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军、伍瑞家……还有孙浩添、沈素勤等,我所采访到的正战斗在东部开发一线的同志们,他们用热血、汗水和智慧,在为中山的未来描绘最好最美的画卷。
进入2005年后的东部开发,如出弓的飞箭,每天这里都在发生着一件件大事——
5月17日,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中山市规划设计院30多位研究人员历时一年编制而成的《中山市东部沿海地区总体规划图》出炉。崔国潮书记、陈根楷市长等市委、市政府领导出席。
5月25日,东部开发建设指挥部正式成立。市长陈根楷任总指挥,市委常委、火炬开发区党委书记冯梳胜任常务副总指挥,常务副市长邓小兵、副市长冯煜荣任副总指挥。下设专门的办公室履行日常工作。
6月9日,指挥部在火炬开发区召开首次会议,标志着东部工作正式启动。
7月15日,东部开发建设指挥部第一次工作会议召开。市长陈根楷向指挥部各位成员和协调单位强调:“全市各级、各个部门都要站在全局的高度认识东部开发,在思想上和市委、市政府保持一致,在行动上全力配合,共同推进东部组团开发的各项工作。指挥部是落实领导的各项战略设想、推进东部开发建设的日常运作机构。可以说,指挥部的统筹能力、运作效率、协调水平,对东部开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指挥部的职能,用八个字概括:落实、协调、推进、管理……东部开发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务必抓好指挥部的各项工作,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为推进东部开发战略、推进我市建成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示范市做出不懈努力!”
9月9日,东部沿海地区规划工作小组在火炬开发区召开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
11月4日,中山港二期扩建选线方案科研成果汇报会召开。崔国潮、陈根楷等领导出席。
12月20日至21日,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到中山火炬开发区临海装备制造基地建设工地视察,高度评价东部开发的思路是对的,开局令人鼓舞。
而这一年,围绕东部开发的亮点还有很多。其中整合“三镇一区”的资源,便是一大重要环节。所谓的“一区”,即火炬开发区的现状和未来,已经勾画明确。“三镇”中的三角镇,原有的产业是以电子、化工、轻工为主,主要包括了高平和金鲤两个工业园区。重新规划后的三角镇,近期将发展染整、印染、制革等工业,远期发展附加值高的与技术含量高的无污染工业;金鲤工业区主要发展服装、食品、包装等产业。民众镇,现有以及规划后的工业区主要包括沙仔工业园、城南工业园、第一工业园、原发工业园以及沿江工业园区。沙仔工业区近期发展纺织业等轻工产业,远期发展石化等下游产业和仓储业。原发工业区发展装饰材料和毛纺塑料业。第一工业区发展以家具、灯具、磨具灯饰为主的产业。
东部重镇南朗是孙中山先生的家乡所在地,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山清水秀,是块南国难得的宝中之宝地。五千多年前,人类就在此繁衍生息过,是香山文化的主要发源地。除孙中山外,这里还是人们熟悉的四角号码字典发明人王云五、一代艺人阮玲玉、著名漫画家方成等名士的故里。如何建设开发这块名人故里、自然风光优美之地,成为东部开发的一个焦点。
周小川,现任南朗镇党委书记,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抑制不住内心对家乡和东部开发的感情,他表示:生于斯长于斯,对南朗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了然于胸,感情浓厚。南朗要借东部开发之势,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地缘优势、人缘优势,树立新思路、确立新产业。建设“绿色南朗”、“文化南朗”、“历史人文南朗”、“旅游南朗”和“生态农业南朗”是我们的定位。
南朗既然有如此丰富的与临海滩涂地完全不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优势,其开发的方向也将不同。南朗开发牵动着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心。于是在这一年的最后一天——2005年12月31日,市委颁发了“中委办〔2005〕62号文件”,这份文件转发了中山市委《关于火炬开发区与南朗镇资源整合若干管理问题的实施意见》。文件明确了关系南朗未来命运和地位的几个重要决策:一是成为火炬开发区托管单位,同时具有独立的镇制行政权;二是实行“一级财政、递增上缴”的财政政策;三是人事体制管理享受开发区特殊政策;四是所有资源将与火炬开发区统筹支配与规划。
南朗因此成为“特区”中的特区。首期在南朗开发的“东南绿色工业园”,则是中山东部南片区开发的一个示范性工业园区,也是“适宜创业、适宜居住”的代表作。而立足翠亨现有人文资源,将历史人文园、生态旅游园和影视文化园等聚集汇合成的“文化产业园”,将把孙中山故里的知名度和香山文化及华侨文化推向全球化、推向产业化。
毫无疑问,在2005年里,东部开发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临海工业园的开发与招商。长约35公里的环岛通江公路已建成,21公里的水泥道路全部通畅,数万亩土地完成“三通一平”,一座连贯岛内外的桥梁在崛起,一个个内湖河谷被填平……在这其中,令开发者常常念叨的是在整治滩涂地内的河道时,市长陈根楷的一个好主意,不仅顺利地解决了费力耗资的旧河残桥问题,而且一下多出了3600余亩工业用地。
“临海园区的土地太值钱,陈市长的一个主意多出了3600亩工业用地,等于我们坐地进账了几个亿!所以科学合理地开发临海每一个细节,我们肩负的责任重大!”沈素勤说的是去年夏天的事。当临海工业园园区骨干路网进入如火如荼的建设时,由于在园区内几条河涌之间要进行桥梁建设,但在河涌间架设桥梁不仅需要向省有关部门申请立项,而且建设工程大,建设工期长,建设投入多,建成后也只是发挥园区之间的交通功能而已。随着园区的建设,过去主要用于滩涂地灌溉的内河涌实际上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正当临海工业园的同志为这个事发愁时,一个闷热的中午,陈根楷市长来到临海工业园极其简陋的建设指挥部现场办公,在听取临海工业园的汇报后,陈市长实事求是地根据建设现状,果断地作出决策:将河涌填掉!他的这一决策,给临海工业区带来了巨大效益。
在开发区采访的第一天,我看了开发区电视台拍的一部纪录片,叫《临海一日》。在那个小片里,我看到沈素勤他们在过去的一年里,为了整治滩涂地,每天一身泥水一身汗水地战斗在珠江边,既当农民,又当渔民,还随时要当救险突击队员。8月一场台风袭击岛内,洪水将正在施工和喷沙的几个工地淹没,沈素勤就不用说了,连冯梳胜、谢力健等开发区的领导和机关工作人员,全部出动,苦战一夜,其情其景,开发区的同志记忆犹新。
“我们苦得值得,因为园区开发每前进一步,后面的招商引资就能上去三个台阶……”沈素勤在办公室接受采访时,不时有工作人员向他报告一批又一批新的投资商来洽谈。这让我不忍多打扰他。
“你可以看看这个材料。”沈素勤让助手递给我一份已经确定在临海投资的项目名单。
投资名单长达数页,我无法一一记录。但从上面几个著名企业和投资额可以看出,刚刚启动的中山东部开发已在海内外产生的投资效应是何等地大!仅一年多时间,东部开发为临海工业园引来的投资项目金额就超过160亿元!
如果说2005年是中山东部开发的全面启动之年,那么进入2006年后则是东部开发的“提速之年”。
新年伊始,《关于东部(一路八园)开发的基本设想》出炉,这意味着东部开发的战略构想已经成型。“一路”,指的是为实现港口带动、城区推动、多园联动目的,能够将东部分散、块状的工业园区连成一片的快速汽车专用干线,全长约50公里,总投资42亿的又一个重大基础设施战略。“八园”是指经过重新整合,布局在东部的汽配、化工、五金、石化、文化、大泉、临海、火炬等八大产业园区。这个“八园”加上原三镇的现有企业,到2010年将要实现年度工业产值1850亿元。
2010年,仅是眼前的时光了。1850亿元,真正的中山“半壁江山”了!而且这仅仅是东部开发起步阶段的工业产值效应。
东部开发前景无限好!
于是“再造一个中山”的概念,似乎不再是中山的一个梦想了,新中山将是一个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