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生幸福论-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德就是幸福。

    他说:“行为所能达到的全部善的顶点又是什么呢?

    几乎大多数人都会同意这是幸福;不论是一般大众,还是个别出人头地的人物都说:善的生活,好的行为就是幸福。“

    ①

    也有许多人不同意亚里士多德的看法,认为幸福不是道德行为追求的目的。杜威就认为幸福只在于行为的不断地成功,而不是道德行为所追求的最终目的。弗罗姆也有类似的看法,他认为幸福是一个人创造性心灵所带来的结果,是个人在思想上、情感上、以及行为上的一切创造性活动所带来的喜悦。

    亚里士多德又认为能用理智来指导生活,就是最高的幸福。

    他说:“神的活动,那最高的至福,也许只能是思辨活动,而与此同类的人的活动,也就是最大的幸福。”

    ②

    ①②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第4、28页。

…… 242

    62第一章 人与幸福

    卢梭也有相似的看法。

    他认为狂热和激情都是短暂的,只是生命长河中的几个点,不能构成一种境界。在他看来,幸福是一种境界。他说:“我的心所怀念的幸福,并不是一些转瞬即逝的片刻,而是一种单纯而恒久的境界,它本身并没有什么强烈刺激的东西,但它持续越久,魅力越增,终于导人于至高无上的幸福之境。”

    也有人不赞同这种看法,而是把感性快乐当作幸福。霍尔巴赫就认为幸福与欢乐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幸福只是连续的快乐”。

    ③穆勒也认为快乐就是幸福。他说:“幸福是指快乐和痛苦的免除,不幸福是指痛苦和快乐的丧失”。

    ④

    爱因斯坦对幸福有自己独特的体会。

    他说:“对于我这样的人,一种实际工作的职业就是一种绝大的幸福”。

    ④

    池田大作在与基辛格谈论人生问题时说:“我实际感受到,能够遇上给自己带来最大启发的人,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⑤卢梭也有过相类似的话。他认为人生来是易受情感的引导的,而不容易被理智所引导。所以“当一个人受到指引,从而不知不觉地奔向了理智,这个人是多么幸福!”

    ⑥

    马克思对于什么人才是最幸福的人,有一段极为精彩的论述。

    他说:“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的人,历史承认他们是伟人;那些为最大多数人们带来幸福

    ③④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第88、240页。

    ④《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第46页。

    ⑤《和平。人生与哲学》,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版(下同)

    ,第31页。

    ⑥卢梭:《爱弥儿》下卷,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下同)

    ,第656页。

…… 243

    第二编 幸福是什么72

    的人,经验赞扬他们为最幸福的人。“

    ①关于马克思的这段论述,在后面我们还要详细讨论,此处暂不分析。

    对于幸福的不同的理解,还可以举出几十种、几百种。

    在这些不同的理解中,绝大多数都有一定的道理,当然道理有多有少,境界有高有低,观察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依据的理论体系也不同。对幸福的理解之所以如此不一致,是因为什么是幸福,不仅是通过单纯的理论推导,尤其要通过各种人生的体验,才能总结出来。作为人生体验,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的,而条件总是有差别的、变动的、相对的。

    尽管具体的幸福形态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是不一样的,尽管各学派、具有各种不同的人生观的人,对于幸福的理解不相同,但是他们都使用幸福这个词。这就需要我们从最抽象最本质的意义上,研究一下幸福到底是什么?并且由此来分析各种关于幸福的理解,指出它们在哪一点上是合理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应当怎样用正确的幸福概念,来引导青年对待追求幸福的问题。

    下面,我们就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分析、概括幸福到底是什么。

    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终极性目的A幸福在人的一生中,不是作为一件具体的事物存在的,它是人们追求的一个目的。人的一生中要做无数件事,有无数追求,要经历数不尽的困难、痛苦。但人们不是为了做事而做事,不是为了追求而追求,更不是为了经受痛苦而经受痛

    ①《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第48页。

…… 244

    82第一章 人与幸福

    苦。人的一切活动的最终的目的,无不是为了追求幸福。

    ①从这个意义上说:幸福是人生价值的最终体现,是人的行为的一种终极性的目的,或者说是人的行为的最高的目的。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既然目的是多种多样的,而其中有一些我们是为了其他目的而选择的,例如钱财、长笛,总而言之是工具,那么显然,并非所有目的都是最后的目的。

    只有最高的善才是某种最后的东西。……总而言之,只是那种永远因自身而被选择,而绝不为它物的目的,才是绝对最后的。看起来,只有幸福才有资格称作绝对最后的,我们永远只是为了它本身而选取它,而绝不是因为其他别的什么。“

    ②

    亚里士多德这段话的意思,是告诉人们,人们的行为的目的有直接的、有间接的,还有更为深层的、最终的。人们追求金钱,不是最终的目的,钱是充当达到其他目的的工具,起一种手段的作用。作为一种工具、手段,有时是可以被其他东西所替代的。

    而幸福不具有这种性质,幸福不是手段,不是工具,幸福是永远无法被其他东西取代的目的,是最终的目的。人的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都是求得幸福。

    幸福是创造力的实现而获得的满足感A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终极性的目的,那么直接目的的满足,是否会使人产生幸福感呢?

    回答是肯定的,直接目的的满足,当然会给人带来幸福感。一个儿童,希望大人给他买一台电

    ①这里所说的幸福,并不意味着只是追求者个人的暂时的幸福,也包括着他人的幸福,民族的、子孙后代的幸福。

    ②亚里士多德:《尼多马科伦理学》,第10、11页。

…… 245

    第二编 幸福是什么92

    子游戏机。家长满足了孩子的心愿,孩子会感到很幸福,到了小朋友中间,还会吹一吹牛,向别人显示显示。年轻人准备结婚,而缺少住房,经过多方奔走,终于得到一套住房。

    此时心中的快乐、幸福感,也是十分强烈的。从这种现象来看,可以说人的欲望的满足就是幸福。反过来说,幸福就是欲望的满足。

    但是,这只是事物的一个方面,这种幸福感只是一个暂时的满足。

    经验表明,如果一个人的欲望总能够得到满足,那么这个人便会缺乏幸福感。俗话中常说的“生在福中不知福”的现象,所指的正是这样一种情形。

    《红楼梦》中有几回写了刘老老三进大观园的故事。在这个从乡下来的贫穷的老妇眼中,大观园中的人个个都是十分幸福的,他们穿金戴银,不愁吃、不愁穿,怎么能不幸福呢?特别是贾宝玉,全家上下除了贾政一人外,都围着他转,说一不二,要星星不得摘月亮,世界上除了皇上外,大概就要数他有福气了。

    然而,贾宝玉全然没有刘老老的这种感觉。对于生长在世宦之家,他并没有感到有何幸福之处,反而常常感到心中十分空虚,还不如生在一般的平民百姓之家。

    生在福中不知福并非是贾宝玉一个人的感觉,历史与现实中的许多人,尤其是纨袴子弟,往往都是这个样子。在当今的发达的资本主义世界,这种现象也比比皆是。

    1986年日本学者池田大作与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有一番关于人生问题的对话。他们谈到资本主义国家的青少年使用麻醉剂,与大量出现的自杀问题时说,青少年自杀增多的原因,是心理、家庭和社会的因素交织在一起产生的。

    “但其背景中有着这样

…… 246

    032第一章 人与幸福

    严重的现实:在物质条件充裕的社会中,年轻人看不到生活的意义,对前途失去了希望“。

    ①在这种情绪占居心头的时候,当然也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