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当我们的家长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时,这一切就悄悄地发生了改变。
让孩子在经济上拥有较宽松的环境,让孩子对金钱的使用拥有较高的自由度,本身就是一件存在着风险的事情。
正如我们前面所说过的那样,孩子的心理机制并不健全,他们的节制能力与自我调节能力都处在较低的层面上。许多孩子在独立生活之前,并没有机会掌握如此之多的金钱,而当这一点实现的时候,其中一大部分孩子都会选择去满足一些从前无法满足的欲望。
于是,弊端就此开始。
在瞬间变得宽松的经济环境下,孩子们很容易开始无节制的消费,今天买衣服、明天买电子产品,甚至于出入一些高档消费场所,在同学之间极易形成讲排场、讲阔气,互相请客的风气。
当这种情形长期存在的时候,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就被悄悄地埋下了伏笔,而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等陋习,自然也就成为体重应有之义了,一由这样的情形向下发展,带来的势必是拜金主义的深深根植。
这样的情形已经十分严峻,然而,当我们的家长出于淡漠的家庭观念,不能够及时地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或是干脆放弃教育的时候,无疑会酿成更严重的后果。
从孩子的角度而言,当其不良行为刚刚出现的时候,如果家长能够及时地给予教育、引导,那么在其还没有养成习惯的时候,这种趋势是很容易得到纠正的。反过来,如果一任孩子在这个方向上滑落,无疑会导致不良习惯层出不穷、错误观念落地生根,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难于逆转的伤害。
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其能够给予孩子的金钱是有限的,随着孩子欲望的日益膨胀,家长的支持势必会出现难以为继的一天,而当孩子无法达到自己的物质欲望时,其心理上便极有可能出现可怕的畸变,以至于发生一系列危险行为。而这种情形的存在,是我们每一个家庭都绝难承受的。
6.心理孤独与情感封闭
爱你的家人吧!对家人的爱是你道德的核心!应当这样生活:让你的道德核心健康、纯洁、强大无比!做一个真正的人,这就是说要为你周围的人贡献出自己心灵的力量,让他们更美好,精神上更富有、更完美;让你生活中接触的每一个人从你那儿,从你的心灵深处得到一点最美好的东西。
——苏霍姆林斯基
事实上,由家长家庭观念淡漠所带来的害处,还远远不止于此,在家长将教育责任悉数推诿给学校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往往被忽略掉了。
这个因素的主角,就是我们的孩子,而这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孩子的心理与情感状况。[WWW。WrsHU。COM]
我们知道,家庭是温馨的港湾,由于家庭中的成员,无不是以血缘、亲缘关系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无论是父母与子女之间,还是子女之间,都存在着莫大的亲情。
正是由于这种亲情的存在,使得家庭中的人际关系变得十分融洽,更使得家庭中总是能够保持一种欢乐、健康、活跃的气氛,在这样的气氛中,每一位家庭成员即使在其他方面遭遇了压力和危机,也能依靠家庭成员给予的温暖,用积极乐观的冷静态度解决。
比方说,当我们的孩子在学校遭受到挫折、批评的时候,我们的家长可以用鼓励、交流的方法,让孩子重拾自信,精神饱满地继续投入到新的学习生活中去。又比如,当孩子在心理上出现不良趋势时,由家长来进行的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起到拨乱反正的效果。
正因为如此,家庭之于孩子的意义,绝不仅限于提供一个物质环境,而是更多地停留在心理保障的层面上。
然而,当家长对孩子的生活、学习不闻不问,不愿意再将家庭教育继续进行下去的时候,无疑意味着这种心理保障的终结。
毫无疑问的是,尽管老师和学校同样可以承担一部分孩子的心理保障工作,然而出于精力不足的原因,面对众多有着这方面需求的孩子,老师是绝无可能深度介入每一个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的。
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正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远离家长,远离家庭生活,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老师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这就对其心理健康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甚至于会引发孩子的种种心理疾病。
我们看到,在当今的许多孩子中间,都存在着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负面的心理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结于他们缺少一套完善的心理保障机制。
这样的现状令我们忧心忡忡,而假如我们的家长能够在这一关键时期,主动积极地承担其孩子的心理辅导工作,无疑可以让孩子的心理问题得到极大的解决;反过来,如果家长一任孩子自由成长,无意识或不愿意承担这一部分职责,那么所带来的结果将会是孩子心理问题的进一步加剧。
7.被破坏的亲情
有神奇力量的家庭教育学,给我们开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这种源泉是书本教育理论所不知道的。我们深信,只有通过有亲情,有温馨和密切的共处,人的心灵才会变得敏感、温柔。通过这种心灵上的滋润,人才具有用心灵去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
——佚名
常言道:“家和万事兴”。当我们提到“家庭”这两个字的时候,理所应当与友爱、温馨、和睦等词语连接在一起,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就更是为我们中华民族所世代称颂。
毫无疑问的是,由于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特殊关系,使得他们成为了亲情的最大所有者,而这种人世间最真切、最朴素、最珍贵的感情,是每个人都不可缺少的精神财富,对于孩子的成长、发展,更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
然而在近年来,我们却发现,原本融洽和睦的家庭关系,却在不知不觉中遭到了破坏。而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就是许多家长在家庭观念上的淡漠。
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那样,在许多家庭中,当父母双方感情破裂、或是只顾赚钱,甚至于不务正业的时候,一家人团聚的机会就变得极为有限了,特别是当孩子步入中学阶段之后,由于繁重的课业压力,更使得这种情形变得愈发严重。
由于这种情形的存在,使得一家人很难有机会相聚,更不用说进行心灵上的沟通、感情上的交流,天长日久之后,势必会使原本浓厚的亲情逐渐变淡。
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由于许多孩子需要长期寄宿在外,得不到家庭亲情的滋润,而他们也已经与父母有了一定的感情基础。
因此,对于他们而言,这种对亲情的渴望、以及对合家团聚机会的期盼,就变得愈发强烈。在这样的时候,如果能够保证足够的相聚,以及与家长面对面的交流,无疑会令孩子感到莫大的温馨。
反过来,当我们的家长对家庭采取冷漠的态度,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亲情便会逐渐变淡,甚至于在感情上与父母产生隔膜,如果在这个时候,孩子得不到正面的引导,那么便很可能导致其长大之后在性格上出现缺陷,养成其同样淡漠的家庭观念,甚至于还会造成其对人冷漠,对社会敌视的畸形心态。
事实上,在当下的社会条件下,由于两代人在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的分歧越来越多,两代人之间存在着一条深深的代沟。
这种情形的存在,已经对亲情造成了极大的损坏,而如果我们的家长不能够在这一方面进行补救,而是一任其发展下去的话,无疑意味着坐视家庭人际关系疏远、情感逐渐淡漠。
根据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接受调查的中学生中,有近七成高中学生与家庭成员间的“亲情淡化”,而在接受调查的家长中,有约八成的家长感觉与孩子存在“距离和隔膜”,有时甚至无从沟通。
更严重的是,在近来几年中,家庭虐待时有发生,家庭暴力日趋严重。而在这个过程中,精神暴力也成为扼杀亲情的冷杀手,这种心灵上的折磨,往往对亲情的打击更为残酷,其势必影响下一代的身心健康,破坏家庭幸福和安宁,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8.负面的楷模效应
如用几句话来表达家庭教育学的全部精华,那就是要使我们的孩子成为坚定的人,能严格要求自己。我在这里似乎有点夸张地说:若请他参加婚礼,即使那里所有的人都喝成醉鬼,他母亲相信自己的孩子会清醒地回家。
——苏霍姆林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