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7个 美好的回忆与噩梦
不知道是不是天气的缘故,这些日子戒嗔明显感到周围的人中,有一种忧伤的情绪在蔓延,就连生性活泼开朗的戒尘小师弟,面对他最爱吃的馒头的时候都会毫无缘由地长长叹一口气。
对于这种现象,戒傲师弟给出了一个很专业的解释,大概是说,人体的某某腺体会分泌某某激素,这种激素一旦分泌得过多,就会让人产生忧郁感,而每逢季节转换的时候,这种激素分泌量便可能增大,所以忧郁的人自然就多了。
其实,当时戒傲师弟说的话比戒嗔所描述的要专业很多,只是那些太专业的名词,戒嗔也记不清楚,但是戒傲举了一个例子,说他曾经计算过戒尘小师弟吃馒头的时间,在过去差不多是木鱼敲七声就可以吃完一个馒头,可是最近他的速度就大为降低了,差不多要敲上十二三下才能吃完,这就是典型心情不好的表现。
戒傲师弟对戒尘师弟的判断,戒嗔只是将信将疑,但是戒嗔知道有位常来寺里的香客张施主最近确实心情不太好。
张施主是淼镇的居民,他的年纪和戒嗔、戒傲相仿,前几年大学毕业,张施主没有留在大城市,而是回到了小镇上工作。
张施主微微有点胖,从外表上看,让人感觉很是憨厚实在。他的性格很开朗,平日里就是走起路来,也是那种兴冲冲的架势,而见到戒嗔和戒傲这些熟悉的人,就是一副张着嘴笑呵呵的样子,再配上他圆圆的脸形,总让人觉得很是喜庆。张施主的脾气也蛮好的,有时候戒痴和戒尘与他乱开玩笑,他也丝毫不生气。
戒嗔和张施主也算熟悉,总的来说张施主这人也没有什么太远大的志向,他喜欢小镇平凡安稳的生活。戒嗔很欣赏张施主的生活态度,因为在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只能过这种小日子,如果欣然接受它,生活也会过得如意。
只是最近一段时间,也不知道什么缘故,张施主的情绪好像有些低落。据戒傲师弟说,好像是近期张施主的工作和生活都出了小小的问题,虽然并不严重,但也影响到了他的情绪。
当然,性格外向的人心情不好的表现和内向的人不一样,张施主没有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面掉眼泪,只是遇到熟悉点的人就开始怀念曾经的美好时光。
张施主讲了很多小时候的趣事,那只是一些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事,但张施主每次说起来都是一脸的向往。
张施主说,人长大了就真的没意思了,小的时候多单纯,只要快快乐乐地过日子就可以,完全不用考虑什么买房、赚钱这些问题,可惜这样的岁月过去了,便不会再回来。
张施主的想法,戒嗔还是挺支持的。长大确实要付出代价,我们不停地在纯白的纸张上用笔画下成长的印迹,这种过程永远是不可逆转的,即便我们寻到了最好的橡皮,也不可能把白纸擦回原样。
只是同意观点归同意观点,但张施主的问题戒嗔也是解决不掉的,毕竟戒嗔也不是哈利·波特施主,不可能拿一根木鱼槌指着张施主大喊“唵嘛呢叭咪吽”,就让他穿越回少年时代。
张施主的这次诉苦行为挺持久的,有段时间,张施主只要见到稍微熟悉点的人,便开始不停地说、不停地说,最后连戒傲师弟这样善于聊天的人,见到张施主也会找个理由躲避了。只有戒嗔这样反应相对迟钝的人,才会每次都被抓住旁听。
这样的日子差不多持续了有一个月,不知道从哪一天起,张施主忽然不再提这些往事了。戒嗔一度以为张施主想买的房子跌价了,或者是他的投资赚钱了,所以他的心情变好了,便不再伤怀过去了。但是戒傲师弟说不是,师弟说,张施主的现状并没有什么改变,以前是什么样子,现在还是什么样子。
张施主的变化,让戒嗔纳闷了好久,但是戒嗔也不太敢问,万一张施主只是暂时忘了这个话题,戒嗔贸然去提,反而会勾起他的伤心事。这种行为和捡块石头扔马蜂窝没有太大的区别。
有一次张施主和戒嗔聊天的时候忽然说,前段时间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回到了小学时候的课堂。戒嗔笑着问,那一定是好梦吧?可张施主说不是,他说梦中的自己正在考试,可怕的是试卷上有很多的问题,但是他自己却一道题都看不懂,最后差不多是哭喊着醒了过来。
戒嗔被张施主的描述逗得大乐,可是张施主却说,后来他想了想,其实那个梦还是挺真实的,自己童年最怕的就是考试,而自己的老师还特别喜欢隔上几天便来个小测验什么的。那时候的张施主其实心里也不是完全快乐的,因为天天要为了考试发愁,而且功课也很繁重。
戒嗔忽然发现自己找到了张施主不再追忆美好生活、抱怨现实生活的真正原因。因为张施主忽然发现了,原来回忆中的美好生活其实也不完美。
戒嗔想:我们常常会向往失去的时光,觉得那是最美好不过的,可是如果有一天时光可以倒转,让我们回到记忆中最美好的时刻,或许我们会发现,那时的自己正在抱怨生活太苦、日子太难,就如同今天的我们一样。
身在酸甜苦辣小日子中的我们,从来都是这样忽视自己的快乐,用抱怨声把快乐挤到一边,直到完全抓不住了,才想到怀念。
第18个 儿童教育专家释戒傲
曾经有位施主问过戒嗔,向佛祖许愿会成功吗?对于这个问题,戒嗔觉得很难回答。虽然施主们觉得如果诚心拜佛,外加自己足够努力,愿望自然会实现,可事实上,如果许愿不切实际,那么即便烧再多的香、用再多的心思,一样很难达成心愿。
戒嗔生活的小镇,应该说教育的风气还不错,即便小地方的经济条件一般,但是有孩子的家庭多数会把子女的教育当作生活中很重要的内容。
戒嗔见到对子女要求最严格的人,莫过于小镇上的俞施主和刘施主了。
说起来,俞施主和刘施主这两位施主的情况差别还是挺大的,工作、年龄、家庭背景等情况都不相同,两位唯一相似的地方,就是他们对子女严格的教育方式。而据戒嗔了解,他们两位的孩子都算非常优秀的,可是两位施主自己反而不太满意。
戒嗔记得有一次,俞施主唉声叹气地对戒嗔诉苦,说自己的孩子这次考试没有考好。俞施主伤心的样子,让戒嗔以为她的孩子不是考了班上的倒数第一就是考了倒数第二。可是后来俞施主的诉说很让戒嗔吃惊,原来俞施主所谓的成绩不好是指孩子没有考全班第一。
听到这样的结果,说实话,戒嗔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俞施主了。因为在戒嗔的心里,能考到班上的前十名,已经是难得的好成绩了,更何况俞施主的孩子是班上数一数二的尖子生。
不过俞施主自有一番道理,她说,如今的社会竞争激烈,生活就像赛车一样,跑得慢的人就只能被前面车子扬起的灰尘弄得灰头土脸,想要呼吸新鲜的空气就要加快速度勇夺第一。
起初的时候,戒嗔觉得她是多虑了,总觉得日子如果这样过,是不是太过辛苦,可是后来戒嗔发现,原来不只是俞施主一个人有这样的想法,镇上的刘施主也有类似的想法。
刘施主说,咱们小镇学校的条件其实挺差的,不可能和城市里的学校相比,若在这里都考不到第一名,那以后万一外出发展,定然要吃亏的。
听了两位施主的言论,戒嗔发现自己迷糊了,总觉得是不是自己住在山里太久,不知道世事的险恶,也不知道努力进取的重要性了。
俞施主和刘施主都是常来寺里的香客,他们对戒嗔的师弟戒傲兴趣最大,因为戒傲师弟自小便喜欢看书,懂得的乱七八糟的知识很多,他在施主中的名气很大,施主们公认戒傲师弟很有学问,而且能解决各种问题,所以两位施主来寺里的时候,必然会拉着戒傲师弟探讨一下孩子的学习问题。
面对这样的问题,戒傲师弟也挺用心的,他说自己虽然觉得两位施主的孩子争夺第一的目标有点高,但考虑到两位施主的孩子的底子都不错,也许稍作努力真的有可能拿到第一名。而且戒傲师弟还说,正好两位施主的问题雷同,花一样的精力可以促成两件事情也挺好。
戒傲师弟为此还特意去网络上查询了不少关于教育孩子的文章,然后特意针对两位施主的孩子提出了教学建议。
戒嗔看到戒傲师弟一本正经的样子,却直冒冷汗,因为戒傲师弟平时的花样太多,虽然确实解决过一些问题,但是也导致了相当多的问题向反方向发展。而以前呢,戒傲处理的多是一些小事,这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