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许自己的确导致了或者间接促使了上千万的俄罗斯人死于非命,但是这不是他乐意的。
已经口岁的小公主楚楚动人。犹如一朵白莲花,静静的开放在他的面前,幽香阵阵。给人无数美好的想象。
这样的美的象征,那帮刽子手怎么能够如此灭绝人性的下毒手呢?
李秉衡有些恼火起来,这个世界就是因为这些人,喜欢让美好的事物消失,并且引以为乐,这才有了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忽然发现自己的怒火中烧是那么的突然与没来由,李秉衡开始警觉起来。
难蓬沙皇夫妇是在用美人计?
不过,用美人计也应该是三公主玛丽亚才对。相比安娜斯塔西娅的含苞待放,旧岁的玛丽亚清纯动人,如花朵般盛开,正是采摘的季节。
这倒的确是他想多了,这次沙皇让奥尔加大公陪伴伊丽莎白前来。走出于礼仪,安娜斯塔西娅只是因为惊吓过度,才让她跟看来中国散散心。
当然,沙皇也生怕中俄之间的宿怨会影响到目前的双方关系,也生怕有了成熟思想的奥尔加会得罪人,让安娜斯塔西娅来当形象大使,倒的确是一步好棋。
目前的确是高调宣扬中俄友谊的时候。中国的报纸也纷纷描绘了中俄友谊的全新开始。
旧的俄罗斯帝国已经崩塌,随着新俄罗斯帝国在新西伯利亚的重建,俄罗斯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变革。
中国高调与俄罗斯帝国建立了外交关系,首先予以承认沙皇复辟俄罗斯帝国的合法性。
但是在援助与合作方面,中方却没有那么好说话。
英法等国都只能接受沙皇复辟的事实,承认并且往来是早晚的事情。
李秉衡可不想当东郭先生,白白的让帝俄壮大起来,却依旧是白眼狼。乖乖的听英国佬的话,说不定还要反过来咬上自己一口。
中国将海参葳拿在手中,就有足够的底气,英法要壮大帝俄,目前只能通过海参葳导西伯利亚铁路。
这也成为了英法的顾虑,新西伯利亚是个战略要冲,抚守东西,但是却对中国没有战略意义。
阿尔泰铁路随时会成为中国的攻击利器,这就意味着帝俄在一定程度上必须要仰人鼻息,受到中国的制约。
如今对帝俄最有用的,还是中国。
沙皇也看到了这一点,让奥尔加女大公来打打前站,让小女儿的楚楚可怜来博取同情分。
苏俄也好,白俄也好,还有帝俄,中国都要掺和,发三家的财,让三方去狗咬狗,中国只管渔利。
目前俄罗斯大地上出现了奇怪的一幕。除了被同盟国占领的部分,苏俄占了欧俄大部,白俄占了高加索大半部、欧俄小半部分、顿河大部以及乌拉尔半部,可谓最为复杂与纠缠,而帝俄则占了大半个西伯利亚,将边境前推到了叶卡捷琳堡。
君主**、工农政权与资产阶级民主政府三者同时在俄罗斯大地上出现,的确令人惊诧。
前方的咯山掌握在了白俄手中,这点沙皇与资产阶级领导的北方政府以及高尔察克等白卫军巨头都有默契。
高尔察克的老巢鄂木斯克被占,虽然恼羞成怒,但是考虑到大局,还是选择了忍让。继续在乌拉尔作战。
只是形势便明朗了,白卫军的大部分巨头们显然并不买沙皇的帐,您死里逃生了,复辟了,那好,你爱干嘛干嘛去,只要别来影响到我发展。
白俄方面对沙皇反而没有那么的重视,即便复辟,也是芶延残喘罢了,被历史所淘汰的,从垃圾箱中爬出来,最终还是要爬回去的。
这点英法等国也清楚,所以大义上只能有限度的承认并支持帝俄,但是支持的重点依然还在白俄上头。
白俄也好,协约国也好,最为担心的还是苏俄这个洪水猛兽。
苏俄显然牢牢的守住了察里津,白俄先天的不足暴露无遗,这使得顿河地区与伏尔加河地区的形势非常复杂。
8月底至月初,东方面军辖个集团军和伏尔加河区舰队维伏尔加河中游地区对白卫军转入进攻。
目前正在围攻背靠帝俄的哮山白卫军显然并不放心后背。显得力不从心,略山被攻克是早晚的事情。
苏俄也在保卫察里津的同时,将攻克喀山并且突进至萨马兰作为近期的主要目标。
毕竟红军突破至伏尔加河以西,不仅可以使得白卫军与南线顿河与高加索等地的友军失去联系,而且可以使得邻近萨马兰的奥伦堡哈萨克斯坦独立组织感受到红军的威力,从而作出正确的选择。
最为关键的是,中国的商品可以通过奥伦堡与萨马兰源源不断的运向莫斯科。
除了在咯山的猛攻,在南线顿河中、上游,伏尔加河下游北高加索一荆,红军在察里津保卫战中连续两次击退克拉斯诺夫哥萨克白卫军的进攻。
苏俄在北高加索的两个集团军在与主力隔绝情况下坚持作战。牵制邓尼金“志愿军”北进。
表面上看,交战双方你来我往,缠斗在一起,很难分出胜负,但是李秉衡却清楚,白卫军很快就要在略山等地节节败退。
苏俄也急于打通向南进入哈萨克斯坦的通道,哈萨克斯坦独立组织跟帝俄走的很近乎,很有可能要独立。
如果能够在独立前或者趁着对方刚刚独立时,就能雷霆一击,摧毁哈萨克斯坦独立政权,将这块宝地纳入统治,不管对自身帮助也好,对白卫军与帝俄也好,都是莫大的帮助。
同时抑制中国的野心,挫败中国想要与欧俄直接接壤的阴谋。对于将来的谈判都是莫大的助力。
不过,让列宁等苏俄领导人失望的是,口月出日,哈萨克斯坦独立组织在阿斯塔纳正式宣布成立哈萨克斯坦民主共和国,将阿斯塔纳作为行政首都。
月万日,帝俄第一个承认并且与哈萨克斯坦民主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
紧接着,中国也承认了哈萨克斯坦民主共和国的合法地位,与对方建立了外交关系。
并且,哈萨克斯坦民主政府也宣布立即与中国政府就双方边境的历史遗留问题进行谈判,尽快确定双方的边境合法化。
不过谁都知道,这只不过走过过场,哈萨克斯坦独立背后明显有中国的支持。
列强则选择了承认,并且保持冷静的审视,暂时还没有建立外交关系,由于沙皇亲口赋予哈萨克斯坦独立的权力,显然在合法性上面无可厚非。
让苏俄最为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旧月2日,哈萨克斯坦与中国共同宣布,双方就边境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双方共同认可的边境线,与当初苏俄提出的,只不过是中国略微得了些便宜,但是正因如此,苏俄才担心哈萨克斯坦实际上成为了中国的附庸。
如果中国还是按照之前向苏俄提出的那些条件,苏俄反而会感到安心,将来好好经营,未必不能让哈萨克斯坦成为苏俄的臂助,而成为中国的对手。
,万
毕竟哈萨克斯坦被俄罗斯殖民多年,在文化上有着不可忽视的耸响力。
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帝国也纷纷承认中国对于除哈萨克斯坦之外的中亚土地的合法主权,这又是在给苏俄一个下马威。
这是阿瓦尔就任哈萨克斯坦民主共和国首任总理之后,第一个大动作,表明了态度。川白俄也好都想从中国得到补给,所以对干啥萨克执公飒凶了他们的拦路虎,生生的将他们与中国的联系隔开,并不敢与哈萨克斯坦交恶。
他们只能选择接受,这样也好,有哈萨克斯坦成为他们与中国的屏障,不用与中国直接接壤,也就有了回旋之地。
在李秉衡看来,顿河与高加索要控制在白俄手中,加上横在苏俄头上的北方政府,东面的高尔察克等大股白卫军以及帝俄,与同盟国控制的波兰等地将苏俄围在了中心。
将来苏俄即便崛起,也要受到莫大的牵制,根本就没有余力考虑对外的心思。
如何保证白俄不溃退,让帝俄有足够的时间在叶卡捷琳堡修整,成为了李秉衡伤脑筋的地方。
毕竟中**队不能直接助战,只能提供武器与物资。
可是光凭白俄与帝俄的战力,显然不是百万之众的苏俄对手。
现在也许是白俄占了上风,但是白俄与帝俄都要面对一个最为无奈的现实,那就是兵源补充问题。
等到白俄的精锐力量拼掉消耗掉,将来要补充的,同样是没有任何军事经验的俄罗斯农民,甚至征招来的俄罗斯农民并不像苏俄阵营的工人农民那么的悍勇,或者是不可靠。
说来说去,还是俄罗斯已经彻底的变了天,红色必将一统这片土地,这是无法阻挡的宿命。
对于俄罗斯这样落后的农业国家来说,这片土壤正是滋生红色的适宜之地。
历史的必然么,我能阻挡?
就跟德国一样,同样面临着人力资源的问题,国内矛盾的尖锐,即便没有显山露水,也略见一斑。
为了早日打通欧亚大陆桥,李秉衡三年