着莫大的益处。
然而,正如我们在导读中所说的那样,由于中华民族长期在文化上存在着“性禁忌”的现象,使得中国社会中,“性愚昧”的现象始终不得改善,其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我们的万千家长,极少有人愿意在这个问题上,对孩子进行系统的专项教育。
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