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戒嗔狼狈的样子,戒傲说:“早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刚才便不走小路了,速度是快了一点点,结果鞋子脏成了这样。”
戒嗔开玩笑道:“如果上天再给戒嗔一次机会,刚才我一定会对你说,走大路。”
戒傲说:“刚才你要这么说,我一定就同意了。”
我们顺利地把经文送给了宝光寺的法师,因为担心回去太迟,便没有在那里耽搁,而是直接回去了。
不过这次我们接受了教训,决定从大路回去。戒嗔觉得,不管怎样,大路平坦,积水的地方必然不会多,从这里回去,肯定不至于再像刚才一样弄得脏兮兮的了。
回去的路果然是干净了许多,戒嗔正在庆幸这次做了正确选择,对面忽然开来一辆速度飞快的小汽车。经过我们身边的时候,小汽车的轮胎压进了路边的一个小水沟,小水沟里的水溅了出来,溅了我们一身泥水。小汽车司机也没有发觉,直接开了过去。
我们站在路边,望着对方的一身脏衣服,忍不住笑了。
戒傲说:“看来走大路也不太平,本来只脏了一双鞋子,现在全身都脏了。”
事实上在不久之前,戒嗔还曾感慨,选择小路放弃大路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可最终走上了大路被溅了一身泥的戒嗔却发现,原来当初选择小路未必就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其实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如此,当我们完成了一次抉择之后,往往会对自己说,如果当初我选择另外一种方式,那么事情的结果一定会比现在好得多。
然而世事并无绝对,大部分时候,我们的追悔并无意义,因为在命运的轮回中行走,我们的任何一步都不是绝对错误的。
第03个 戒痴的面饼
戒嗔常常疑惑,寺里的小师弟戒痴长大后,是否会变成另一个师弟——戒傲。至少从目前看来,戒痴拥有着和戒傲一样的探索精神,但可喜的是,他始终都在一些不具备杀伤性的领域探索,这点让大家稍稍感到安心。
那段时间,戒痴忽然喜欢上了做菜,每到吃饭前便钻进厨房里看着智恒师父做菜。智恒师父对戒痴的喜好也很赞赏,但是戒痴要求参与的时候,师父却不同意,可能是对戒痴的水平不太放心,怕他糟蹋了食材。
就这样只能看不能动手了许久,那天,戒痴找到了实习的机会。智恒师父想了很久,终于选择了一种食品让戒痴尝试。
那是一种小面饼,是智恒师父的拿手食品,看起来很普通的面饼却极受大家欢迎。常来我们寺里的导演曲施主就特别喜欢吃,每次来之前都要打听智恒师父的面饼做了没有。但师父并不常做,所以曲施主大部分时候只能败兴而归。曲施主会偷偷地和戒嗔、戒傲商量,希望我们在智恒师父做面饼的时候提前通知他一下。不过戒嗔很严肃地拒绝了曲施主,因为戒嗔可不想曲施主将此作为减肥计划失败的借口。
面饼味道很好,但做起来并不复杂,有时候看智恒师父做面饼,花费的时间也不多。只是不管是寺里其他人,还是慕名来学习的施主们,总是做不出智恒师父的那种风味。
戒痴听说智恒师父要教他做面饼,兴奋得不得了,站在戒嗔和戒傲的房间里很得意地说,他决定要做出超级好吃的面饼,争取在口味上超过少林寺的素饼。
对于戒痴的豪言,戒嗔与戒傲却持保留态度,我们更关心的反而是吃完戒痴所做的面饼会不会拉肚子。
那天下午,戒痴忙得很辛苦,最后从厨房出来的时候,满头满脸都是面粉。当面饼放在盘子中的时候我们都忍不住笑了,因为所有的面饼都焦了一半,用智恒师父的话来说便是:做面饼的时候把锅放得太斜,以至于一半面饼熟了,而另一半则焦了。
看着戒痴失望的样子,大家忍着笑,一人拿了一块饼品尝。令人意外的是,那半块没有焦的面饼,味道却相当好,和智恒师父所做的面饼不相上下。
戒嗔觉得,如果单独去看戒痴的面饼,我们可能会觉得那是一个极其失败的产品,但是事实上,戒痴的面饼除了焦的一半无法入口外,剩下的一半味道则是极好。
说起来,世上的事情很多都和戒痴的面饼一样,是好与坏共同存在的。
如果我们在意好的一半,那便是美味无穷;如果我们在意坏的一半,那么除了失落,便什么都得不到了。
第04个 菊又生
淼镇上的孩子都喜欢跑到茅山上玩,现在是,以前也是。
天明寺门外有棵老树,不知道已经长了多少个年头,粗大的树身,枝干肆意伸展着,一直伸到天明寺的匾额前。听淼镇上最年长的老人说,他小时候这棵树就有这么大。
戒嗔刚来天明寺里的时候只有十二岁。那时戒嗔常会坐在寺门外的老树下读经书,阳光从枝叶间的缝隙照射下来,既不会感觉刺眼,也不会觉得昏暗。
那时候常常有两个孩子在附近玩,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年纪与戒嗔相仿。
戒嗔记得第一次见到他们的时候,就在老树下。双方对视良久,各自惊惧,最后那个女孩子笑了出来,化解了我们之间的尴尬。
后来慢慢熟络了,戒嗔知道了两人是兄妹,平时也只是以小名相称,都是极其普通的小名,哥哥叫小毛,妹妹叫小妹。两人是龙凤胎,父母是大城市来的知青,所以,兄妹两人说话语调都和镇上的方言有所不同。
那几年,他们常常跑到茅山上玩,玩得最多的就是捉迷藏。认识了戒嗔以后,他们时常躲进天明寺里,毕竟寺里能遮挡的东西比较多,藏起来也方便——他们有时躲在花丛后,有时又躲在水缸里。
还记得有一次,戒嗔在屋子里看书,小妹快速跑进屋里,然后一头钻进了戒傲的床下。戒嗔俯身去看,小妹把床单掀起一角,小声地对戒嗔说:“我在捉迷藏。”然后就把床单又放了下来。
过了好一会儿,小毛跑了进来,见了戒嗔便问:“见到小妹了吗?”
戒嗔想了想,师父上午才说过的,出家人不能打诳语,所以就说:“在戒傲床下。”
小妹从床下钻出来,气鼓鼓地说:“戒嗔,你怎么出卖我呀?!”
还好小妹的怒火没有持续多久,过了几天,她见到戒嗔就又和平常一样了。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两年,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两人不再上山来玩了。
有时路过镇上,戒嗔偶尔能见到他们兄妹,大家也会相视而笑。
有一次,戒嗔问小毛:“怎么不来山上捉迷藏?”小毛想了又想,说:“也不知道怎么着,忽然不喜欢捉迷藏了。”
生活就是这样,我们常常在不知不觉中遗失,又在不知不觉中成长。
小毛和小妹家有一盆很特别的花,枝叶和花朵看着都很像菊花,只是颜色有些奇异——深紫色的花瓣让它显得很特别。
每到花开的时节,戒嗔和戒傲下山的时候总会绕路去他们家看看花。
兄妹俩便会热情接待我们。
有清茶,有水果,有微笑。
每年我们都会找小毛和小妹要上一些紫菊的种子,只是每次开出来的花都不是紫色的。
一年初夏,经过他们家的时候,戒嗔看到一辆卡车停在他们家门口,便走上前去打听。小毛说:“我们要搬家了,要随父母搬回城里。”
小毛边说边开心地笑。戒嗔知道这是件好事,他们今后的生活必然比现在好。
戒嗔不禁有些难过,此时一别,后会应是无期。
回到寺里,戒嗔和戒傲合计着要找个机会和他们兄妹话别一下。谁知道第二天两人就跑进了寺里,小毛手中抱着那盆紫菊。
小妹说:“我和哥哥明天就要走了,这花是带不走了,所以,想把它送给戒嗔做个纪念。希望等到花开的时节,戒嗔可以为我们留一包花种,如果有机会我们会来取的。”
从小毛手里接过花盆,戒嗔重重地点头,说:“会的,我一定会把花种留下来的。”
小毛和小妹那次在寺里坐了很久,我们聊着小时候的趣事,一直到日头就快落山。
小毛说:“我们走了,如果再不走,等天晚了山路就不好走了。”
戒嗔把两人送出寺门,小妹抬起头望着老树,轻轻微笑,一如初见时的笑容。
几人轻轻挥手告别,什么也没有说。
我们生命中有多少人就这样来了又走了,即便再投缘的微笑,转角后可能就永不再见了。
戒嗔把紫菊放在花架上,浇水时也会对它特别关照,有时候也会想起它曾经的主人。
又过了一季,紫菊终于在施主们的赞叹中怒放。
而戒嗔收获了一整包花种,戒嗔将花种小心地用纸包起来。但小毛和小妹没有回来过,也许那只是个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